2009年12月28日星期一

我們不是「八十後」 要做回自己

人們總希望為時代命名,也為時代轉變中的主角們命名,也許是為了比較容易去說故事。但是故事說得好不好,或更重要的,名字究竟有沒有改錯,可能是更深奧更重要的問題。「八十後」一詞登陸香港,算是熱門字眼,可是貼標籤之前要小心小心。

內地八十後 物質虛無個人

緣起是八十後青年反高鐵的活動,前文已有提及,此處不贅。以年齡計,大部分參與者確是80年後出生為多,即最多還不過30。很好,八十後、青年、反抗運動,match。12月18日立法會財委會討論高鐵議案,聽起來,門外的反抗聲音一叫出「八十後青年乜乜乜」,的確有很多人響應,這是事實。那還有甚麼問題?

於是就要講一講八十後本來的意義。剛剛相反,在原創地中國大陸,八十後是八十年代一孩政策收緊,改變青年成長的社會環境。獨生子成為主流,不少家庭變得富有,結果少受磨練,變得驕橫跋扈,被認為是過於幸福。各位上網找找他們的自拍生活照,一看應該不難明白他們抱着甚麼生活態度。物質、虛無、個人。也有不少 人家境沒這麼好,就沒有這樣的幸運了,很難概括。在立法會不斷聽到「八十後」,覺得好「唔match」。

回到香港,八十年代有甚麼社會轉變,成為八十後的論述基點?有,青年生於斯長於斯,心繫香港,對香港日益僵化的制度不滿,使用新科技的能力令他們能互相聯絡,走出來。

只代表自己 借互聯網聚攏

但總體的現象又能不能代表每一個人呢?正如YouTube片段上警員問某示威者他代表誰發言時,他卻說行動是自發的,每個人只代表自己,讓該警員不知所 措。他們的確有着時代背景下的特定性質,聚合起來形成一股社會關注的力量,但另一方面,他們卻不是一個真正的群體,沒有一種完全共同的想法,只是剛巧這次有不少人認為要反對高鐵,就自行走出來和應,八十後也一樣可以撑高鐵。此外,其實是次活動中還有不少生於八十年代前的人一樣跑出來反對。年份不足以反映任何參與者,每一個人都不過是群體的一小部分,碰巧聚在一起。

我從過往的4代香港人討論中學到一件事:我們可以為同一年代的人,就着社會環境,概括某些特質,如「唔知自己想點」。不過每個人都是獨特的,總有自己的成長路,變成不同的人。社會塑造了我們,但我們絕不是一言概之的倒模,不應該過分概括。

2009年12月21日星期一

2012政改閑談

來香港已經七年,耳濡目染地融入香港,更是開始與香港社會同呼吸,共命運,自然而然,除了不得不關注的股價和樓價之外,越來越多地會關心香港的社會和政治問題。最近這段時間,除了關心2012年諾亞方舟的船票哪裡有賣之外,還關注了一下2012年香港政改諮詢方案,心想萬一2012年地球不毀滅,還是要在香港堅強地活下去的。

上週六,一群內地背景,國外留學,在港工作多年的海歸朋友以“居港大陸海外學人聯合會”的名義搞了一個政改論壇,名為論壇,實為聚會,在酒店café,請幾位嘉賓,喝喝下午茶,聊一聊“香港政改”這個在我們頭腦中都有些不清不楚的問題。為我們介紹香港政改的嘉賓有全國人大基本法委員會委員譚慧珠大律師,以及香港立法會的梁美芬議員。兩位嘉賓都是律師出身,講話條理清晰,深入淺出,聽完之後,我真是覺得收益匪淺,對於香港基本法的來龍去脈,以及政治制度改革的歷史和發展,有了更加清晰的認知,為香港2012政改方案投贊成票,我願意。

香港,作為一個高度發達的國際化都市,作為擁有一定自治權利的特別行政區,市民百姓們就好比坐在一輛飛駛在高速公路上的汽車里,進行政制改革,就是要換汽車,甚至換司機,其目的是好的,希望能夠在未來的道路上跑的更快,更穩,更舒適。誰都知道這麼做是有風險的,可能換了一輛更差的汽車,也可能換了一個酒駕的司機,當然,也可能換總比不換強,美國人民不就說嘛,我們要“Change”!不過,這裡面還有一個誰也都知道的事實,換車換司機,也得把現在開著的車減速、靠邊、停穩了,然后問哪些乘客有興趣來做下一個司機,接著要對申請做司機的人進行技能測試、心裡測試、領導力測試等,最後還要讓選出來的司機在停車場里把新造的車跑一跑,磨合磨合,油門不行還得換零件,座椅不舒服還得再設計,這樣開出去再上路的車和司機,恐怕作為乘客的我們才能放心。

但是,現在發生了一些狀況,極少數乘客威脅司機在高速公路上踩急刹車,不然就要跳車,擺出一副不惜車毀人亡的姿態,同時還要求每位乘客一人一票選出來一位司機來開車,不管此人會不會開。如果你是車上的一位乘客,你會怎樣做呢?當然,在這種時候,不能要等著乘客挺身而出,司機、乘務員、甚至交通管理部門都需要站出來履行責任,為車輛和乘客的安全,付上120%的責任。因為,我們是付了車錢的!

2009年12月14日星期一

年輕人反高鐵 爭政治自主

前兩周,一眾反高鐵人士上街,希望立法會議員通過興建廣深港高速鐵路撥款前,深思熟慮。會議當日,一眾「80後反高鐵青年」打頭陣向議員陳情,但傳媒沒有理解到青年的訴求,竟然是要求泛民議員重燃理想!

80後青年 冀為弱勢爭公義

今日泛民仍在爭吵五區總辭,令氣氛「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青年當然要求普選,為有志者打通參政之路,然這群青年更欣賞的,是十年、廿年、三十年前 的社會行動者,為弱勢及低層人士爭取公義,不懼殖民政府打壓,走到社會的最前綫,嘗試締造理想的社會,而非今日的袞袞諸公、「尊貴的」議員。

傳媒及論者更不明白,青年沒有組織、沒有計劃、沒有主義,為何遊行後突然走上政府總部,將反高鐵、小班教學、平反六四、民主發展串連一綫。Twitter 網友(@CHANVINCI)提出一個說法:論者經常借用的「香港為移民社會,新一代慢慢視之為家,不再為過客……」框架已不符社會脈絡,無法解釋這些現象。

六七暴動後,殖民政府的政策希望令香港人視此地為家,及至80年代中英談判引入代議政制,使香港人能直接參與營造理想的社會。自然,70、80後的青年, 心中早沒有甚麼「過客」心態,而是一如台灣人,中國只是曾經的遠親、一個跟自己成長背景沒有多大關係的「鄉下」。回去不是尋根,僅是探親、聚會,甚至消費。

Web 2.0文化 「用家直接參與」

而成長於Web 2.0年代的青年,有一種根深柢固的「用家直接參與」意識——習慣了「民主」的日常生活模式。自己作主、自己計劃、自己提案,當注意到香港政治現實,與我們的習慣完全相反時,自然有很大的反彈。此前友報有位仁兄寫到關注鐵路發展的「鐵路迷」,他們從各種技術觀點及資料去支持政府方案,甚至提出改善建議,希望以自己力量幫助政府建造優質的鐵路。這些意見是我們愈來愈懂得強化自己,不再迷信於政府的「專業」,更放膽去提出自己的意見,不是一句「青年人在遊戲人間」,即可置之不理,等待問題爆發。

社會運動的新一波,將不會再有意見領袖站台、不會再有政黨支持、不會聲勢浩大,將會如Twitter 一樣,更為細密微小,針對自己生活空間進行抗爭。今次,青年要求政府更多關注「城市發展之中的人文關懷——生態、社區、地方文化和人民參與——的重要。」(80後呼籲民主黨重燃理想(「12月1日聲明 一」),下一次他們必定大聲說:「我們要真正普及參與的民主,不要大佬政治,不要家長政治,我只要自己動手。」

----------------------------------------------

於我看,近日青年運動的目標很明確,是一人一票的全票制直選。也許社民連或關係人物有點影響,但站出來的都不是甚麼政黨成員,更多是一個個毫不知名的學生。

大佬及家長政治,你見他們怎樣去跪民主黨,以至有些網民如何看不起司徒華「跪不是民主方式」,或可明白他們已經不再盲信意見領袖,索性以自己方式要求政黨做事。

或是,自組論政團體、自行做民間報導、自行包圍政府總部 ...

前天投訴合唱團往銅鑼灣表演時,在電車上我跟一些1129當日在政總的示威者談,有先趁熱鬧,後而探討問題;或不太清楚,上去當公民教育課;有中學同學更直言,自此不再信傳媒,因為在政總幾小時的講談甚具啟發,傳媒卻全無提及,令人以為他們只在搞事,實是在那地方上課!

政府亦不會視而不見,僅是以傳統方法應對,如上次包圍政府總部,PPRB警察公共關係科只放料言「天星皇后示威者」(他們仍然隨身帶住舊剪報做認人),無提係有菜園村村民在場講生活小事,亦無提泰半的人竟然係中學生及大學生,一班我們完全不認識既人。

很坦白說,我自己想寫青年運動的報導,我也不知怎入手,沒有核心沒有主義的行動,愈來愈像V for Vendetta的情節,人人都是V了。

2009年12月7日星期一

港人保飯碗 接發達國工作

當女醫生向曾特首抱怨未能在港島置業的時候,我估計有很多人在關心一個更基本的問題——自己能否「保住份工」,因為我們正開始面對來自內地的激烈競爭。

內地工資平 工作北移成趨勢

從前我一向都知道內地人工資比我們便宜多了,但那種競爭的壓力仍很遙遠。然而,最近情況好像有了改變。我聽到一些企業搬遷部分在港的部門到內地。經營中小企的朋友最近開始聘請一些內地人從事客戶服務的工作,還大讚他們「價廉物美」。從事IT工作的朋友慨歎,香港人不能再做相對低層次的程式編寫工作,因為這些工作可以留給月薪2,000至3,000元內地人幹,香港人只有從事技術要求較高的監控程式質素工作。

雖然我未能蒐集到具體的數字去反映過去一、兩年有多少工作搬到內地,但是當愈來愈多朋友談到類似的情況時,我很難不相信這不是未來幾年的趨勢。而且,似乎從事各行各業的人也會受到影響。如果要嘗試為上述的現象作一個解釋,我想可能是內地人的工作能力和我們的拉近了,更可能已到了一個臨界點了。30年前,內地工人開始取代香港人從事製造業工作。今天,內地人開始有能力接收香港人幹的後勤工作。

過去幾個月,我在此專欄探討過幾個應對方法,包括轉行當公務員,北上發展,從事服務高端消費者的工作,考取內地的專業資格,甚至是「做自己喜歡做的事,不為錢而工作」。其實,除此之外,我還想向大家提出一個比較進取的建議:接收發達國家的人的工作來做。

香港人均稅後淨收入 不算高

工作北移成為趨勢,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內地人的工資跟我們的相差太遠了。畢竟,在香港聘請一個大學畢業生的工資,在內地可以請3至4個同等學歷的人。不過,我發現原來香港人的工資在全世界來說不算是最高。根據瑞銀公布的「2009價格及收入」研究報告,香港人均稅後淨收入位列全球第37位,為全球收入最高的蘇黎世人的一半以下。所以我在想,既然內地人可以接收我們的工作,為何我們不能接收發達國家的人的工作?那麼,我們的收入還會有很大的增長空間呢。

接下來的問題是:要達到這個目標,我們可以怎樣做?會受甚麼條件限制呢?要付出甚麼代價?有甚麼現成的例子可供參考?希望下次再談。

2009年11月30日星期一

大學生求政府打救 沒落之路

年初,美國通用汽車進入破產程序。《經濟學人》專欄Lexington詳述汽車製造業的藍領工人長達20、30年的沒落過程。

二戰後,歐洲日本忙於重建,沒餘力發展工業,美國製造業一枝獨秀雄據世界。汽車製造需要大量勞工,通用汽車便以優厚福利吸引高中畢業生。50年代,汽車工人收入足以養家置業,享受頂級醫療福利,工作30載便可退休食長糧。

美政府庇護 汽車工人倚賴

於是,許多青年加入汽車業,他們對日後的豐足生活充滿憧憬。至80、90年代,歐日汽車製造業興起,美國受到挑戰。汽車銷量下降,直接影響工人飯碗。然而,龐大的工人代表龐大的選票,歷任美國總統和參眾議員不得不照顧這個龐大的群體,短視地傾斜政策以保護美國汽車業的短期利益。

這樣的保護主義卻使汽車業浸淫在一趟溫水裏,當政府能滿足所求,它就缺乏了改善自身的動力。今天美國車的性能不如歐日,曾經雄霸一時的通用汽車亦被淹沒於金融海嘯裏。

現在,來代入名詞,把汽車廠換作香港,工人換作大學生,故事又是否似曾相識?

曾幾何時香港的大學生十分吃香,周邊地區沒有出產幾多大學生跟香港人爭食,在學時可專心參加學生活動,書可以不唸,課可以不上,反正80、90年代去殖民化時,大學畢業生的工作機會多的是。

周邊地區愈強 港人不進則退

不過,這已成往事。周邊地區興起,高等教育普及化,大學生們卻仍然憧憬將來跟前人的一樣美好,當與事實相違時,這就變成集體訴求,也就出現一些靠訴求生存的政客。社會上總有種呼聲,要求政府做這做那、創造職位。

早前立法會的施政報告辯論,有議員指展趐、毅進計劃對青少年毫無幫助,政府好應該為青年人提供前景、穩定的上升階梯。去年當政府推出補貼計劃,支持企業以四千蚊月薪聘用大學生當暑期工,竟然有人指這是侮辱性的工資,貶低大學生尊嚴。

周邊地區的愈來愈強的挑戰已成事實,政府根本做不了甚麼。若硬要向大學生多施援手,那跟80年代美國的保護政策無異。希望政府幫助的大學生,請問,又是否想靠政府吊着廿年鹽水,等若干年後,當其他地方的大學生的能力視野都遠勝我們,才驀然發覺自己落入中年危機,如今日的美國汽車工人,只能乞求政府打救,歎往日之不可追?

2009年11月24日星期二

訪華善辯民主 「奧巴毛」展魅力

在上任未夠一年的美國總統奧巴馬剛完成中國之行中,於人民幣升值、美國國債與貿易摩擦方面不算有太大的實質成果。然而,與上任答非所問行錯門口當眾出醜的小布殊總統相比還是好太多了。

特別是在上海面對幾百名上海青年,以及數以萬計的中國互聯網使用者進行的問答會中與學生對話的環節,除了那些問題與問問題的「學生」都是受過特訓與把對話過濾報道的一貫CCTV手法外,奧巴馬仍令中國,特別是網民耳目一新。

信息自由 鞭策領導人

老實說,奧巴馬本身的演講沒有達到他平時的水準——即使內容引用了很多中美歷史。但他回答美國駐華大使洪博培的「您知道防火牆嗎?」卻是非常坦率。他說信息自由能使美國的民主制度更加強大,能使他自己成為一個更好的領導人,因為信息自由迫使他聽到一些不願意聽到的意見,也迫使奧巴馬檢視自己所為,每天都要檢視,要看自己是不是真的為美國人民,做了他能做的最好的事情。

這個中國網民一早就知道的簡單道理,竟然從一個全球最強大國家的領導人口中所出,是多麼難能可貴。

上任總統小布殊的爸爸是總統,爺爺是參議員——高幹子弟弄權對中國人民來說也不是新鮮事。但對超過百分之九十也是漢族的中國人來說,以一個百多年前還是奴隸階級的少數族裔能夠登上權力頂峰是不可思議的事。

奧巴馬本身所代表的可能性與「Audacity of Hope」——無畏的希望,更是他風靡美國人民與他獲諾貝爾和平獎的原因之一。或者這也是他能在胡主席面前提起「3T」——台灣、西藏與天安門中的2T仍能面不改容的本錢吧。

「舞台」經驗 港官堪借鑑

其實奧巴馬並不是西方唯一能言善辯的政治家。只要看看任何一場英國議會辯論,便知道西方與中國的政客在公開演說辯論方面確是天壤之別——我們對江主席的歌藝與胡主席可以在人大會議長時間靜止不動的功力讚不絕口,然而奧巴馬在上海所展現的充分從容自信和舞台經驗,以高超的「擦邊球」言論對自由、民主、平等、努力等等普世價值的推崇貫穿演講與問答,中國建國以來真有如此功力的,恐怕也只有毛主席可相提並論。叫他「奧巴毛」(Obamao),倒是一種認同。

那香港呢?想起那位「係」想強化貧富懸殊制度的政務司司長的輕挑嘴臉,不禁搖頭歎息。

港滬之爭 上海將成贏家

但肯定的是,在香港與上海的競爭中,最終贏家終會是上海,因大多是外資銀行的香港,實在無法擔當這關乎國家民族經濟存亡的責任。過去60年,以美國消費經濟與中國唯一窗口所帶來的香港奇迹已一去不返,只望下次金融海嘯不要這麼快來。

延伸閱讀
奥巴马总统与中国青年举行对话交流会
Manufactured failure: press coverage of Obama in Asia
“I’m a big supporter of non-censorship.”
我为何写博客?——奥巴马回答了这个问题!
[个论]胡泳专栏:新时代外交与网络运用
[个论]开放专栏:看奥巴马与上海青年对话
上海和美国总统 / 闾丘露薇



2009年11月16日星期一

寄望政改 不如從下而上改變

政府10個月前突然推遲政改諮詢,理由是經濟仍在低潮之中,不宜多搞政治爭議。香港人讓此事輕鬆過骨了。本文出街時,政府已經差不多推出政改方案諮詢文 件,連日來吹風的,就是所謂的區議會方案。這可說是變相的倒退。但就算方案最終結果如何,會否只是一小部分特別關注政改的人的議題?

港人缺乏誘因 凝聚起來

關鍵在於,政改與我何干。

數年前不懂事,政改是怎樣一回事,上大學後才了解清楚。年初本來期望有甚麼改進,推遲後還是一樣,裹足不前。我不是對前景最絕望,心裏感覺最灰暗的那群 人,暫時未認為要包圍禮賓府來宣洩自己的不滿,仍然相信這社會應該還有走出去的方法,反正靠政府,等到天光都未有行動——「再政改,都係咁㗎啦。改完,民 生都無改變,個個都係廢嘅。」

就算現在立即可以普選特首,一來香港政治人才不多,還需要不少社會運動待我們成長再找機會爬上去;二來就算選到了我們心儀的人,也不代表宏觀政治氣氛會有 極大改變,可以隨心所欲改進香港,非制度性的阻力,還有很多。一拖再拖,只會令我們更相信,政治議題竟然不能透過政治制度作出改變。日後真的來個五區總 辭,就算辭職的全部選回入局,也可能只是代表我們相信泛民仍需手持最基本的否決權。港人缺乏誘因,凝聚起來反抗。

年輕人沒負擔 創造自己規則

本欄以討論所謂第4、5代年輕人的角度作為起點。假如我們真的有不少年輕的讀者,假如你對社會真的很失望,失望是對的,但請不要坐以待斃,或者純粹發洩過 不滿就了事。上面的人,不會為你的憤怒而改變,不會因為幾句「釣錦鯉」就「淆你底」,因為你仍然活在一個「奴隸社會」,逃不出社會規範的魔掌。我們要顯示 的,是確切的態度轉變,不同於往日的社會。

近日與老師一談,說這種社會,你有負擔的話無奈要服從社會生存下去,或者有能力的就逃離這裏。留下來沒有太多負擔的,你應該創造自己的規則,不必跟隨社會 現有可帶來改變,但早已失敗的方法(例如讀多點書,出人頭地)。你有對社會的不滿,民生議題是最能凝聚社會,慢慢從反抗達至民主的途徑,世界各地皆是如 此,香港實在有不少壓迫。不要寄望從上而下的改變,轉個態度,從下而上,從自己出發。

2009年11月9日星期一

我們需要真正的教育

昨天在地鐵觀塘綫上,我看到一對父子,上中學年紀的兒子目不轉睛地盯着手上的PSP,玩得不亦樂乎,頭髮已露白的父親站在一旁,慈愛地看着寶貝兒子。這時地鐵到站,一位坐在座位上的乘客起身下車,父親上前一步一隻手霸住座位,另一隻手伸向兒子背上的背包,兒子依然目不轉睛地盯着PSP,身子一轉、背包下肩,在父親的掩護下坐了下去,父親挎起兒子的背包,臉上露出滿意的神情,兒子表情彷彿更加地愉快,不知是玩的開心,還是坐的舒服。看到這裏,我想起了老祖宗說的一句話:「子不教,父之過。」

那位教書好? 無人敢站出來

前一陣,我們舉辦了一場兩岸四地的青年峰會,開幕當日的主題演講,我們邀請了香港城市大學的郭位校長和恒隆地產董事局主席陳啟宗先生分享他們對教育現狀和青年發展的看法。這場教育大師與實業大家的對話掌聲不斷、精采紛呈,給予會者帶來很多啟發,但其中有一段話給我印象最深,郭位校長說,如果問「哪些大學教授研究做得好」,恐怕能說出很多人,列舉很多學術成果,但如果問「哪些教授教書教得好」,恐怕沒有多少人敢站出來,中國自古到今,敢說這種話的,可能孔子算一個,還有很多嗎?

民主社會 難向教育系統開刀

對於還未走入社會的學生來說,幾乎全部的時間都是在家庭或學校度過的,青年人沒有面對未來社會的經驗,一言一行都是從有過往經驗的父母和老師那裏有模有樣地學來的,是家庭和社會教育體系作用的成果,「有其父必有其子」、「名師出高徒」說的都是這個邏輯。這一代的年輕人,被批評缺乏理想、自私自我、不愛讀書,缺乏競爭力,例如近期香港討論熱烈的香港青年吸毒問題和校園驗毒計劃,矛頭都是指向犯了錯的年輕人,認為他們不用功努力、自律不足,需要社會強制他們接受驗毒及管制。但比較少討論家庭和學校,父母和老師在子女和學生成長教育培養過程中出了甚麼問題,也許是因為香港現在是民主社會了,太難向教育系統開刀,向成人階級施壓,於是可憐的年輕人就成了社會問題無法解決的犧牲品,成為被閹割的一代。

真正的教育是甚麼,老祖宗也曾告訴我們「棍棒出孝子,貧賤出人才」,「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不論是西方的快樂教育法還是東方的苦難教育法,都要上這一課,青年人都要學會面對困難和挑戰,面對挫折和壓力,掌握學習方法,去解決未來一個個的問題,懂得想要的得不到是正常,一旦得到是需要感激的……

我很慶幸從小遇到了好的父母,好的老師,接受到了一些真正的教育。

2009年11月2日星期一

高價償地 只有業權忘了家

陋室400餘呎,年初數十萬,今日過百萬。屋苑堪稱出租回報率高,事緣樓價低又近機場,曾是東涌青衣以外又一機艙服務員集中地,然而去年渡輪服務中斷一會,各式機艙服務員制服即不復見。似乎他們都過慣遊牧生活,沒有固定的住處,「家」只是一個停泊點。

原居民祖業被偷天換日

如非走進因高鐵建設被迫遷的石崗菜園村,我也不會相信,新界的土地真的承載村民及香港的記憶,並非只供發展買賣的空間(Space)。

住在新市鎮的人如我,不過是借用新界的空間發展城市;住在郊區低密度住宅的,不過是借用新界的空間,建構美式近郊小區的假想中產生活;甚至構成新界歷史的部分原居民,不過是借用新界的空間,置放貨櫃廢車廢料,等待發展就收取賠償離場,說出「我根本唔係住喺度」。

雖然住在新界,卻非活在新界,新界變成想像中的「新界」:只活在教科書的想像中,慢慢被邊緣化,等待被鐵路貫穿,全面都市化的一天。

原居民坐享各種賠償及特權時,早忘記了權從何來。1900年3月,立法局三讀通過《新界田土法庭法案》,其中第15條「……現謹宣布新界全部土地為皇家財產,按1898年6月9日《拓展香港界址專條》所訂年期內,任何人……未經授權,俱屬霸佔皇家官地……」,將大部分本來屬永久業權的地契,一下子變成承租契。

特權及補償,不過是令原居民不察覺祖業早被偷天換日的手段。

港英政府一如其他殖民地政府,只管地權和稅收,不管背後繁複的鄉事問題,以至回歸後,政府繼續承認當年的不公義條款,各種棘手的土地問題依舊。

1983年政府輸掉官司(註),屋宇地政署(現地政總署)不可強制農地只作耕種用途,加上當年法定圖則未有涵蓋新界,除非搭建有蓋建築物,則原居民可隨意改變農地發展用途。

要發展新界,往往天價賠償,低調落幕,被迫遷的卻是一直耕作畜牧,居於農地的散村居民,而非收到賠償離場的原居民。

樓市天價 咎由自取

當原居民將祖傳土地視作投機工具,開價即可了事,或如「新界王」劉皇發「犧牲小我,完成大我」,接受政府將焚化爐、堆填區、發電廠、重工業放在其龍鼓灘村四周,換取其他利益,樓價炒至天匯價,我們實難辭其咎——「家」的意涵,不包括家人共同度過的歲月,沒有睦鄰關係,不存在與四周環境變化的記憶,沒有任何個人意義,只有何時樓價夠高出售之,賺一把再換大屋去。

我開始明白,為何家人買樓始終要留在這個屋苑——或許他們潛意識中已認定,這空間已是他們的家,不止業權、也是生活,是包含意義的地方(Place)。

(註:Attorney General v Melhado Investment Ltd. [1983] HKLR 327
判決節錄可見Nissim, R. (2008) Land Administration and Practices in Hong Kong. Hong Kong: HKU Press. p.19)

2009年10月19日星期一

大學畢業=中產生活 美夢成空

很多朋友在選擇工作時,也看重出路和前途,而將其他考慮放在較後的位置。記得有不少從事會計的朋友都曾跟我抱怨,其工作需要經常加班,因而失去不少私人時間。但此職業卻對自己將來的出路較有保障,故決意堅持。

但最近,港交所發出了一份被認為對會計界影響深遠的諮詢文件,諮詢有關接受在港上市的內地註冊公司採用內地的會計及審計準則以及聘用內地會計師事務所,並希望在明年實行。有論者認為,如果此建議最後能獲通過,香港會計師事務所現時的H股上市公司審計工作會很容易被內地同業搶去。到時候,香港對會計師的需求將大幅減少。

憂會計專業 面臨內地競爭

也許大家會認為,上述論者無限上綱,過分擔憂此措施的影響。但坦白說,當我第一次聽到這新聞,我是有點意外的。我沒有想到,香港會計師在審計方面其中一項最「屈機」的優勢是如此容易因交易所條例的更改而失去。我更想不到,專業人士也開始要直接面對內地同業的挑戰。我覺得,這是一個很有象徵意義的轉變。看來,面對來自北方的競爭,獲取中產生活的難度愈來愈大了。

一向認為作為大學畢業生,如果想獲取中產生活,風險最低的方法是成為專業人士(從商的風險在於仕途不一定順利),而在專業界別中,以會計界和教育界的入行門檻最低。因為跟法律界、醫療界和工程界不同,要成為會計師和教師,你在大學讀的本科不一定是會計或教育,分別只需考專業考試和讀教育文憑便可。再者兩專業每年有相對多空缺吸納新人。

然而,工種北移的現象在專業界別也開始出現了。過去10年,我們看到一個又一個被譽為是「有前途」或「經濟支柱」的行業的職位出現求過於供,先是資訊科技界,然後是貿易業、物流業。下一個行業會是會計界嗎?其實,過往「大學畢業後成為專業人士,然後過中產生活」那種想當然式的美夢是否已成空?為了提升競爭力,我有不少朋友開始向獲取內地的專業資格之路進發,例如參與中國註冊會計師的考試、修讀內地大學的法律課程等。

可是,為了獲取相對富裕休閒的生活,為何我們好像需要比上幾代人付出更大的代價?這是否值得呢?

既然代價大了,我反而在想,我們應否像過去幾代香港人那樣,將追求物質生活的改善放在第一位?相反,我們應否更忠於自己,正如股神巴菲特經常鼓勵年輕人「做你喜歡做的事,不要為錢工作?」就算達不到上述的理想,也許我們可以退而求其次,多放些時間與家人相處。

2009年10月13日星期二

被誤認為日本人 毋須動氣

在葡萄牙參加學術會議,在會場上的咖啡店內,侍應嬸嬸看見我黃皮膚、黑頭髮,想必是客從遠方來,友善地問我從哪裏來,我答曰:「香港。」嬸嬸繼續以葡萄牙人充滿地中海的好客之道,熱情地說:「原來是日本,我最喜歡日本。」

葡嬸誤會 香港屬於日本

我有教養地臉上保持微笑,心裏暗忖:「嘿,又一個自大兼無知的歐洲人!」我當時沒有打斷她,更正她的錯誤,也沒有打算這樣做。一來想聽她的偉論,以知道歐洲人對日本(或香港)的看法,二來我不認為自己有義務去糾正他人之愚昧。

嬸嬸以有限的英語去讚揚,我這位東方之遠客的國家。「你們有世界上最好的工程師,最好的科學技術,日本是第一,然後才到德國。」我繼續微笑,另一位葡萄牙姐姐終於按捺不住,以葡語跟她說了幾句,看來是糾正嬸嬸的政治意識(或地理常識)——香港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不了解遠東 僅知搶飯碗

嬸嬸靦覥地望着我,大概她怕傷害了中葡兩國人民的感情。我自己倒沒有所謂,我的感情又豈會被街上一個無知的二打六傷害呢?咖啡沖好了,我拿起微燙的瓦杯,當是回禮地讚揚葡萄牙的濃咖啡,離開咖啡店,化解了一場外交危機。

說自己來自香港,卻給誤會是日本人,確是有陣陣喜悅。喜悅不是來自這個虛構的「日本人身份」,而是因為對話反映對方的愚昧無知。

我曾經以為在世界是平的今天,人們(尤其是發達國家)好應該對世界多些了解,才發覺原來不單美國人目中無人;連文化根基較深的歐洲,對遠東一大片土地的認識,可能僅限於知道亞洲人搶掉他們不少飯碗而已。

借機窺歐洲人 亞洲看法

心平氣和地聆聽嬸嬸的偉論,從那短短幾句,倒可窺看外國人對亞洲的見解:大概他們很認同日本,很欣賞日本的科技發展;大概他們覺得香港能提供世界水準的服務,才會認為香港屬於日本;大概嬸嬸怕傷害了我弱小的自尊,事後才會靦覥而頓口無言。

教育局所推的愛國教材,指若被誤會是「日本人」,我應該「感到不是味兒」,才是「對中國文化與中國人的身份抱有正面的態度」。

外國人之誤會,難道不可以是來自他們的愚昧?如果我因嬸嬸的言論而動了氣,我又怎能窺看一個普通的歐洲人對亞洲的睇法?動輒就要感到不是味兒,憑着這脆弱的自尊心,又何能在世界的大舞台上昂首闊步地走下去?

2009年9月28日星期一

港人須學權術 勿只做乖乖

香港最需要的是甚麼人?最缺的,可能是懂軍事懂戰略的人。

為甚麼?常說邊緣化,要跟大陸爭,可內地官員身經百戰,練多重磨練才爬到上去,比香港的老奸巨滑得多了。缺少戰略思維,隨時給別人搶着先機,進一步威脅香港。但香港真的意識到大陸的厲害嗎?有意識到自己有多少籌碼行甚麼計劃嗎?

高鐵給穗「食住上」 港盲從

就以近來的廣深港高鐵為例,依其名,就是連接廣州——深圳——香港的高速鐵路,再以廣州為圓心,輻射到鄰近的城市,建構一個數小時內可到達的中港生活圈。 一些事件如用甚麼路軌、清拆石崗菜園村、有多少諮詢期都是旁枝,沒有大錯誤,也沒有小錯誤,重要的是整個規劃都是給人「食住上」。

高鐵建與不建,不僅是造價、收益平衡的問題,還涉及兩地政治經濟的交融。當然事情不會一如政府所言,就是簡單的珠三角「融合」。高鐵最重要的目的,是讓香港連接遠離的內地大城市,搶奪在內地更大的位置,更大的話語權。

現在如何呢?六百多億,從香港出發到廣州未來新區市中心,才繼續接駁上其他大城市,上海約8小時,北京10小時,比飛機差得遠,預計票價又貴,很難有本地 客有興趣。照此看,在計劃中,最得益一定是深圳廣州,方便前往其他內陸城市(以上時間減一小時多),內陸運輸大大加強,香港不過是「碰巧」可以加上去的一 個連接點,讓內地居民進出。與其說是融合,不如說是單方面被佔便宜。別人的籌碼增加了,而香港只是其中的一步棋。

耗資做大白象 當局仍硬銷

如此一個計劃,政府不可能欣然贊成,花錢還要弄出一堆爭議,自找苦吃。究竟香港的戰略重要性是甚麼?沒有說法不打緊,但不應聽別人的,建條虛耗的鐵路,要 讓自己跟從別人的議程。可怕的是政府竟然還不斷推銷,說一定要建!這就變大白象了。今天一個戰略決定的錯誤,影響着的是整個下一代的生計。但重要的高鐵, 就這麼白費了。

這類工程還有不少,如港珠澳大橋,面對的是同一個問題——浪費資源,但最大效益發揮不到香港身上。出路是,我們要研究出自己究竟有甚麼籌碼跟大陸鬥,憑甚 麼叫中央放心繼續放資源在香港。廣東省也不只是聽話的乖乖,懂耍賴去搶,香港要學的,就是懂這些技巧的人才。尤其是今天的大學生,是時候去了解更多內地的 權術了。

2009年9月23日星期三

社福機構登記制 保社工質素

「曾德成干預社工專業」事件,社會、社福界並沒有很大回響。但政治對社福界的專業干預一直存在,亦不見得未來會有所收斂;為了捍衞社會工作專業,我們除了繼續向曾德成的政治干預窮追不捨外,亦需要在制度和架構上作出反思!

專業受干預 乃制度缺陷

作為專業人員,對社工有嚴格的註冊要求是合理的。可是,聘用社工的社會服務機構卻沒有註冊或登記制度,實為制度缺陷。以謝世傑事件為例,即使所有人都認定女青年會與曾德成是一丘之貉,或是為虎作倀,女青年會基本上是完全不受影響,更不會有任何調查或處分。現時獲取政府撥款的機構,需要提交服務質素標準報告(SQS),但SQS不以「社工專業價值」作準則,更多是行政及服務上的量化評估;沒接受政府撥款的機構,亦不受SQS所約束。簡言之,機構現時是毋須對「社工專業」負責任的。

故此,我建議設立一個與社工註冊相類似的「社會服務機構登記制度」。「機構登記制度」要訂立準則,確保機構服務符合社會工作基本原則和理念,並創造條件讓社工可按《工作守則》盡力發揮。同時亦須設立渠道,讓公眾和員工,可就機構的服務、運作,或違反《工作守則》的工作安排作出投訴;經調查後,對成立的投訴個案,可作出包括註銷登記在內的處分;政府及公營機構更可考慮只接受登記冊上的機構申請撥款。只要登記制度可獨立運作,相信可監察機構的服務質素,亦可令機構對其專業角色有所警惕。

社工註冊局 宜增加調查權

現時萬多名社工的註冊事務由註冊局處理,註冊局同時亦會就投訴個案作聆訊,及檢視提供社工訓練的課程是否合乎註冊局要求(如實習時數、師生比例、學科)等。可是,現時《條例》賦予註冊局的權力和職能,並不包括以其名義對社會爭議,有關社工專業的事宜發表意見或表達關注,亦不能主動調查懷疑違反《工作守則》的個案。

註冊局是社工的「專業資格」的源頭,為確保社工專業質素,在沒有人作出正式投訴的情況下,註冊局亦應有主動調查的權力。例如在謝世傑事件中,因沒有人投訴謝世傑或女青年會總幹事的工作,故註冊局無權主動介入。故此,我們到現在仍然沒有聽到註冊局對此事有任何回應,政府和社福界則在沒有獨立的調查下各執一詞、互不相讓。除主動調查的權力,前文所述的「社會服務機構登記制度」亦可考慮加入至註冊局的職能中,以便整合對社工及社會服務機構的登記、註冊及投訴。

設「撥款緩衝區」 減財政脅迫

在謝世傑事件中,女青年會受到的壓力,一方面源自「局長」這個權貴身份,更重要是,女青年會的鄰舍層面社區發展計劃是由民政事務局統籌和撥款。曾德成的「重申」、「和諧」成了懸在女青年會財路上的利刃,女青年會懦弱骨頭軟,便向謝世傑開刀了。現行撥款機制下,撥款者與受資助機構的主僱關係太直接、太密切了;故此我亦建議設立一個獨立的架構(姑且先稱之為撥款委員會)將兩者分隔,形成「撥款緩衝區」,減少社會服務機構所受的脅迫。

2009年9月21日星期一

香港,一個令人想回來地方

我生在淮河之濱,喝淮河水長大,從小就聽長輩們說過「走千走萬,不如淮河兩岸」,這句歌謠反映了淮河流域人民對家鄉發自肺腑的讚美,以全國十二分之一的耕地面積,七分之一的人口,生產製造出全國五分之一的糧棉油及農副產品;同時,淮河流域亦擁有全國水資源的四分之一,真正是一個魚米之鄉。

「走千走萬 不如維港兩岸」

十年前離開家鄉到北京上大學,後又來港求學創業,不知不覺在香港已度過了七個春秋,香港亦在不知不覺中成為了我的第二個故鄉。每當有朋友問我喜歡香港嗎?我都不禁想起故鄉的那句歌謠,略改兩字就是「走千走萬,不如維港兩岸」。

香港是這樣一個地方,雖然很擠很小,四季不分,但不管走到世界的哪個城市,一番權衡,一番比較,又會開始懷念這個地方。每次從外返港走出機艙門,看到機場地勤的小伙子和姑娘給你送上熟悉而溫馨的笑臉,我就不由自主地想說「香港真好」。

政府提供服務 全世界最好

這裏的街道社區整潔而安寧,我在內地生活多年,也去過英美等國家出差公幹,都未曾體會到香港能給予的那份溫暖而踏實的安全感。香港的街頭沒有喝醉的酒鬼,沒有襤褸的流浪漢,更沒有竊賊與扒手。在港創業早期,我曾每晚午夜走回蝸居的住所,一路夜色與街燈相伴,漫步在這祥和的香港午夜街頭,別有一番樂趣和心境。

香港有着全世界最好的公務員隊伍,上到特首、司長,下到辦事職員,以熱情謙和的專業精神,為香港百姓提供最禮貌而優質的公共服務。我常覺得,香港政府就是一家世界一流的大公司,特首的英文職位名稱「Chief Executive」不就是首席執行官嗎?公務員以西方社會崇尚的商業精神和專業態度服務人民,作為「政府股東」的老百姓自然能舒舒服服地當家做主人了。

包容中西 展言論才舞台

此外,香港擁有誠信務實的商業體系,香港相容並包着東西方的文化民俗傳統,香港給予每一個人自由展示言論和才能的機會與舞台,再加上隨處可尋的世界美食和商品,怎能不讓我想一直在這裏待下去,再待下去,直到成為一個真正的香港人。

再過半個月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60歲的生日了,60年來,中國人走過了坎坷和不平凡,有過迷惘和掙扎,經過數十年堅持不懈的努力和奮鬥,老百姓的日子愈過愈好,國家也提出建設和諧社會的口號。香港這個走千走萬,都想讓人回來的地方,絕對為內地提供了一個發展建設和諧社會的樣本。

2009年9月14日星期一

怨憤遏抑無路訴 沉默中爆發


今年七一遊行,黃幡翻飛,不是被市建局巧取豪奪的「喜帖街」利東街再現,是「香港投訴合唱團」首次演出。

投訴歌 反映社會面臨難題

投訴合唱團是芬蘭藝術家Tellervo Kalleinen及Oliver Kochta-Kalleinen的構思,任何人均可參加,不需要歌唱技巧,參與者愈雜愈好。眾聲喧嘩,投訴合唱團也被投訴:歌詞過於政治化、不應在七一演出、沒有焦點、沒有意思不斷囧囧囧(編按:囧,音炯,原意光明、透光的窗子,因字貌與無奈或驚訝的面部表情相似,近年被網民用以表示被擊潰、尷尬與震驚等表情。)……不如說投訴歌正正反映香港社會面對的難題:政治沒有出路、年輕人畢業沒有出路、單身港男港女沒有出路、城市單元的價值觀叫人「灰晒」,社會議題卻多如恒河沙數,難以盡錄。

投訴機制本是社會秩序中的怨憤去水渠,社會秩序亦非一塵不染。當投訴無法推動社會自我完善,怨氣自會累積、爆發,演變成巨大的社會問題——諸如廣播事務管理局每年收到6,000多個投訴而往往不了了之,電視台依然故我,至「事旦男」出現即一發不可收拾。

薪低工時長 難拓個人興趣

無處發聲的一群更怨憤:年輕人畢業後背上一身Grant and Loan(資助及貸款),工作時數甚長薪金甚低,只好狂做兼職支撑家庭及個人開支;讀更多學位而未能向上流動,高等教育下滑叫人沮喪,偏偏社會鼓吹高增值,製造一大堆每天為生活奔波,難以拓展個人興趣及事業的「八達通」。各種因素整合,男的為儀容學歷自卑,女的被指摘一個人看電影是敗犬(來自日本,意思指30歲以上,事業有成在愛情卻無着落的女性),「幸福」卻每天在電視電台源源送上。

搞藝術的也投訴官僚式藝術發展:藝術發展局一方面欣賞將投訴以歌曲作為力量,卻要求本地有分量的藝術家人士參加(怎樣才算有分量?),又要多開源減開支(展覽幾乎件件裝置均山寨),及撰寫詳細的表演內容、細節及工作報告(藝術家是做藝術還是做行政?)才撥款支持。投訴合唱團作為當代藝術,以大眾聽得懂的語言(歌詞由公眾撰寫,填詞人周耀輝整理)及大眾常聽的流行曲式,打破公眾對藝術的刻板想像。藝術一如文化研究宗師Raymond Williams言,同樣是生活日常,從來不是高官想像中般高雅,必須有名人撑場,更不會是一個階級。

綜觀其他國家及城市的投訴合唱團,更多是投訴生活的「小事」:芝加哥不滿老闆列印出他的垃圾郵件叫人讀出來、伯明翰投訴啤酒奇貴及巴士班次不足、米蘭人討厭自己城市的風水,又恨官員以粉飾環境為由不准在露台上晾衫……香港的歌詞,正好見到城市生活的荒謬和遏抑着實嚴重,問題不會在沉默中消亡,而在沉默中爆發。

香港投訴合唱團網址:http://hkcomplaintschoir.blogspot.com

歌詞:
點解點解永冇放工 點解點解老細冇用
午飯晚飯搭車貴 到糧尾窮到穿窿
要納稅冇得免

天星鐘聲冇晒記憶 西九諮詢冇哂意義
喂冇哂平價樓買 叫呀伯呀婆種金
發達咪賣良心

點解香港教育咁差 Fresh grad 出身佢當你笨
夠食夠住四千八 我又要狂做part time
我仲有一身債

煲呔亂蹹智慧冇乜 官商掛勾普選再擇日
要是我沒有工見 以後我就要渣兜
克勤要try your breast!

(普)背靠祖國 面向世界 We wanna make a change
其實我c-o-m-p-l-a-i-n 我哋嚟做d咩 嚟唱歌
我要話你 我要話你 We wanna make a change
其實我c-o-m-p-l-a-i-n 我哋嚟做d咩

(女) Hong Kong Chinese loves to complain why can't we just leave it like that?
(男) 個城市成個灰晒 發達發達最偉大
(男) 你話我點樣算?

(女) 豬仔豬仔有無發瘟 沖杯奶飲 冇左個腎
(男) 我忙到頽晒想訓 Roadshow 請你keep silent
(合) 太太無法靜心

CCTVB最快最新 事事旦旦無法過問
報導缺實欠公理 當我係傻要我睇
連篇大話嚇死你

點解高官猛咁廢up 政黨呃票 冇句老實
點解澳門有錢派 香港冇最低工資
強積金去哂邊?

(普)背靠祖國 面向世界 We wanna make a change
其實我c-o-m-p-l-a-i-n 我哋嚟做d咩 嚟唱歌
我要話你 我有我道理 We wanna make a change
其實我c-o-m-p-l-a-i-n 我哋嚟做d咩 唉…

(女)成日冇伴樣衰胸細 豬扒等發毛 頭髮勁set 不想一個人
(男)無奈冇銀樣都輸晒 邊「鼠」追女仔 I'm a poor guy! 只好不結婚
(女)人哋話我睇戲點解得嗰一個人
(男)其實我都不想當光棍
(合唱)無奈情歌通街洗腦偏偏戀上咗 難道幸福只有劇情播???

囧囧囧囧囧囧囧囧 We wanna make a change
其實我 囧囧囧囧囧囧囧囧 我哋嚟做d咩 嚟唱歌

你有壓力 我有壓力 囧囧囧囧囧囧囧
其實我 囧囧囧囧囧囧囧囧 我哋嚟做d咩 呀~

(普)背靠祖國 面向世界 We wanna make a change
其實我c-o-m-p-l-a-i-n 我哋嚟做d咩 嚟唱歌
愛你至鬧你 愛你至話你 We wanna make a change
其實我c-o-m-p-l-a-i-n 我哋嚟做d咩 嚟唱歌哦~


2009年9月7日星期一

建中產生活圈 港吸內地富戶

看到從事貿易行業的朋友自去年被裁以後,到現在仍找不到工作。反觀,從事教育工作的朋友不僅沒有受金融海嘯影響,今年仍獲加薪。我不禁慨歎,當初決定投身的行業原來對於個人事業發展如此重要。

今天,香港的金融業在亞洲仍處領導地位。但我應否提議那位仍在待業的朋友轉投此行業呢?需知道任總最近說,香港能否維持其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決定權不在我們手裏。

事實上,香港一向對其經濟發展都是沒有主導權的。最近出版的《香港經驗》一書中,經濟學者曾澍基指出,「處於中西夾縫之中,香港的經濟發展和長期波動,主要是由外在變遷所引起;內部的舉措或回應,往往只產生中短綫的影響。」50年代,受着內地政權交替的影響,大量資金、勞工和技術南來,促使香港由轉口港轉型為製造業基地。70年代,香港政府嘗試將「工業多元化」,但後來內地的改革開放政策,卻推動香港工業往珠三角轉移,也同時刺激了服務業在香港的發展。

港軟件優勝 高端消費俏

看到這裏,我不禁有點迷失。最近中央政府宣布要推動上海成為國際金融中心;那麼,香港的金融中心怎麼辦?受金融業帶動的其他行業怎麼辦?

我們還很年輕,未來幾十年仍要打工,也要早作打算。究竟我們應該留港,還是北上發展?

為了說服自己留在香港工作和生活,我大膽地作出以下樂觀的想像。未來,香港會成為廣東省的富裕階層,甚至是中產階級的聚居地。

這是因為香港是廣東省中最理想的生活地點。盡管香港的居住環境可能比內地某些地方還差,但其軟件仍遠勝內地。香港的治安好,即使深夜獨自在街上走還是很安全;香港的食物安全制度值得信任;香港有相對內地完善的公立醫療制度,提供相對內地為高的醫療服務質素,當我們患病而要進醫院時,不會因為手頭上沒有現金而被拒入住。

廣深港高速鐵路會在6年後落成,到時由香港到廣州只需50分鐘。港珠澳大橋會在7年後建成,到時由香港到珠海只需45分鐘。珠三角將會形成了一小時生活圈。可以想像,隨着愈來愈多富裕的內地人移居香港,以高端消費者為對象的服務和產品將會有一定的需求。而相關的產業如地產業、零售業、飲食業、私人銀行業等應會繼續興旺。如是者,我們大可安心留港建港了。

2009年8月24日星期一

香港應向2號港姐學習

還記得當年的香港小姐嗎?那和白雪公主的故事差不多﹐當選後成名嫁得好人家亦是眾多少女的夢想。現在卻是「每況愈下」,特別是今年的那一句「不再平凡、擁抱無限」,與「很傻很天真」實在不遑多讓。然而被形容為「港姐史上平均質素最差的候選港姐」的選美,其實也是和香港的發展史一樣。

熱捧港姐時 香港黃金歲月

香港小姐競選(Miss Hong Kong Pageant,簡稱港姐)是香港大型的選美活動,於二戰後已開始出現,直至1973年由現在被人稱為「CCTVB」的電視台獨家舉辦。在那個沒有互聯網、大眾生活剛到達看電視的水平、缺乏其他各電視台與媒體競爭對手的大環境之下,每年的競選都是盛事。香港亦是在一條上升的方向發展。作為中國唯一的出口,資訊成本還比較高昂的情況下,以製造業與轉口港的中間人身份的香港經濟發展蒸蒸日上。

然而在二十一世紀,一切已經轉變。看着港姐選舉因為有太多其他成名途徑(例如模)與市場開放(尤其是內地)後被其他質素更高的選美比下去而沒落,不免令人欷歔。香港也不正是一樣嗎?除了金融業還健在,其他的行業不是夕陽行業就是要與全世界競爭發展,但在這個只會把資源放在一些極快有錢途的焦點行業的城市裏,發展談何容易? IT?中醫?電力氣車?那與海市蜃樓沒分別。

港姐博客展文采 「巴打」支持

幸好,就在香港小姐的焦點仍在「好靚,好瘦,好白,好可愛」這死胡同裏的時候,二號的以斯帖‧林(編按︰林潔瑜)卻帶給我們驚喜。她其實只是一個平凡不過的香港女孩,即使在平均質素不高的候選港姐中她也絕不是最美的那幾個。然而,她以自己的內涵、面對嘲笑懂自嘲、善用新媒體博客大展文采(她那個比起其他佳麗甚至才女好太多了——會作詩的港姐!),使人看出她的優點,更令具有強大動員力量的高登「巴打」(網民)們由諧謔變成真心支持——並冠以女神稱號。

香港也不是一樣嗎?與其在埋怨這是個無向上流動機會、再無安全地帶的地方,倒不如就博一博,北上發展、自己創新行業、去改變遊戲規則,擺脫這畸形社會結構的壓迫。林小姐的態度與回應實在值得我們學習。高登「巴打」說的對︰「一向港姐都比人話係X扒。與其如此,倒不如選一個滿有內在美,真誠為香港服務成為親善大使,推廣香江的女性。這比起任何外在美都重要。」林小姐,無論你是否成為今屆香港小姐競選冠軍,都許願妳不再平凡、擁抱無限!

2009年8月17日星期一

網上報紙 全面開放增影響力

做暑期實習,深切明白辦公室之苦悶,相信不少人兄如我一樣,日日蛇王看網上報紙。這群熱衷上網閱報打發時間的打工仔,在往後一段時間,將會主宰本地報業如何發展。

現在有幾份報紙開始將內容放上網,供人免費觀看。內容只附帶少量廣告,吸引不少讀者,從此不用再買報紙。也有一些仍然堅持先收費後觀看,無他,辦網站需要錢。問題的癥結是網上辦報模式,盈利和影響力只能二擇其一。

盈利與影響力 只能二選一

印刷媒體要賺錢,主要是零售及廣告,報紙放上網,以及賣廣告形式大大增加,足以破壞現有的收費模式。他日要買報紙的,可能只剩少量不懂上網的,或者追求 「手感」的讀者。限制內容不是辦法,某集團不停地掃蕩將旗下的報紙雜誌內容免費開放的網頁,可是野火燒不盡,不出數日又再回復正常。新世代太容易獲得上網 的技術,媒體鬥不過。尤其是十幾二十年後,不懂上網的逐漸老去,更大比率的讀者有能力獲得免費內容,倒不如乾脆開放。而且辦網上版還可以搞多媒體內容,加 大影響力。

英國的《衞報》是一個好例子。近年該報索性將所有內容開放,網民每天在文章激烈辯論,可謂奇景。無疑這使銷量大跌,但倒過來增加不少影響力,吸引網民到來 開戰。本地幾份報紙開始效法,方向正確,每天在各大論壇都會見到有人轉載文章,間接令更多人觀看。也有堅持收費的報紙近日嘗試將知名專欄放上網,任人免費 觀看討論,效果十分好。

結果,大家都選擇影響力多於盈利。今天蝕的,他日會賺回來嗎?我想很難。大家都喜歡做free rider。

免費報紙 補貼網上內容成本

除了小道消息、專欄、副刊等,新世代都不用買報紙了,因為每份報紙的新聞都大同小異,還有-免費報紙。不少讀者現在會上班取一份免費報紙,同時為了看某些 專欄而買一份收費的。既然網上報紙暫時還沒有賺錢的範式,那倒不如學某些集團,以免費報紙作廣告營運,補貼全面開放網上內容的收費報紙,盡量在盈利與影響 力之間取個平衡。

激烈的競爭,都是出在資訊愈來愈流通,而且有太多方法可以免費得到。如果報業還奢望封鎖內容,讀者就會乖乖付錢看的話,是太少看網民的能力了。收費的報紙捱不了多久(還不能減價),逐漸開放,凸顯報紙吸引的內容,才是正途。

2009年8月3日星期一

電視低質素遭狂轟 應開放頻譜

一眾市民在本地免費電視節目服務牌照中期檢討公聽會上,狂轟無綫不是,指摘新聞報道取態、劇集悶透、以至壟斷市場,甚至筆者參與的香港投訴合唱團有此一句:「CCTVB最快最新,是是旦旦無法過問。報道缺實欠公理,當我係傻要我睇,連篇大話嚇死你!」

指定節目 純達要求不求質素

根據兩家電視台就4類指定播放節目(兒童節目、年輕人節目、長者節目、文化藝術節目)提交的周年報告,長者、年輕人及文化藝術節目,各僅佔每星期播放時數的0.6至1.3%,即一小時!

兩家電視台都將長者及文化藝術節目編排於星期日早上時段,往往以舊製作重新剪接,儼如僅為符合牌照要求;無綫亦被年輕人詬病,將外購動畫的開場及片尾曲加速播放,擠壓更多廣告時間,毫不重視兩者為作品的重要構成部分。

很多長者都沒有安裝收費或衛星電視,免費電視台應履行社會責任,正視日趨老化的社會,重視長者觀眾群的要求;同時,廣管局要求年輕人節目為「教育……使他們身心正常發展」,似乎忽略年輕人對娛樂節目的需求,以為年輕人看電視等同看教育電視。

劇集脫離大眾 硬銷贊助產品

在收視率以外,香港電台的「電視節目欣賞指數調查」探討觀眾對電視節目的評價及喜好取向。近數年「娛樂」節目總平均欣賞指數急劇下挫,新聞及資訊性節目則列首位。原因之一是不少節目宣揚中產意識,脫離大眾日常生活,提倡品味、高格調、高質素生活,實際是高消費的代名詞;部分娛樂及遊戲節目以女體為賣點,雖離不雅甚遠,但節目應盡量符合公眾口味及普遍觀眾的標準。

另外,廣管局放寬對節目置入性行銷(編按:是指刻意將行銷事物以巧妙的手法置入媒體中,藉該媒體的曝光率達致廣告的效果)的限制後,部分劇集的產品贊助識別實過分顯示,亦非明顯配合編輯需要。以無綫處境劇為例,自《高朋滿座》始,贊助商的紙巾、電器、手提電話等往往置於畫面中間,或由演員突兀的切到產品大特寫。

有研究指出,廣告商品在畫面當眼位置出現,的確會向觀眾置入深刻印象,比一般廣告更形有效,故廣管局應仿傚英國、美國、澳洲等地監管機構,在放寬廣告限制同時,切實執行監管機構角色,以免電視節目充斥廣告。

以歐盟為例,開放政策規定置入性行銷:不能影響節目內容與排檔的自主性;不能直接鼓勵購買產品與服務;不能在節目中過度呈現商品;以及觀眾必須被告知節目存有置入性行銷,如在節目開頭、結尾、與廣告結束後,向觀眾清楚揭露訊息。

盡快開放頻譜 推動公共電視

香港踏入數碼廣播年代,既然公眾對兩家商營免費電視台諸多不滿,廣管局應趁此機會,盡快開放頻譜,推動成立類近台灣的公共電視,以「建立為公眾服務之大眾 傳播制度,彌補商業電視之不足;以多元之設計,維護國民表達自由及知之權利,提高文化及教育水準,促進民主社會發展,增進公共福祉……」(中華民國公共電視法第一章第一條),令電視台需真正向公眾交代,擺脫政經干擾,真正做不是是但但的公共廣播。

(置入性行銷研究可參考:Auty. S. and Lewis. C (2004). Exploring children's choice︰The reminder effect of product placement. Psychology & Marketing, 21(9), 697-713)

2009年8月2日星期日

補領身份證 見內地發展長足

最近發生一件很倒楣的事情,錢包丟了。且不說損失了多少金錢,丟失了幾張卡片。我想說說在香港和內地分別補辦身份證的事情。

還記得7年前來香港讀書時首次辦理香港身份證的情形,登記拿表,排隊拍照,錄入指紋,核實身份,2個小時后就領到了一張零時身份證,再等待數周就可以領取正式的香港居民身份證。感慨于香港效率之高,服務態度之好的同時,更重要的,首次辦理香港身份證是免費的。而當時在內地辦理身份證,自己要找指定照相館拍照,然後帶著戶口本去派出所辦理身份證,且不說服務態度,這麼一通折騰花時間受氣不說,還要花費數十大元人民幣。

這次丟了錢包,我又在香港和內地分別補辦身份證,卻有了不同的感受。在香港,上網預約的時候發現沙田的名額已滿,只能顛顛地跑到觀塘,再次登記拿表,排隊拍照,錄入指紋,核實身份,2個小時后手續辦完,最後在繳費窗口交了395港幣,乖乖把錢交了,心裡就在想,怎麼補張卡片要這麼貴。然後我又回到內地老家補辦身份證,本以為要折騰一番,誰知到了派出所,說明情況后,核對確認身份,因為所有的個人資料都在系統中存著,無需採集信息,不到10分鐘就辦完全部手續,而且工作人員態度十分親切,全部費用40元人民幣。

這次經歷,在我看來有兩點體會。

首先,內地這些年的發展確實迅猛,短短幾年,一個十幾億人口的國家就全面實施了新一代身份證系統,公民身份信息全國聯網,信息化建設成就不俗。同時,政府部門強調服務意識的培養,新一代年輕公務員隊伍均接受過良好的高等教育,在工作能力、工作效率和服務態度上均有大幅度提高。

另一方面,應該看到香港政府在為人民服務方面掌握更高超的軟性技巧,值得內地政府學習。為剛來港居民免費辦理身份證,讓人有一種被“收買”的感覺,能夠迅速建立對政府的認同,若干年後再補辦身份證,由於已有認同,即使交多幾百塊錢,哪怕收費是內地的十倍,也就無所謂了。在香港,無論是政府部門或是私營機構,類似的例子還有許多。通過軟性技巧的有效運用,讓老百姓感覺自己的付出獲得了超值的回報,進而建立了認同感和忠誠度,服務提供者反而能獲得更高的回報。這樣看來,香港社會的文明和諧、商業繁榮也就不難理解了。

內地正在建設和諧社會,和諧,換句話說就是大家都滿意,多多學習香港的soft skill,提高消費者、老百姓的滿意度,和諧社會就會早日到來。經過這次補辦身份證事件的體會,我對內地早日建成和諧社會有信心。

2009年7月27日星期一

王者成功之道 心中要有團火

近讀蔡東豪的《金錢之王》,慢慢翻看5位被推舉為「王者」的成功故事,讀起來心裏又興奮又雀躍。然而,我對他們的具體投資理念沒有興趣(主要因為跟我的專業和興趣沒有多大關係),我關心的只有自己。我在想,究竟怎樣才能如書中6位主角(包括作者本人),一方面熱情亦孜孜不倦地做自己喜歡的工作,又同時能成為別人眼裏的王者?

5大金錢之王 性格迥異

是性格使然嗎?謙遜有禮(或裝模作樣)的君子會否較受歡迎?朝氣勃勃充滿自信(或囂張自大)的又是否較能給其他人信心?於求職面試時,基於自己的觀察,似乎謙虛的人成功機會較高。不過,若要分身飾演另一個自己,要在幾小時的面試裏連戲的難度當然不太高。但是,正式上班後,這場戲難以持久,遲早露出真面目。

書裏的5位王者性格迥異,比方說:充滿自信(或如蔡東豪所言——牙擦)的陸東、紮實內斂的鍾民穎、沒有耐性卻要事事滿分的葉維義等等,似乎不同的性格都可以成為一個王者。

是工作熱誠嗎?這樣才能使他們日以繼夜地工作和承受不同方面的壓力。本人現在仍身處於象牙塔內,心裏還燃燒着熊熊烈火,對未來還充滿期望(起碼,還能厚着面皮在報紙上大言不慚地說要成為王者)。但是,身邊在社會工作上三五年的朋友,總會潑冷水告誡說,這些正盛的烈火遲早會被殘酷的社會磨滅。

努力+勞力 「幸運是勤力」

說來也是,環顧周遭的人,似乎看不見書裏所述的王者?友儕間,能找到份合心意的工作的人已經少之又少,不是待遇太差就是工作太沉悶,每天都是返工等放工,一邊做一邊喊「坐多兩個月一定要轉工」的人屢見不鮮。似乎,維持心裏那團火是個必備條件。

在結語裏,蔡東豪綜合幾位性格迥異的王者故事,他們都付出過腦力勞力和耐性,一點一滴地累積功力和經驗,終究成為一位成功的投資者,從而總結出「幸運是勤力」的共通點。但是,這仍然解答不了「如何保持着心中的火」這個根本問題,心裏沒有火又何來勤力的動力?有能力保持心裏的火,是不是令他們成為萬中無一的王者的原因?本人年方25,並以「20年後成為其他人眼中的王者」為目標,又應該如何避免心裏燒得正盛的烈火熄滅?

2009年7月26日星期日

為了她、書展還是值得去

愛書的女友s tsui不怕人多,書展首天已擠了進去,巧遇這一幕(女孩捧著我們的新書《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看得津津有味),還窩心地拍下照片傳給我。

未來幾天我若到書展去,這個燦爛的笑容將是唯一的原因,如此專注的讀者深深打動我。
噢小姑娘我真愛死你。

(若對小書感興趣者,可於書展期間(7月22日至28日)造訪《經濟日報出版社》攤位:
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展覽館1號 1D16-29, 1D16-31
或在書展完結後於網上訂購。
詳情見此

相關舊文:
《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

***

關於這本新書,還想多寫幾句。
前幾天和一位年青的上市公司CEO聊天,談到曹仁超論世代交替那個訪問。CEO朋友問我:這個訪問很多人看過嗎?
我答是的。據我所知,不少「第四代香港人」在網上討論過,彼此之間也廣為流傳,心裏不服氣的大有人在。
他點點示意明白,但接著說,以他對曹先生的了解,那番話完全出自肺腑──即曹Sir真心認為自己沒有必要提攜年青人,想上位的話請自己爭氣。 換言之,閣下「嘈生哂」是閣下的事,動不了他老人家一根毫毛。

這位年青的CEO說,和我們這群「嘈生哂」的「第四代香港人」不同,他們作為四十來歲、「水尾」的baby-boomers,對仍然「緊守崗位」、喜歡指指點點的「第二代香港人」有另一套應對之法:
潛龍勿用。
先進駐心儀的範疇,盡一切努力裝備自己、熟習環境,不必聲張。俟一有機會,馬上取而代之。
「嘈生哂不管用的。」他說。

這我明白。他們打滾多年,只要策略運用得宜,時機一到,想見龍在田、或躍在淵可謂十拿九穩;但我們呢?「進駐心儀範疇」的門檻高得離譜,我們連守株待兔的機會也沒有。

於是,一些不夠實力改變制度的年青人,唯有「嘈生哂」,好歹可以發泄一下(所以七一上街的年青人這麼多);而一些有guts、夠實力的,就可以完全不賣帳,視僵化制度如無物,另行開疆闢土、訂立新的遊戲規則──比如說,搞Web2.0──即如我的朋友李景輝、宋漢生、Leon Ho那樣(有關他們的故事,可參閱前作:《創業2.0》科網六子蕩寇誌) 。

因為第二代互聯網對嬰兒潮來說根本是unconceivable的東西,用都未必用得上,遑論馳騁其中。在這裏,嬰兒潮無法指點江山,我們可以無拘無束,不必「聽人枝笛」。曹仁超不是說過「遊戲規則是我們SET的」嗎?Sorry,在Web2.0的世界,閣下那一套不管用了,你得聽我的。

回說與那位年青CEO的一席話,討論至尾聲,他忽地說:咦,你好著數喎。
啊?為什麼?我一頭霧水。
他解釋,當許多「唔知自己想點」的「第四代香港人」只會「嘈生哂」時,若你「識諗」,已比同儕優勝。
其實我從不覺得自己比同輩優勝──三年前加入敝報時,我已選擇了脫離主流的晉升之途。
即使我「識諗」,這也不過是因為幸運,不斷遇上許多恨鐵不成的鋼的師長,對我諄諄善誘。

但細想一下,這間接道出了我們這一代要脫穎而出的一大困難:競爭激烈,你必須成為行內最頂尖的1%,才能「有啖好食」;四十年前,也許你只須晉身首20%,都可以混得不錯。

「對,你們這代『冇得符碌』。」CEO這樣總結。他真是聰明絕頂。

《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


「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是歸根結柢是你們的。你們青年人朝氣蓬勃,正在興旺時期,好像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希望寄託在你們身上。」──一九五七年秋天,毛澤東站在莫斯科大學的禮堂上,向中國留學生如是說。

書名:《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今日香港的青年人怎麼想?》
作者:耿春亞、黃雅麗 、葉宇堃、歐妙玲、鄧曉楓、鄭樂恒、鄭樂捷 
ISBN:978-962-678-587-4
定價:$78
出版日期:09年7月(書展有售)
圖書分類:社會文化/今日香港(通識)
出版及發行︰WHY出版社
規格:185mm(w) x 210mm(h)
頁數:240頁

***
(下文刊於經濟日報2009年7月17日《這時勢、該看什麼書》專欄

五月,一位生於1948年的財經界老行尊接受一本年青人雜誌訪問,談到世代交替時,老實不客氣地說,「點解我要讓個位出來?!對不對?我這個位置月入十幾萬,坐得好舒服,點解要我走啫?!我不單只不走,更專登不讓你上來!」

他還坦言嬰兒潮「話哂事」是理所當然的,「你們在香港一定唔夠我們玩,第一,遊戲規則是我們SET的;第二,我們在香港搵老襯搵了幾十年,財雄勢大;還有,…我們是一群人,不單只這一群,連官都是自己人,都是同一代,都有共同語言的嘛!WE ACT THE SAME,WE THINK THE SAME!」
(訪問全文見此

我們不知道這番話是真心的,抑或只是長輩以激將法逼年青人面對現實:上一代並非「老奉」要讓位,你必須自己努力爭取上位。當這篇訪談文章迅速在互聯網上廣為流傳時,我暗下決心:無論如何,一定要把書趕出來,好好回應這番話。

那本書,就是《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

前述老行尊的一番話,並非空谷足音,它可能表達了Baby-boomers對下一代的普遍想法:年青人不長進、不能挨苦、難以委以重任。總之冇眼睇。

香港的年青人真的如此不成器嗎?我不同意。
無疑我們成長在一個物質比較富裕的年代,沒有怎樣挨過苦,但這不代表我們不思進取。我們沒有改善生計的逼切需要,所以追求的目標比較虛無飄緲,也需要多一些時間來想清楚到底自己想要什麼。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會鬱悶、會苦惱、會沮喪,我們需要長輩的理解與支持,但許多長輩卻認為我們「不知所謂」。

我們又面對超乎上一代想像的競爭。三四十年前,香港經濟剛起飛,各行各業求才若渴,你只要稍微有一點相對優勢(比如說,懂簡單英語),要找一份工作不大難。接著隨社會的進步,你也就平步青雲了。但我們不一樣。我們從幾歲大便要習慣競爭,否則進不了好的小學、好的中學、甚至上不了大學,最終找不到一份好的工作。少許「相對優勢」哪裏管用,我們必須一生下來就「好打得」,懂不同樂器與兩文三語只是最低要求,還要既獨立又善於交際…(下刪一千字)。大人要求我們是全人,我們開始迷失自己。

年多前敝報《國是港事》版開了一個欄目叫「新香港人」,通過幾位博客,收集年青人對社會和自己的反省,目的正是希望閱報的「大人」有機會聽聽「細路」的心聲。一年下來,「新香港人」累積了八十多篇文章、近三百個網上回應,我們從中精挑細選,再加上新文章與部份讀者留言,輯錄成《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

我們不期望一本小書會為社會帶來怎樣翻天覆地的變化,但至少,我們希望上一代可以聽聽我們怎樣想。正如為本書寫序的呂大樂教授道:

「香港是一個沒有輪替的社會:政治上明顯如此,政治以外也不見得比較好。基本上,在過去十多年裏,我們不斷重複自己,而且重複到一個令人覺得極其納悶的程度。

香港社會需要在各方各面重新開放…將代際輪替閱讀為社會流動渠道淤塞,年青一代爭取『上位』遇上阻力,是片面的理解。真正的問題在於目前香港社會建制沒有放手,學懂欣賞新生代的專長、念頭,讓後者有更多機會憑著新感性付諸實碊。簡單的說,是還未聽清楚他們有何主張,便已經決定沒有必要聽下去。這種態度是當前香港社會求變的一大阻力。」

***

2009年7月20日星期一

北上工作 青年應如何面對?

上月看過一集關於「北上工作」的《鏗鏘集》後,我想了很多。節目訪問3個不同遭遇的年輕人,訴說着北上工作的體會。對我這一代人來說,北上工作是一個一定要面對的抉擇。

港市場飽和 內地發展空間大

不難明白,香港市場飽和,甚至萎縮。相對下,各行各業在內地還是有比較多發展空間。近幾年,香港企業加快進軍內地市場,我有很多朋友便被派往內地工作。

今時今日,除非你是在政府、教育或社福界工作,否則,我們總有機會回內地工作。分別在於北上的頻繁程度,是一個月數天、一周數天、還是長駐內地;另一分別在於工作地區,是位於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東三省,還是中西部。

為爭取在內地工作機會,節目中一位受訪者不惜降低工資,接受與內地人同等待遇。他憑着國際視野,對細節的執着等優勢,短時間內獲得更多發揮機會。我的朋友自往內地工作後,升職加薪的速度比在香港時快。更有些朋友下屬多達十幾人,得到在香港工作十多年可能也未必有的管理經驗。

工資較高 港人憂很快被淘汰

雖說如此,我也有很多朋友,對北上工作還是比較抗拒。他們害怕不習慣內地工作文化,特別是應酬飲酒文化。再者,他們不想離開家人和朋友,跟伴侶分隔異地。

其實,回內地工作是否就代表前程錦繡?也未必。不止一個朋友告訴我,他們計劃在內地工作幾年,得到一定經驗後,回香港發展;原因是他們擔心很快會被淘汰。畢竟香港人在內地的工資通常比同級的內地人為高,從老闆角度,多用內地員工還是較實惠和合乎企業長遠發展。始終港人的強項是其先進經驗和技術,內地人遲早也學會。但港人缺乏在內地工作較着重的「關係」,因跟內地人成長背景和文化不同,難於重新建立。

話說回頭,跟上一、兩代香港人不同,我們遲早也會失去可選擇留港工作的權利。無論北上工作是好是壞,我們總得要面對。

我在想,若要回內地,最理想的工作地區一定是廣東省。那麼我們不需要在生活方式上作太大改變,可在周六和周日回港與家人和朋友相聚。再者,廣東鄰近香港,那裏的人在文化上跟我們比較相近,相信我們較容易與他們溝通和合作。當然,我們時刻也要自我增值,保持競爭力,以增加謀生空間。

2009年7月14日星期二

香港再出發 由拯救毒海學子開始

曾特首近日宣布親率由各司長及局長組成的跨部門「抗毒小組」處理青少年抗毒工作,並在立法會答問大會上用「急速惡化」、「殺到埋身」及「當前急務」等字眼形容青少年吸毒問題的嚴峻情況。

與此同時,胡主席要縮短意大利G8行程,速速返回北京坐鎮指揮新疆事件。一個關乎整個國家民族和諧、一個關乎社會下一代的前途,他們的夏天實在不好過。

欠身份認同 青少年迷惘

作為新香港人,我的歷史知識和曾特首一樣也是半斤八両,在此不談新疆。但對青少年吸毒問題倒有一些見解。

我認為這是一個典型發達西方社會的現象。社會的富裕發展及貧窮懸殊令青少年被過分物質衝擊以致迷惘-不論是太富裕還是貧窮,他們都要面對同樣的問題。

青少年學生成長的最大痛苦並不在貧窮,而是在身份認同。在於覺得自己甚麼都不是的無助感-那種欠缺自我身份與自信的迷惑。於是有人入黑社會、童黨、為了「埋堆」而被迫做朋輩都在做的事。

鼓勵籌辦活動 發掘創意

所以,先要令他們人生有目標地行動。我們可以定下青少年義工/社會服務的最低時間要求(例如一年40小時)。做義工,既可以回饋社會,也可以擴大他們的生活圈子,並提高他們的社會視野與培養領袖才能。西方社會也有這些項目,效果不錯。

第二,針對貧苦學生,以獎學金的形式贊助他們參加政府投資的課外活動-包括音樂、體育與創意活動。

香港以前的音樂事務統籌處是非常成功的例子。但我們需要更多的資源去籌辦音樂夏令營、校際運動會、小說創作比賽等等。這些項目都可以推動並裝備學生的創意,而創意並不是兩、三年就可以達到的。南美國家委內瑞拉的一個音樂家在貧苦地區推動音樂,也要數十年才取得重大成就。

社工壓力大 增人手紓困

第三,增加處理社區發展問題的社工。社工壓力巨大,而正如香港政府華員會社會工作主任職系分會主席梁建雄所說,香港的社工質素未必全球最好,但他們的工作量卻是全世界發達地區中最高的,所以在這方面政府絕對需要增加人手。

香港以前也有過全民運動,由反貪污到反垃圾蟲,都要經十幾年的努力才看見成果。人生能有幾個十年?下一代的前途也是香港的前途。我們現在需要的,是對下一代社會棟樑的拯救、為整體文化轉型,並建設一個向上流動性高的社會結構。香港怎樣再出發?就由這一仗開始。

2009年7月7日星期二

禁毒宣傳搵笨 不如鼓勵做o靚模

近來城中爆現大量「o靚模」。不是「靚模」,「o靚」指的是年幼,不及以往模特兒的身高標準的一眾女孩,突然湧現模特兒市場。有些只是中學生,已經賺到盤滿砵滿。有樣有胸,用作賺錢,着實無可厚非,有哪個男人不喜歡少女。

禁毒宣傳 標本不治

有人認為他們沒有當模特兒的氣質,只懂拋胸獻媚博上位,而且吹煙劈酒喪蒲癲玩,或者刻意整容扮模特兒,我想這是她們自己的事,既然有市場繼續如此也沒有甚麼問題,最多代表香港男性都沒有多少眼光欣賞真正的韻味而已。

忽發奇想,將她們與近來的新聞併上,為何她們會如此風光,而其他人不?比如說,為甚麼她們沒有吸毒(也可能有),被抓到,上庭後判到正生書院去?

政府的禁毒廣告貽笑大方,相信大家都知道。以為多做幾場騷,跟學生苦口婆心說「不可一,不可再」他們就不會吸毒,有誰會聽。心情差就要尋快樂,管甚麼後果。這跟以前的學生打架、吸煙問題,其實同出一轍,只是換成了藥物。

人生無目標 墮毒網

學生生活充實,忙到想喊,找到目標,哪有時間去吸毒。好像o靚模一樣,就算她們不出來賣身,懂點化粧技巧,在學校一樣是風頭人物,萬千寵愛在一身。不過出來做騷有錢搵,受眾更多,更加快樂。有些o靚模傳聞說是富家女,難道她為錢?可能只是為了目光。

問題出在沒有她們那麼幸運的人——平平凡凡,不喜歡讀書,甚至學校根本沒有一件事讓他們高興,這些人最易失卻目標,行差踏錯。沒有如花美貌,也沒有聰明才智,間中就想到不如撞牆歸西好了,突然發覺校內有平價好東西,high夠一天,鐘聲響起又放學,不知多好。

強制整容建自信 更勝驗毒

假如她們去做o靚模的話——大可以施施然逃課,出去接騷,曬兩吓肉,又賺幾百。看官會罵這是鼓吹崇尚物質,沒有精神價值;但學校的教育,勝者太少,輸家太多,了無趣味。賺到錢,人又快樂,何樂而不為?

不久後可能推行強制驗毒,用強硬手段防範學生吸毒。那只不過是一段空窗期,直至學生又找到新的享樂方式,解決不了他們的鬱悶。倒不如搞強制整容,讓大家都重獲自信!

2009年6月29日星期一

內地青年在港求職 好事非壞事

多年來,香港政府為了推動產業結構轉型和升級,同時基於本港人力資源市場的需要,逐步開放了內地優秀青年人才來港就業的簽證政策,每年來港的內地專才至少在1萬人以上。

但近一年來,全球經濟形勢低迷,就業市場疲軟,本港青年人求職由於缺乏工作經驗而成為重災區,香港社會開始出現一些反對引進內地專才的聲音,認為內地青年搶了本地青年的工作機會。我身邊有位內地朋友,從海外留學工作後打算來港工作,向入境事務處遞交了優才計劃的申請,大半年過去,至今仍未有任何確定的消息。不知入境事務處是否也想緩解本港就業的壓力,把這些申請拖延到經濟好轉的時候再批核。

中港青年能力 各佔一半優勢

內地青年來港發展,對本港青年就業來說,到底是不是構成衝擊和競爭?帶着這個問題,我們曾花費半年時間,做了一份專題研究報告,調查及訪問了150家各類企業的負責人,深入了解他們如何看待內地青年和本港青年的就業競爭力,得到了一個非常有趣的結果。

受訪負責人普遍認為內地青年比較有上進心,書面表達能力,以及邏輯推理和分析能力強,善於學習新知識,有較強的主觀意識,在意培養自己的領導能力。而他們認為本港青年講誠信,口頭溝通表達能力強,有較好的職業道德和專業倫理,創新包裝能力強,英文水平高,有國際視野。在全部19項就業能力指標中,本港青年和內地青年各佔據一半的優勢。

對這樣的結果,我們可以理解為,兩地青年呈現出一種明顯的互補性能力關係,如果能夠通力合作,各自發揮所長,將形成非常完美的團隊戰鬥力。

兩地人缺溝通 難合作

不過,現實情況是,由於香港年輕人和內地年輕人之間缺乏深入溝通、交流甚至合作的內容、機會和渠道,難以更多地了解彼此的優點,反而看對方的缺點就比較容易和明顯,逐漸產生「道不同不相為謀」的心態,在本港的大學裏、公司裏、社會上,這種情況都有不同程度的存在。

香港年輕人寧願死守香港,也不願意到大陸工作。內地青年在香港生活和工作得不愉快,朋友少,參與社會程度低,一旦內地有更好的發展,隨時願意捲鋪蓋回家。

京港合作、滬港合作、粵港合作、泛珠三角合作、深港合作等概念已提出若干年,這些理念的深化發展和實現,需要從現在的年輕人開始培養合作的意識,積累合作的經驗。只有通過實踐性項目的合作磨練,使其發現彼此的優點,相互學習,成為夥伴,成為朋友,攜手創未來。

2009年6月22日星期一

搖滾背負革命 青年繼續抗爭

我最為熟悉的60年代音樂,看來也就是Bob Dylan及The Beatles。

Todd Haynes的《I'm not there》說Bob Dylan的故事,反串扮演的Cate Blanchett說:「每個人也知道我不是民謠歌手。」問她為何放棄抗議音樂,她反問:「我何時在唱抗議音樂?」抗議音樂作為年輕人反抗社會及社會運動的載體,載着每個年代的不安、年輕人對社會不公的憤怒,以及社會行動的背景脈絡。歌曲不能單以歌詞曲式解讀,還有其出現的社會背景。

如果說60年代是年輕人無處發洩的噪動,是沒有原因的革命,那香港的搖滾一開始就被政府拿去解決青年人問題。67年卜公碼頭的Sound Beat音樂會是在50、60年代,香港有大量難民由中國湧入,加上天災人禍的背景下開設的-雨水不足而制水、66年天星小輪加價5仙引起騷亂、以及67 年文革風南下造成的左派騷動。1967年香港政府發表的《九龍騷動調查委員會報告書》,提出「要利用青少年活動疏導青少年過剩的精力,作為預防社會騷動方法之一」,衍生69年香港節。

訴說都市情感 活出自由文化


但搖滾豈止凝聚人心,更是訴說港人心聲,也訴說年輕人對都市情感。20年前成立的A.M.K,主音關勁松說作為一個關心社會的音樂人,要用音樂去釋放自己 的情感;黑鳥的郭達年每年辦自由文化音樂節,以音樂鼓勵眾人發揮自由文化、人權精神及新創作,從之覺醒推動更巨大社會變革,「要打倒的是敗壞文化」。

電腦與互聯網是這世代的世界窗口,樂隊利用社交網站如myspace及facebook傳播歌曲,以網絡為載體,YouTube為平台,快速將信息如病毒 散播。上年立法會選舉,政黨嘗試以歌曲招攬年輕人選票,被年輕人以甚有街頭運動色彩的歌曲大聲回敬,刺中社會要害,直接喚起聽眾思考;樂隊my little airport的阿P「玩」的更前,兩首《瓜分林瑞麟三十萬薪金》及《donald tsang, please die》直指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林瑞麟無事可做,又講警察粗暴對待社運人士、香港未有普選、以至特首的怪論;以至03年出土,Beyond家駒的遺作 《抗戰二十年》,今年成為對抗遺忘的象徵。

獨立搖滾,就是有這種精力及靈活性,以嬉笑怒罵譏諷社會的怪現象(噢,還有一個流行歌手謝安琪,一樣走得夠前)。

抗議歌曲的力量不止歌詞,更重要是其中的革命力量,以年輕人喜愛的音樂,開啟推動社會及青年視界的道路。但願年輕人以音樂,真正活出自由文化,繼續抗戰20年。

2009年6月15日星期一

投身公務員 海嘯救生圈?

最近跟朋友聊天,話題總離不開就業情況,例如自己的工作愈來愈唔穩陣、一些朋友要放無薪假或被公司裁掉、找工有多困難等。事實上,自從金融海嘯爆發後,我有很多朋友被裁員,今日又多了一個了。

跟之前幾年的情況不同,今次不少朋友花了幾個月還未找到合適的工作。現時市場上的職位空缺仍然少之又少。雖說近期股市大幅反彈,但經濟好像還未復甦,就業市場似乎不會在短時間內會好轉吧。

企業凍招聘 政府續請人

我問朋友,如果我不幸被人炒掉,可以怎麼辦?他說,你可以轉行嘛。你畢業後工作只有幾年,還是可以重新開始吧。

我回應說,那裏會有空缺呢?現時差不多所有行業都在收縮,大部分企業均傾向凍結人手。消息靈通的他答道,你不妨多留意一下政府職位的廣告,最近也有不少朋友找到政府工呢。

的確,我想我們是時候考慮政府工了,雖然好像有點遲,畢竟競爭愈來愈激烈,不像過去幾年般容易入職。而有趣的是,從前我們都對政府工不太感興趣。我們從前會認為,政府機關論資排輩,作風較官僚,工作難有發揮機會,加薪的速度又慢。

成家立室後 首重工作穩

年輕人應該要到商界闖一闖,見識一下外面的世界嘛。不過,時移世易,我們老了,開始厭倦沒完沒了的工作、不停提高的工作要求、經常轉變的工作內容等。

你可能會罵我無志氣和短視吧。可是,當你開始有了自己的小家庭,相信會比較盼望生活和工作可以較穩定。能找到一份夠餬口、不易被裁員和減薪、能準時收工的工作,已很足夠了。

無疑,金融海嘯改變了我們的生涯規劃。我們原以為可以在商界工作幾年後,確立自己在該行業謀生的競爭力,然後買樓、結婚、生仔。可是現在,我們隨時會面臨失業,而又不能在短時間內找到工作的困境。

理財轉保守 增值迎競爭

面對不確定的環境,我想我們要作一些改變。我們在理財方面應該要保守一點,盡量減低開支,非必要時也不要買樓,以保留充足的現金。另一方面,我們要加強內地同胞難以跟我們競爭的謀生技能。畢竟,內地一年就有600多萬人畢業,平均月薪也只是2,000至3,000元人民幣。以我們現時收的工資,是可以在內地聘請一個擁有幾年管理經驗的經理級人馬;要直接跟他們競爭是愚不可及的事。

但實際上,我們可以怎樣做?我想,投身公務員行列可能是其一,畢竟成為公僕的其中一個資格是要有香港身份證。

2009年6月8日星期一

上一輩得道豐收 提攜後輩有責?

財經專欄作家曹仁超早前接受主要讀者為青年人的潮流雜誌《Milk》訪問,乍看之下,這個組合相當奇怪,兩者的背景可謂大相逕庭。

不過細讀內文,發覺這是個兩代人之間的對話,更準確來說,由對話內容到訪問的場境設置,都圍繞着同一個主題,都是曹先生老氣橫秋的個人表演,那位年輕的記者由始至終只在唯唯諾諾,完全展現「你們在香港一定唔夠我們玩」的現實。

歷史偶然 造就今天富足

訪問答得直接的其中一條問題,記者指有年輕人投訴上一代霸着位置不讓年輕人上位,曹先生倒坦白:「我沒有責任讓你上來的,這個位坐得我好舒服嘛!」這個血淋淋的答案聽起來當然十分刺耳,他們幸運地承受着一些歷史的偶然而得到今天的富足,利用高地價政策一下子透支了幾代人的收入,今日他們竟然說沒責任讓位?

不過,人皆自利。如果我是曹仁超,我也看不到自己有讓位的責任,也許我會因為想沽名釣譽,為自己積一點好名聲,而去提攜後輩,但底綫是不能影響我的既得利益。

人皆自利 冀社會符私利

如果我有機會去設計社會的運作規則,我理所當然地希望規則有利於自己。當然,在政治哲學的理論裏,一個正義合理的資源分配原則,應該建基在一個無知之幕(veil of ignorance)上,即假設大家都不清楚自己出生時的家庭背景和經濟基礎。

可是,正所謂生命冇take 2,當下的我已經有既定的社會地位,我也無必要考慮其他人的出生背景,於我而言可使我獲得最大利益的制度當然是最理想的社會遊戲規則。

我甚至會想,如果撇除對中華文化錦繡山河的絲絲感情,究竟一個怎樣的中國對我有利?

內地壯大 反損香港利益

20、30年前中國大陸鎖國,香港因而成為轉口港和世界通往大陸的窗口,經濟得以急速發展;今日祖國發展一日千里,遠較以前富有豐足,可是同時卻有無數優秀的知識分子跟我搶飯碗,這不太符合我的自身利益。在這些考慮下,我很可能會選擇數十年前的中國。

曹先生的訪問在網上擊起千呎浪,一兩個星期內很多年輕博客都轉載過回應過,覺得曹先生的話刺耳,大概是他把真實情況說得太坦白太血淋淋。

不過,如果換着我擁有跟他一樣的社會地位,大抵,我也會有同樣的想法。

2009年6月1日星期一

棄求六四真相 新生代之悲哀

20年前的6月,我還在讀小學。那6月初晚上,我看見父母流淚。我知道北京學生在天安門靜坐訴求運動以武力鎮壓終結。原來遙遠的祖國,在那幾個月緊貼着我。之後出國為讀書前途掙扎,對此事感覺迷糊;這也是這一代新香港人寫照。

但近來城中言論,由陳一諤的「學生犯錯論」、曾蔭權「經濟發展論」到呂智偉「學生持械殺人論」等,卻再次刺激着早已漸淡忘的記憶。原來六四已經變成一件「仍未有共識仍未成熟」的事件。

六四事件 百年民主運動之一

雖然我那時還小,但有一些事實還是無可否認的。政府動用軍隊鎮壓平民,以機關槍對準無武裝的請願學生。只要在網上作不多於一個小時的搜尋,就能找到當年的資訊。全世界的報紙、照片、與新聞片段也沒可能一起作假吧?

要求反貪反腐並不只是北京學生的專利,更是中國民主運動已經有百多年歷史其中一個重要元素之一。由百日維新、辛亥革命、五四運動到六四事件,都顯示出中華民族對理想制度的追求。

香港的例子證明了一個由外國統治的現代化華人廉潔社會是可行的;台灣則達成了中國5,000年歷史上,首次政權和平交替的例子。雖然還不是完美,但我們確實知道,民主、公民權益是應該爭取的——在不破壞社會、鼓吹對抗、狂瘋的階級思想鬥爭前提下。這正是社會科學的範疇,是通識教育的重點之一。

不聞不問 是制度的錯嗎?

問題是,大部分新香港人對種種近代中國大事好像仍不聞不問。年輕的皇仁生說他們有修讀中史,但「因為考試冇考,老師冇乜點教(六四)」。連孫中山先生的母校學生也如此,其他青少年的知識就可想而知。如果是中國的學生,那還情有可原。但在資訊自由的香港,這境況只能令人搖頭歎息。究竟這是香港教育制度的錯,還是新香港人本身根本缺乏國際視野?

在香港,我們可以就社會政治事件作出評論探討。這正是香港在大中華地區的優勝之處。當內地評議六四甚至是制度研究的活動仍然是噤若寒蟬之時,香港的未來主人翁卻放棄追求真相的機會,實在可悲。想下一代人去為此事作合理討論,只怕再多的「通識教學」也不能做到。我們這一代人恐怕永遠也不會有像華叔一樣的人,倒是千千萬萬個頂得住解放軍的青年發展網絡特工吧!

2009年5月25日星期一

拍拖總去旺尖銅 香港真「悶蛋」

怎樣才叫做國際都會呢?除卻甚麼局勢穩定、多種族居民、交通便利等等要求之外,以一個少年的觀察,還應該包括有多元的空間讓「後生仔」拍拖。

以此標準,香港好像不太合格——來來去去都是旺角、尖沙咀、銅鑼灣,要不就是自家屋企附近,除非有特別的活動範圍,每次要想去哪裏拍拖真是痛苦至極。常說行街、食飯、睇戲、飲酒,最集中的,還不是「旺尖銅」。

缺多元性 常逛同樣地方

由一個小小的拍拖地點議題,可以看到的是城市的「悶蛋」。

一個城市缺乏多元性,主要的活動場所才只不過那幾個,來來去去,不用一個星期就把所有的街道全都走過了,很快又重複走同樣的地方,甚至夜生活也是一樣,人們多去流連的地方始終是那幾間夜店,雖然有其他的,可是店舖不夠集中,不夠吸引力,只會間中有知道門路的小貓三數隻來試試。

城市規劃 地區自給自足

這也許可以從商業的角度來看,指某些地區的地理位置不夠好,難以有大量商舖進駐,吸引年輕男女到來消費或是參加活動,無法打造成另一個旺角。或是從城市規劃來看,在城市中心以外的區域設計,在原本的規劃已經鼓勵市民在該區大大小小的商場自給自足,沒有太大需要出市區消遣,屯門、天水圍、將軍澳都是如此設計的。

倒過來看,若果當地人覺得本區行得太多太悶,要向外發展,始終都是走向市區,因為除此之外他們都不知道新市鎮以外有甚麼地方。難道他們會去石硤尾工廠大廈看藝術展嗎?

惰性使然 不花心思外求

規劃不鼓勵男女到自區及市區以外消費,和人的惰性也有關係。住銅鑼灣的朋友一直覺得銅鑼灣是全香港最好的地方,甚麼都有,又是一個不夜城,夜晚餓了仍有「翠華」(港式餐廳)食。別的地方她都懶得去,有這樣一個地方,為甚麼還要找別的?跟男友吃喝玩樂,一切在銅鑼灣就搞得掂,何須試新地方。

香港人好像很容易接受某種消費玩樂模式,商場一出現就全綫改建成商場,某種食肆出現又一窩蜂變成某種食肆,不會去追求獨特性,只求渾渾噩噩,隨便找個大家都容易去,去慣了不用花太多心機去尋找的地方,結果人人做的都是大路的事情,悶蛋到極點。

有時在想,拍拖過幾百次,跟每一個女孩子都是去一模一樣的地方,做一模一樣的事,實在感到悲哀。為免大家都悶死,一定要努力找尋新的地方,做新鮮的事,這樣香港才不會只剩下「旺尖銅」。

2009年5月18日星期一

先做國富民強 再看抗日歷史

最近內地有部電影很火,叫《南京!南京!》,聽名字你可能就知道故事講的是大半個世紀以前發生在南京的那場世紀屠殺。4月份就在九龍塘地鐵站看到了電影宣傳海報,我問同行的朋友:「香港人會去看這部電影嗎?」朋友回答說:「這是部大片,香港人應該願意看吧。」接着又補充說︰「年輕人可能興趣不大,年紀大的人應該會看。」

香港青年協會組織了一個「放眼.祖國」文化電影系列活動,通過播放由內地和香港製作的15部精采電影並邀請專家進行分享,來幫助香港青年人加深對國家的歷史、文化和民生發展的了解,增強國民認同感。作為青年事務委員會的委員,我被邀請在4月份分享其中一部電影《太行山上》,一個抗日戰爭的故事。在電影放映現場,我看到來的香港年輕人並不多,坐在前排聚精會神盯着銀幕的,幾乎都是上了年紀的老人。

工作體驗 日本人認真態度

我出生於80年後,在幸福和平的環境中長大。家鄉在安徽淮河之濱,那裏有着極為豐富的煤炭資源儲備,有「中國能源城」之稱,在日本侵華戰爭期間,成為日本掠奪煤炭資源的戰略要地。當年日軍挖有深達數米、長幾十米的埋屍坑,勞役折磨迫害致死的煤礦工人被拋屍其中,屍骨累累。據史料記載,最大的一個坑,有 13,000多名礦工被拋進該坑,被稱為「萬人坑」。解放後,這些坑被當做歷史遺迹保存,改建為紀念館。小時候,學校都會組織學生去參觀悼念,由於很多同學的家人和親戚都是在礦區工作,感同身受,對於日本人的殘忍和無良十分痛恨。

上大學後,離開家鄉,去了北京,進了清華。在清華,有一項最高學生獎學金被命名為「一二.九」獎學金,紀念清華師生於日寇侵華後發起的一二.九抗日救亡愛國學生運動。當時的清華學生,解放後曾任清華大學校長的蔣南翔帶領同學振臂高呼「華北之大,竟容不下一張安靜的書桌!」,很多清華學生投筆從戎,抗日救國。在清華學生中,開始代代傳承以實際行動為國家富強而努力的一二.九精神。

離開清華後到了香港,求學創業多年,對於日本的看法又因身邊的感受和體驗而發生變化。我們的客戶中有香港人、內地人,也有外國人。我們有位日本客戶,項目合作中嚴謹認真,一絲不苟,付款及時,從不拖欠,交流態度友善謙虛,是公司同事公認的最佳客戶,合作幾年下來,不由得心生佩服,開始思考日本人的成功之道。

「落後被捱打 強大才安全」

回顧成長的歷程,對日本和日本人的看法受着環境和體驗的影響,變得更加複雜。但始終清晰和堅定是「落後就要捱打,強大才會安全」,對國家如此,對個人其實亦如此。最近,香港青協有個朋友問我「你覺得甚麼對香港年輕人最重要?」我的答案是,對於現在的年輕人有份好工作最重要。人人有好工,就會有安全感和凝聚力,社會也會強大。到那個時候,年輕人怎麼看日本也許就變的不那麼重要了。

2009年5月11日星期一

網絡動員推進社會 切勿只說不做

打從互聯網於九二年引入香港,網上社群就成為一股主流以外的聲音,但一直為人所忽略。直至零三年七一遊行,媒體始發現自己不再是單一的動員力量,亦有一群在網上組織的人站在行列之中。而去年反對警方處理藝人床照案執法手法,以及今年的反對淫審條例及基督教右派言論的遊行,網民都走在前線,各討論區及新聞組用家自行協調,超脫了一般人想像中的遊行或社會運動,總會有一核心團體或人物,而是組織鬆散、各自出動的網民。

筆者近日亦通過網絡,支援因興建廣深港高速鐵路而面臨拆遷的石崗菜園村居民。村民在零八年十一月赫然發現自己家園因興建車廠需被拆卸,之前政府的諮詢只到達區議會及村代表層面,卻忘了新界的村落眾多,又分成原居民和非原居民,訊息根本無法傳達到村民層面。村民的苦況迅速傳到網絡之上,一眾青年人找尋資料,聯絡專業人士提供意見,組合成新一波的社會運動,協助村民爭取公義。

推動網絡成公共空間 鞭策政府

網絡動員的議題,未必與年青人有切身關係,但同樣來自政府在執法及管治上的粗疏,令部分人受到不公平的對待,公義無法顯彰。年青人利用自己熟悉的媒介傳達訊息,希望獲得各方的支援,為被壓迫者爭取利益,進而推動社會改進。網絡一如德國哲學家Habermas所指的公共空間 - 在公民社會剛成熟的時候,有些地方是政府用法例管治不到,或者不方便管理的私人場合;當這些私人場合,變成公共群體聚會思想的地方,則大有幫助凝聚知識份子的意見,然後對政府產生監察、鞭策的作用。

從中國經驗出發 落手參與

網絡動員在中國更非罕見。在八九年六四事件後,共產黨政權強硬封鎖了言論自由,唯獨在比八九年前更形封閉的言論空間中,網絡是相對寬鬆的。共黨希望以金盾工程及各式網絡監視者引導言論方向,均被網民以各式具創意的方法打開缺口。先以網上民間報導監察政府,透過採訪和發掘來建立對議題的認知;在廈門興建二甲苯(PX)化工廠及上海興建磁浮鐵路延長線等議題上,以網絡呼籲民眾關注自己的環境,從中擬定有說服力的倡議策略,挺身而出反對規劃,以集體上街散步、夢遊方式回應。

然政府仍以胡蘿蔔與棍子應對:一方面費力「協調」疏導示威者,一方面在報章社論吼叫「必須旗幟鮮明的反對街頭政治」;又以打擊低俗為由整風查禁網站(卻衍生出聞名中外的草泥馬),杭州近日更以打擊惡意言論為由,仿傚韓國執行網絡實名制。一切均見政府只視網絡及網民為另一股打擊共黨統治的力量,完全沒有準備真正接納意見,沒有反省自身問題。

網民們,請別忘記 - 網民也就是一個個活著的公民,不是一堆沒有形態的物體,不是以獵奇心態轉載數句的「網民意見」。要走出去參與社會行動,才不會流於網絡民主的虛幻,只說不做。

2009年5月4日星期一

是陳一諤錯 還是國民教育錯?

港大學生會會長陳一諤因近日關於六四事件的言論,被同學發動公投罷免。

筆者是89年出生的大學生,與陳同學同齡,不難明白陳同學的思考模式有什麼意義。筆者不想以世代論來解構陳同學,只是以陳同學作為一個例子,看看現今89年以後出世的大學生,究竟是在如何的環境成長,以致有如此言論。

六四是一塊神主牌,在我們出生該年春夏之交發生的「風波」,改變了一整代人。可以移民的移民,留下來的,也要實踐「民主抗共」,一定要平反六四,譴責當權者屠殺人民的暴行。直到現在,還有父母帶子女到六四燭光晚會。

97年香港回歸,當時八九歲的小孩第一次懂得唱那首充滿打打殺殺、起初令人大惑不解的國歌。從此開始的國民教育,不斷滲透著作為「國民」身份,要認識祖國、貢獻國家、對自己的民族身份感到自豪。這種身份政治的管理方法有問題,因為它就像《心繫家國》宣傳片一樣,只講及國家的優點、祖國山河的宏偉、航天科技的強大,卻少有講及國家內部的問題,例如經濟發展背後犧牲了什麼人、內地的政治情況仍是多麼的惡劣等。學生很容易就墮進權力話語的陷阱,對中國抱有好感,甚至同情中共所為。

當然,學生並非單純的接收者。教科書不可能提及太多未有定案的近代史,只能提及基本的資料,引導的責任就落在教書者身上。可惜現在連老師都有可能害怕失去工作,自我審查,未必對學生解釋六四事件的全部經過。

陳一諤認為六四事件絕對需要平反,但不喜歡香港的民主派「要人一味接受他們的思想」,要理性分析事件。他又談及自己希望到聯合國弘揚中國文化,使人先明白中國國情,再作批評。

這顯示陳同學將「中國」、「中華民族」、「黨」等概念混為一談。在陳同學身上,更可以看到殖民時代去政治化遺留下來的問題,以為沒有立場就是中立,堅持立場者是帶有偏見(及會帶來殺身之禍)。我們可以看到國民教育的效果──大是大非的信念固然不能動搖,但是小如香港的民主政治,大至今日中國內地的維權運動,學生容易認為是「搞搞震」「破壞社會和諧」,同情打壓,看不見背後存在的權力壓逼,看不見這些反抗運動的意義。假若將自己的身份解構,就會發現「民族身份」與「國民身份」並非對等的概念,甚至質疑國民身份只是統戰的手段。就像中國國民從香港進入內地,竟然需要設關卡,從而禁止香港民主派入境!

今天,香港的歷史教育都快將走進歷史,迎接通識科的來臨。通識科的教學方法,不免令人質疑,老師還有多少機會與學生討論六四事件的經過,民運的精神如何延續至今天內地一連串的維權運動,以及中共的打壓。老師的責任不是灌輸學生某種態度,而是陳列更多的資料,讓學生自行去選擇取態。筆者擔心,香港以後將會有更多陳一諤,看不清壓力逼迫,還受到暗地裡的統戰,同情中共政權。

筆者不免洩氣,某些當年譴責屠城暴行的明眼人,今天靠攏政權,有權有勢。親眼目睹事件的尚且折腰,也怪不得下一代的愚昧。上一代若把關不力,最終要埋單的還是香港人。

經濟結構問題 年輕人難找工作

我畢業於03年,那年頭是沙士後期,找工作仍十分困難,月薪低至五、六千元的職位也有很多人爭奪。幸好,香港鄰近的是號稱“世界工廠”的珠三角,受惠於全球貿易一體化,正是欣欣向榮。也同時帶旺了香港的貿易及物流行業,吸納了不少我的朋友從事相關工作。

到了05-08年,金融業火爆,無論是零售銀行、商業銀行、甚至是投資銀行,也前所未有的大量招攬畢業生加入。更甚的是,本來已投身貿易及物流行業的朋友,也因種種原因,轉投金融界工作。

「好穩陣」行業 亦現栽員潮

09年的今天,似乎時代正在逆轉。我們原以為“好穩陣”、“可以長做長有”的行業都面臨著重大的挑戰。而我甚至懷疑,這兩個行業能否支撐現時這樣大規模的就業人口?更擔憂裁員潮何時才能完結?

首先講一講金融業。由於金融機構在過去幾年依靠出售基金、如迷你債券之類的結構性金融產品,賺取大筆利潤,便大開分行,增聘人手,以擴展個人理財業務。可是,自雷曼迷債事件後,不少投資者對此類金融產品的信心受到沉重的打擊。也因此,在過去幾個月的銀行裁員潮,個人理財業務部正正是重災區。

再看貿易及物流行業。國家的產業升級政策和全球貿易萎縮直接或間接導致了近期中國沿岸省份的大量工廠倒閉。廣東省正是重災區。因此香港貿易企業的生意大幅減少,正鬧裁員潮。

之所以說問題是結構性,是因為我認為即使經濟復甦,工種未必會回升至之前的數目。

就以銀行的零售銀行業為例,經過雷曼事件之後,香港人會再像前幾年般大舉購買銀行的金融產品嗎?另一方面,珠三角已倒閉的生產低增值產品的工廠會重開嗎?而香港在海運方面流失予深圳的生意會回流嗎?

中小企省成本 工種北移

也許我們應該要有心準備,以目前的形勢來看,能制造大量就業機會的新工種未必會在短期內出現。而我更擔心的是,很多服務業企業為了進一步節省成本,正進一步把低技術工的工種北移。過去只有大企業做,但現在連中小企業也開始有所行動。這是由於現時企業開源很難,唯有集中力量去節流。基於香港人和內地人的工資仍存在著很大的差距,將工種北移就是其中一個好方法。所以我相信,這些工種北移了就不容易回來。

也許我們應該祈求新的泡沫快些出現,那就可以吸納大量的剩餘勞動力。會否就是最近經機會提出的六項優勢產業呢?

2009年4月30日星期四

20世代莫慌 世界終歸是你的

生於90年代的你們,想來,你們比我們受到更多成人世界來的標籤。「思想幼稚」、「捱不了苦」這些是從來就有的,最近的甚麼「6P案」、「校園濫藥」、「自製爆炸品」使指摘變得更「理所當然」。

雖然近年好像聽少了「生舊叉燒好過生你」,但成人世界給你們的限制、打擊和傷害,也許已令你們自覺比那塊叉燒還不如?

父母無暇溝通 只好高壓管理

不少父母把管教你們的責任,都通通交給了政府、學校;但政府和學校的教育,卻又和你們太脫節了。他們管教的模式,簡單點說就是斬腳趾避沙蟲,以為不讓你們接觸某些「壞東西」,你們就不會「學壞」了。他們的性教育只會叫你不要發生性行為、男女朋友要有界綫、不要看色情資訊等,但他們不會告訴你們怎樣自慰,更不會教導你們避孕套的正確用法,怕你們學懂了便會「想入非非」。政府最近檢討淫審條例,要網絡供應商過濾「不良資訊」;又在財政預算案中投入6,000萬元來教導你們「如們正確安全使用互聯網」,自然也是來自相同的思維了。

你們的父母,也許工作真的太忙,沒有時間為你們製造弟弟妹妹。你們當中很多也是家中的獨子獨女,沒人和你們吵鬧、沒人和你們嬉戲,而父母們不是營營役役、連對你們嘮嘮叼叼的時間也沒有,就是將你們送往各興趣班、補習社和與你們年齡絕不相稱的訓練班。你們只好自己尋找樂趣吧,怎料到這些樂趣在成人眼中都是「錯」的、要打壓下來的呢?

你們的父母們,可能在你們的年紀便已經要出外打工養家。他們所經歷過的父母「教導」便是「棒下出孝兒」,偏偏現在打仔隨時變成「虐兒」,令他們的唯一法寶也失去了。他們也不懂你們現在那些Facebook、MSN、討論區的新玩意,不知道如何學習你們的語言——你們說要「拜祭laughing哥」,他們隨時以為你們真要去墳場去為他上香。他們很想疼愛你們、很想跟上你們的步伐,但卻真的沒有時間,被社會擠壓得去學習、嘗試和你們溝通的時間也沒有。他們的理想早在結婚、買樓、生孩子和養家之後已被磨滅殆盡,你的想像力和好奇心在他們眼中自然也是不切實際、甚至危險,於是只好歇斯底里地管理你。

說實在,政府並不真心在乎你們幾歲做愛、和多少人做愛、或是會否吸着大麻做愛;他們要的只是everything under control,而這種秩序卻正扼殺着我們的生活。

用好奇與想像力 改變世界

各位年輕朋友們,這是個變態的社會,比甚麼「5P」、「6P」更變態;就是這個社會,把你們的父母從生活中擄去,把你們的理想消滅淨盡!你們沒需要像超巿廣告中那個小女孩般「慳得一蚊得一蚊」去儲錢購買父母的時間,在父母沒空理會你們的時候,何不天馬行空地想想自己想成為怎樣的人、想想改變這個社會的可能性?

別小看你自己,毛主席(你可能覺得他很out,但他有時很有point)這樣說過:你是八九點鐘的太陽,世界終歸是你的。那麼,面對這個將交託到你手中的世界,你打算將它變成怎樣?願你知道,你的想像力和好奇心是打破桎梏的最有力武器,因為時間站在你這邊。你思考,社會便會因你而改變!

撰文:羅健熙/林輝 註冊社工、Roundtable成員/Roundtable Community總幹事

2009年4月27日星期一

成功靠才智 還要投胎合時

跟一位高傲友人逛書店,走至個人成長的書櫃拿起一本大概叫做《在兩星期內告別失敗》的書,鄙視地翻了翻,然後高聲說︰「真不明白為甚麼有人會看這些無聊書,他們注定一世做失敗者!」說畢,才發覺身邊有三五個人正在那行書櫃選書,只好面帶歉意急步離開。

友人跟我這等自命有識之士,當然不會愛看畫公仔畫得太過出腸的勵志書籍。一向認為如果我們讀的連阿貓阿狗也看得懂,豈非跟他們一樣?但是,我們失落的時候,也需要精神上的支持,一向依靠的書籍多來自財經報章的推介,才發覺它們其實都隱含着這些勵志的道理,只是多了一層包裝而已。

具成功條件 緣何成就不高?

近讀Outliers,其副題為The Story of Success,顧名思義介紹不同行業裏成功人士的故事,包括軟件大亨、運動員、律師、飛機師等等,從中歸納成功的元素;它指天賦條件(如智商)雖然是必需,但超越某門檻後,這些條件就沒有明顯的影響。反而後天的種種因素卻是成敗的關鍵,包括「一萬小時法則」、獨立程度、適應力、反抗權力的能力(Power Distance)。

一邊讀,總不免一邊把自己的處境跟書裏描述的成功人士比較。筆者經歷過不少淘汰性的考試,智商應低不到哪裏去;花在本行的時間沒有一萬小時也至少有七至八千,成長於人均適應力高的香港,現身處在Power Distance很短的美國,這通通都是書裏描述成功的關鍵因素,理論上我應該是個出類拔萃的成功人仕。不過為甚麼我還自覺高不成低不就?

倘非時勢配合 未必有微軟

這本書提供了很好的答案。成功與否其實也取決於投胎時的運氣,亦即關係於世界的大潮流。70年代電腦減價,個人電腦開始流行,Bill Gates就是於當時輟學創立微軟,趁着這空檔佔領個人電腦軟件的世界。若果他早幾年出生,當他畢業時只有大機構才能負擔電腦設備,可能他只會是個出色的軟件工程師;若他晚幾年出生,到他上大學時大概整個市場已被瓜分,沒有讓他創立微軟的空隙。

說穿了,就是個好好的安慰。一方面,我擁有書裏所列成功的必要條件,可視自己為成功人士;另一方面在現實上,我是生不逢時罷了。Outliers之所以流行,於作者敏銳的觀察力外,我覺得,還在於它安撫了許多外表高傲自信,但內裏鬱鬱不得志的心靈。

2009年4月20日星期一

港人曾經歧視苦 何必嘲弄菲傭

近來陶傑這香江才子一篇遊戲文章,把另一個國家的人民大大傷害了。老實說,如果把那文章直譯到中文,我們都只會一笑置之——他那指桑罵槐的風格,無論是神州、董建華、還是憤青都無一倖免。他的風格以英文表達是否傳神在此不論,倒是媒體與民間的回應直令人不安。

菲傭示威 媒體報道低調

媒體對印尼及菲律賓族裔的周末大遊行低調報道。那不是幾十人的示威,而是數千人連續數個周末的遊行。大部分報紙卻只對社民連在立法會裏說「不該」是否不該大量報道;至於網上論壇對菲律賓抗議的惡毒回應,由賓賓到死賓奴等等,那坦蕩蕩的歧視,已不是陶傑那篇失敗英文刻薄文章的層次。

雖說香港是國際城市,其實差不多95%的居民是華人。由百多年起,英國殖民地時代對被統治的市民階級化,我們已經被灌輸了「高級華人」,「阿差」等的錯誤概念——即使當時已被大英帝國統治的印度與尼泊爾裔人士為英國人在戰場上打生打死已獲得擔任公職的權利,比香港居民高級。至於對內地同胞的稱呼,更不用多講了。

現今香港好像已習慣了歧視與被歧視。由年齡、性別、膚色、口音、學歷、收入、甚至性取向等等,只要不符合社會上成功的樣式便互相歧視,以不堪入耳的稱呼去羞辱對方。為甚麼我們不可以包容一下,理解分別,去學習對方的優點呢?這是不可能做到的事嗎?

加國少數族裔 公平對待

作為在加拿大長住的香港人,我是少數族裔,但也受公平對待。即使歧視是人類排斥異己的本性,只要你努力向上,總能被社會接納認同的。

或者你要做到120分但亦並非難比登天。所以加籍華人能當上總督與市長,華裔在美國甚至能做能源部與商務部部長。那香港開埠以來,除了夏佳理與喬寶寶外,真正被香港人接納的東亞裔人士又有幾個?作為出國接受教育比率最多的新香港人,你們真的可以把香港人對其他族裔說的形容詞告訴外國朋友而不感到難為情嗎?

「玫瑰,不管換個甚麼名字,還是一樣的芬芳;人類,不論有甚麼顏色,應有一樣的尊重。」香港融樂會倡議總監王惠芬在她的卡片上如此說。只可惜,在一個思想守舊、只重功利、文化一元的社會裏,再多的種族歧視條例也只是空談。溫總說不進則退,對這個死氣沉沉缺乏創意仍然停留在「叻,我至叻」的城市也是一針見血。

2009年4月14日星期二

給……長輩們——20 世代的反思

(原刊於4月11日明報)

生於香港、長於香港,在這裏生活了20 多年——跟任何年代的香港人一樣,我們避不開社會的氛圍、你們的教導。我之所以為「我」,與你們實有着不可分割的關係。

不知是中國人的習俗還是其他原因, 「一代不如一代」總是比「青出於藍勝於藍」更具感染力。只要到街上做個訪問,看看市民對「年輕一輩」的感覺,相信「一代不如一代」會以極大比數勝出——即便是我們自己,看着較年輕的青年朋友,偶爾也會不自覺慨嘆「一代不如一代」,並以此作為解釋所有青年問題發生的理由。

從1970 年代香港經濟起飛以來, 「自由經濟」和「自食其力」成了香港精神的兩大核心。我們這一代,自小便學懂「執輸行頭,慘過敗家」的道理,我們也不停被灌輸「賺大錢便是成功人士」的想法,讀不好書賺不到錢那是失敗者。長大一點,當我們開始和你們談「興趣」、談「理想」時,得到的回應總是「理想唔可以當飯食」;但到現在,卻老是聽到你們說年輕人沒理想、沒大志。

盼給青年人多點信任尊重空間你們又說我們沒有捱過苦,抗逆能力和你們相比相差太遠;更年長一點的長輩也不時將抗日、國共內戰時的苦况掛在嘴邊, 「再苦也捱過」。

實在,我們沒有這些經歷。又再想想,我們到底是怎樣成長的呢?你們對我們簡直是呵護備至,你們常說「我哋捱過,唔想你哋都要捱」,因此便用盡一切辦法,幫助我們避開所有可能出現的困難挫折,讓我們享盡你們能力範圍內的最大奢華!你們甚至擔心我們不能妥善做好工作,不放心交棒給我們,導致你們到今天仍然不能從工作崗位上退下來。但到現在,你們又說我們「抗逆能力差」,說來也是百辭莫辯。

當政府為大學生們定了4000 元的最低工資,學生們抗議,你們叫我們不應計較,應多爭取機會和經驗,看誰誰誰為爭取機會寧願不收錢,這才值得好好效法。你們又說其實4000 元不算少了,我們語文能力差、沒國際視野、不懂國情、高分低能,嫌少的話去找份4 萬元的工作試試。可是,你們從來不都是以工資高低來衡量我們的價值嗎?大學每年都拿畢業生的人工炫耀一番,搶着開辦吃香的賺錢的學科,像歷史、文學、社會科學這些不會賺大錢的學系,卻不是被殺系便是無奈苟延殘喘。過去十多年,做地產的、IT 的、投資顧問的,不都曾是你們眼中「搵到錢」的叻仔叻女麼?但誰會讚揚有理想但錢賺得少的文字工作者、藝術工作者、社區工作者?市况不好了,我們只希望有合理工資,卻都成了不肯吃苦、沒有遠見、唯利是圖,卻又有誰會想想那些借了十多萬元讀個副學士、畢業後每個月要還錢要養家要看親戚朋友臉色的年輕人的感受?

叫許多大學生、副學士學生和其他在教育階梯上努力的青年人最感到委屈的,不是工資銀碼多少,而是那種對青年人的輕視和不信任。你們用「為你好」心態說出「一代不如一代」,簡單地變成一竹篙打一船人,簡單得讓人忘掉問題從何而來,簡單得令人以為只要青年人「改過」,所有問題便會迎刃而解。就像那4000 元實習計劃,我們不會懷疑那「為你好」的良好動機,但在此之先,又有否細心聆聽青年人的真正需要?我們從沒打算將我們的不足諉過於人,也願意一起努力面對經濟不景的困難日子,只希望——給青年人多點信任、尊重和空間,如此,足矣。

作者羅健熙是註冊社工、Roundtable 成員,林輝是Roundtable Community 總幹事

2009年4月13日星期一

我自尋我道

Source Blog :中環薯條
自從跟他分手後,我自有的生活模式徹底地由"70%被主導"過渡到"100%自我主導",留給自己的時間一下子多了,生活的方向卻迷糊了。

連自己曾經覺得很稚嫩,很浮燥的想法也不停出現 : 整天也在發牢騷,自覺自己是一隻被困的鳥兒,總不能痛快地在天上翱翔。

竟更深覺就算吃好的穿好的,再有錢也不能換到快樂。(當然我並不有錢)

想買樓想買車想轉工想這想那...從前很看不起坐這山望那山的人,如今自己竟是其中一份子。面對眼前的工作,只像村上春樹小說裏所謂的掃雪工,只能盡力,卻不能盡心。

大佬以前曾對我說,他26歲那年已經在做大公司中國區的副總經理,手下管著幾百人。有日在街上看見某銀行舉辦投資講座的宣傳海報,赫然發現其中一主講人竟是我舊日的大學同窗,而他現已貴為某外資投行的投資產品部副經理。

快要26的我,卻尚未找到人生的方向。

那種站在一個大草原上,茫茫然不知天地何處的感覺,忽而襲來。只有風在耳邊呼嘯,四周的草被吹得沙沙的俯伏不定。<舞!舞!舞!>中的"我"尚有羊男為他連接各種機緣,引導他返回他的世界。現實中的我們只有靠自己走出自己的路。

因為母親早逝的關係,小時候已培養出頗獨立的性格。小六時自己選中學,中三時自己選科,中五時自己選擇不原校升讀而去恒商,預科選大學,大學選科......無一不目標明確,決而行行而達。到了選工作,縱使不能盡如人意,但每次公司老板同事總也待我不薄。究竟,我還在求什麼?我還缺什麼?有什麼可以令我安定下來,令我盡心盡意盡性盡力地拼,我說不明白。

覺得自己一事無成,心裏卻有一團火,宿命似的要在這一生裏燃燒些什麼,成就些什麼。

我不求別人明白。多說也沒用。唯有等待。

我愛。我恨。
我記。我忘。
我醉。我醒。

我自尋我道。

2009年4月6日星期一

拆牛下掀獵影潮 誰理歷史?

牛頭角下邨將要進行第二期清拆,上網搜尋「牛頭角下邨」,不少都是人們特地到牛下拍的照片。聽到快將重建的新聞,生怕以後拆了沒拍照會後悔。去拍照是好事,起碼有人還記得牛下,留下一點照片日後再看。但拍照純粹是拍照,有些人說「其實我對牛下沒什麼感情」,因為別人去我就去。人們沒有發覺,自己不是在懷舊,而是在消費牛下,一個有時間限制的旅遊景點?

玩樂拍照 無異去旅行

試回憶一下去旅行團的心境。到旅遊景點,找特別的景色拍幾張,奇怪的東西拍幾張,自己也要留影,做個V字手勢,笑一笑,拍得真美,回家放上網與眾同樂。當地的歷史啊,不,也許太沈重了,當地的風土人情,港人都沒什麼興趣,他們想要的是玩樂,拍些照片,吃點東西,又要走了。

人們去牛頭角下邨美其名是去懷愐,實際上跟去旅行團沒什麼分別,去完一個景點,又到下一個,在人們心中沒有任何重要性。特地看了過去六七年的報章,看看有什麼重要的新聞──02年居民大力爭取原區安置,參與新社區的規劃;03年SARS,董太穿著全套裝備叫阿伯「記得洗手洗手洗手」;06年有牛下地皮應興建公屋還是私樓的爭議;07年房委會決定地皮用作興建歷來最高48層的公屋;08年商戶不滿賠償金額太少拒絕搬遷,又有電費補貼如何遷去新居的問題;近來就有建築內的石棉對工人及居民健康的問題。牛下的歷史及關於重建的新聞,對拍攝者毫無意義,他們根本不想跟社區建立關係。

因有人存在 舊邨才值得懷念

對舊區消失感到可惜,最終應指向對社區、對人的關懷,否則拍照不是在懷愐,而是在獵奇。因為「舊」買少見少,所以我們去尋幽探秘,照片就是戰利品。牛下以後變得怎樣,該區長者的生活變得怎樣,對拍攝者都無關痛癢,他們想知道的是,下一個值得去獵奇的地方在哪。將拆的屋邨之所以值得懷念,是因為有人存在,人的互動達成了社區生活,才有各種各樣的社區特色。相片可以用作紀錄社區與人的故事,但在網上的照片看不出有這種意圖,拍攝者只是像旅行團一樣將奇特的東西拍下來,紀錄牛下的表面,對於社區人的生活、文化如何構成,對香港整體的意義。拍完照還有誰管。

用心記住舊香港的生活方式,為舊社區的人們的故事留下印記,追求進步的同時不忘舊,才是拍照的意義。這樣牛頭角下邨的歷史意義才不會被忘掉。

2009年3月30日星期一

大學生月薪4千 踐踏尊嚴?

最近在九龍塘的街邊看到一條由社會民主連線打出的宣傳橫幅,寫着反對大學畢業生4,000元實習計劃,並認為政府逃避解決失業問題,踐踏大專學生尊嚴。

這個看法是否符合社會民主原則我不清楚,但在香港這樣一個高度市場化商業化的城市,大專學生的尊嚴值幾多,並非是讓政府做了替罪羊就能解決的問題,顯然、必然而且只能由市場和僱主來給答案。

全球化分工 蠶食港市場

眾所周知,自內地改革開放以來,香港憑藉特殊的區位優勢和時空機會,以及老一代香港人頑強拼搏的精神,創造了香港奇迹,成就了今日的香港。但也是在這幾十年,全球化熱潮席捲世界,任何產品都可以是歐美品牌、日韓設計、印度服務、中國製造。當世界以一個扁平的形態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時候,香港過往的區位及時空優勢不復存在,全球化分工將重新建立新秩序,香港青年人的價值走到了需要重新評估的十字路口。

依據基本商業常識,我們可以知道人力資本的價值正比於以下關係式:(人力資本提供的利潤×市場規模-運營成本)/人力資本規模。

隨着內地經濟快速增長和改革開放力度加大,市場化程度不斷提高,香港和內地無論是產品還是服務的價格差異快速減少,香港人力資本提供單位產品或服務的利潤不斷下降。內地及周邊地區的局勢發展,如上海發展金融業,澳門發展博彩及會展業,新馬泰發展旅遊度假購物,再加上台灣直航,都在蠶食着香港的市場。

薪酬勢趨降 青年當自強


香港目前正依賴不斷推動的內地居民香港自由行,來試圖抵銷各種競爭因素帶來的客戶及市場萎縮。香港的日常生活消費成本是內地大城市的2至3倍,房地產價格卻是內地大城市的4倍以上,運營成本居高不下,沒有下降可能。大力發展高等教育市場的結果,亦帶來了人力資本規模的不斷增加。從關係式中每一個參數的走向來看,香港人力資本貶值的趨勢不可避免。換句話說,香港大學生的收入水平,將來只會更少,不會更多,這是由基本的市場價值規律決定的。

政府為緩解即將畢業的大學生就業壓力,撥款扶持,確實治標不治本。但青年人就業絕對不止是政府的責任,需要教育機構、父母家庭及公司企業等各方的共同努力,在教育過程中,對香港青年人的價值觀、責任感、態度和專業技能等各項素質進行有效提升,才能讓香港青年人在全球化競爭中保持核心競爭力,獲得理想而滿意的回報。

2009年3月23日星期一

阿嬸鬧機場 顧客永遠是對的?

「顧客永遠是對的?」這一道問題,在我入職前的面試裡,曾被面試官問過,而我目前仍認同當時的答案──顧客當然不可能永遠是對的,但在他們做錯及無理取鬧時,我們只能平心靜氣地提供最好的服務及選擇。

跟第四代人不知有沒有關係,只知道香港有些畸型價值觀,不知從何演變至此。老實說,筆者極不願寫工作範圍的事,但機場阿嬸一事卻令我有撰文的衝動。此事予人印象是,一個遲到登機閘口的婦人只消在閘口前大吵大鬧,滾一下地沙,就能倒是為非(航空公司其後以影片被放上網,作出道歉,並以免費商務機票作為賠償)。天啊,以後教我們怎生面對故意遲到的客人?

過份縱容顧客 香港獨有

始於劉天王一句:「今時今日,這樣的服務是不夠的。」而種下禍根,造成眾公司紛紛提供扭曲了的客戶服務。曾說過香港是一個過份發展的地方,香港人從出生起已適應這種過份發展的社區型態。你能想像航空公司要求服務員做到乘客辦理登機手續的等候時間是零嗎?你能想像就算手持外國護照,但居港超過一年,已被同化的洋人,在等候時間超過兩分鐘,會肆意大聲無理地投訴,說他等得太久,並向我們爭取免費升等嗎?

公司的指引,當然是盡量息事寧人,免費升等必定不能,否則利潤從何來?但每日面對這種情況,甚為無奈,很想了解是否我的兩分鐘等於別人的半句鐘。加上自己不斷在旅行時觀察其他地方的機場,竟發現原來要求高且喜歡放聲謾罵看不起服務人員的人,只會在香港出現,那些人,也不一定是香港人,可以是國內同胞、居港的洋人、日本人、馬來西亞人甚至乎留學海外的中國人。

為保服務質素 前線叫苦

曾和同事研究過此等怪異現象,實屬香港獨有,得出的結論有二,一是香港發展得太快,香港的核心價值是超級有效率,稍慢就會被淘汰;二是香港的服務業才會理會那些不合理的投訴,以中國人或港人為主的管理層,一致受到中國文化的影響,甚或荼毒,不斷向前線人員施壓,要求他們表現出忍讓以及「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美德。

國泰,一間本地航空公司處理機場阿嬸一事,就告訴大家原來要無理取鬧,才會獲得注意,乘客們都被寵壞到跟三歲小孩一樣,引証了香港提供的服務已去到畸形的程度。

相關blog文:
憤怒—余賜恩

肥媽鬧機場—陶傑

人在中環:阿嬸之二

2009年3月16日星期一

知識天璽價 負債天比高

這是一個甚麼也可售賣的年代。人力可在市場售賣,卻值不了幾斤;知識可在市場善價而沽,售價可比天高。

我由高級文憑到碩士,不知是禍是福,不用負擔學生貸款。同學畢業後薪金比我高,多出的部分都被在學時期的學費貸款蠶食好一截;修讀副學位課程的被迫選擇免入息審查貸款,利息高另加風險調整系數,畢業後還款額等同置業首期,是為預支知識的代價。

剛公佈的大學生實習計劃希望讓大學生「擴闊視野,增加歷練,為工商界培育人才」,最低薪金四千,隨時比倡議中的最低工資更低;副學士苦讀兩年,付出的學費借的貸款一樣多,財政司一言道破學位迷思:找不到工作,大可報讀毅進青少年見習就業計劃 - 副學士一下子跟中三學生競爭,預支知識後毫無條件償還。

大學生以至副學士的價值被貶成跟中三同等,畢業生看似無力抵抗這超穩定政經結構。畢業-就業-失業迴圈令知識看來不再有價值。香港開始跟日本一樣,陷入格差社會的困境,社會階層失去流動性,皆因經濟結構的轉變,引發一系列既有社會結構失效。

紐約城市大學人類學教授David Harvey認為,中東石油危機引發全球經濟衰退,企業產能過剩令資本主義系統技術上崩潰。重生的體系針對各種特定需求,加強各範疇的創新速率,令技藝快速的被毀滅和重建,勞動巿場二分成為中心與邊陲兩部分,長期或穩定的僱用方式與相對不穩定的外判、承包、散工,衍生出高程度的結構性失業。這一切是之創造的破壞(Creative destruction),源自資訊控制權的失衡,。

社會再轉型 豁出去!


資訊成為被受重視的高價商品,所謂知識型經濟,實是強調個人及企業對資訊的控制。一直行之有效的教育系統,無法應對高速改變的社會,學生被施於同質化的教育,在超激烈及多元的競爭下無以為繼,猶如在學校中廢校,被學生否定教育的意義;企業仍然壟斷市場,管理架構幾乎不變,青少年似乎只有就業或是失業,勝組或是負組,資訊的控制權仍是無法來到自己手中。

既然社會如此,將自己關在安全的辦公室中,不如豁出去被資訊洪流衝擊,擁抱風險。當一切穩定只是建基於火箭專家估算市場不會大舉失效的機率,企業又選擇以外判及散工應對,當一個Freeter(自由Freedom及兼職Arbeit)嘗試擔當各種任務,薪金可能比實習更高,獲取的資訊可能比同輩更多。為個人興趣找尋出路,將之變成改革社會的創意,除非選擇沿續過去的一套,將自己困於業已陷於困境的時代。

也許,學生們應如寺山修司的電影,拋掉書包上街去,重演1968年巴黎那場沒有推倒資本主義的革命。高呼胡志明,逃出去。

延伸閱讀:
一蚊健 (2009年3月1日) 我這一代實習生. 獨立媒體

David Harvey (1990) From Fordism to flexible accumulation in The Condition of Postmodernity: An Enquiry into the Origin of Cultural Change.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ing

2009年3月9日星期一

藝人吸大麻 應如何反思

兩名藝人在日本被發現藏有大麻,輿論一片嘩然,認為年青偶像吸毒,會對青少年造成嚴重影嚮。

我搞不清究竟是不容許藝人犯法(日本法律禁止藏有大麻)?還是不容許藝人(在大麻的作用下)於公眾地方行為不檢?抑或是不容許藝人言行相悖(藝人曾經宣傳禁毒)?

如果故事不是發生在日本而是法律容許大麻的荷蘭,二人被發現於咖啡室內吸大麻,他們沒有犯法,輿論又會否嘩然?反過來,如果故事發生在蘭桂芳,二人沒有大麻,不過喝醉了,神智不清、腳步不穩地在街上亂吵亂罵,同樣地沒有犯法,又會否被大肆評擊?如果二人沒藏大麻,只犯了偷竊罪,他們所受的指控又會有別?

煙酒亦害人 待遇天壤之別

為甚麼大麻是毒品?顯然是由於興奮作用,使人產生幻覺,影嚮大腦正常運作,妨礙判斷,亦會上癮。但是,酒精和煙草不都有類似的問題嗎?它們同樣會使人上癮。酒精所引致的社會問題,同樣地多,為何酒精與大麻的待遇有天涯之別?

美國有趨勢把大麻列為非刑事化。奧巴馬於零四年曾表示美國應該重新考慮對大麻的禁制,原因是打擊大麻虛耗納稅人大量資源,但其產生的社會問題並不足以抵銷其開支。去年跟總統大選同時進行的公投裏,麻省居民以百份之六十五對三十五通過大麻非刑事化。

委實,在美國的大學校園裏,學生吸大麻的情況頗為普遍。在週末晚上,走過本科生宿舍,時常會聞到燃燒大麻的氣味。多位研究院裏來自美歐的同學都曾吸大麻,他們亦不以為然,也沒有上癮。他們都是在大學時,人吸我吸的情況下嘗過。早前,在奧運會連奪多個金牌的飛魚菲比斯,亦被發現在一個大學派對裏吸大麻。可見吸大麻於西方社會裏,亦不是件嚴重的事情。

被指言行相悖 政客也雷同

再且,為甚麼藝人講一套做一套有問題?藝人曾出席宣傳禁毒活動,今日被發現身上有大麻,輿論指責他們言行相悖。我們不如從八十年代末的立法會選舉開始,統計有幾多尊貴議員們的競選承諾,在當選後又得兌現?如果前言不對後語,足以要藝人消聲匿跡退隱江湖,香港的政壇就不會這麼熱鬧。

如果大麻不是毒品,兩位藝人又會否遭受嚴厲指控?我們又能否接受藝人們吸大麻?他們攜帶大麻出遊,顯然他們認同大麻的作用。兩位藝人又會否有膽量,如當年的奧巴馬,在香港倡議大麻非刑事化?

2009年3月2日星期一

紐倫港的生與死

在金融風暴當前﹐全世界也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壓力。作為Ground Zero的美國紐約﹐單單2007年10月至2008年10月已經損失了17,000個職位。曾經雄霸華爾街的五大投行從此不復存在。有人說﹐紐約玩完了﹐浦東站起來。其實﹐紐約對人才的開放與其金融和銀行業外的再生力,將確保它全球性的金融中心的地位。那再生力﹐就是創意。

城市發展3T (Technology, Talent, Tolerance)

簡·雅各布斯在《美國大城市的生與死》裡說過﹐城市真正增長的引擎是以其不同的經濟和社會結構來衡量的。當紐約那些投行從業者破產之時﹐卻是市場把被瘋狂推高的樓價解咒的時候。對時裝設計師、音樂家、導演、藝術家、心理醫生等來說﹐那正是搬進來的好時機。許多不同專業和不同類型的人擠在密集的環境 -- 正是創造新事物的重要催化劑。創新力,從長遠來看,便是保持城市活力和相關性的元素。

要吸引這些不同行業的創作人來生活工作﹐城市需要有其可取之處。美國城市學者李查德·弗羅里達在《創意階層的崛起》一書中指出﹐經研究資料顯示﹐城市的健康發展﹐與人才,寬容度,科技發展力有莫大關係。一個有寬容度與自由﹐而不是一大堆購物商場的城市才會吸引人才﹔一個尊重科研的環境﹐而不是只把電話當作潮流玩意的城市才會鼓勵創新。

那香港有嗎? 論寬容度﹐我們遇到那些極右翼宗教團體抓著社會道德標準話語權﹐儼如淫審處的幕後操縱者﹐甚至有認為保障同居同志的條文,會造成「愛滋病增加」的言論﹔ 論尊重科研﹐數碼港的偷天換日還歷歷在目﹐就更不要問中藥港了﹔論人才﹐可從最近香港動畫師奪得國際大獎,日本主辦機構願出錢出力,建議港府協助舉行頒獎禮,卻被一句"沒有餘錢搞典禮﹐也無任何利益"所拒絕一事看出來。

西九·明天的幻象

雖然香港今年的財政預算案裡有提出要拓展經濟新領域 -- 創意經濟﹐然而這些人工比奧巴馬還高的政務官團隊已被一河之隔的深圳官員超越。去年年底﹐深圳成功爭取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設計之都」稱號﹐成為創意城市網路十六個城市中唯一的中國城市。2007年深圳文化產業增加值更達465.5億元,佔GDP6.9%。而香港在政府以金融業為首的四大支柱產業之下,創意產業只佔GDP的2%。預算案裡那區區三年三億元的「其他創意產業支援」﹐實在來得太遲太少。老實說﹐2010的上海世博除了展示「八達通」我們還有甚麼? 可能只有《西九·明天的幻象》罷﹗

延伸閱讀:
How the Crash Will Reshape America (The Atlantic, March 2009)
三城記 Nylonkong - A Tale Of Three Cities
深圳設計:特區政策優勢淡化後的新增長點?
香港可否成為創意之都? 科大商學院組織管理學系教授及系主任 李家濤
創意經濟以人為本
2.15「維護公民社會價值,反對宗教右翼霸權」大遊行
寫在道德戰火中的無人地帶
明光社
香港科技未來的「新方向」在哪裏?

絕望的香港創作人 John Chan
奠‧香港創意工業的死亡之日
為甚麼香港人的創意總是搞不起來?

動畫鏗鏘集-隱蔽老人

2009年2月25日星期三

網絡加濾器 管制資訊遏創意

好些人接受自己是個庸人,只按本子辦事,其他的大多不聞不問,得過且過。問如何生活得更好,他們會答你「搞咁多野做乜」。

這是了解和掌握自己的限度省點力氣,還是不願去進步?朋友說,工作範圍不太重要,何需著緊。最好不用自行摸索,有例可循,不出軌就沒錯。也怪不得香港人被/自行定位成「沒創意」,創意在我們心目中是多舊魚的,沒有也可以過日辰。

反省這種狀態果實在可怕(有多少人會認真反省是問題)。假設人生下來是完全地無知的,成長依靠的能力就是好奇心,看見新事物夠膽去嘗試用盡不同感官去感受,並記住該種感覺,判斷是否對我們有益,他日可以再接觸。常言道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是勇敢的,因為你不吃下去就不知道其美味,也不會繼續吃下去,想出多點的煮法使其更美味。缺乏嘗試新事物的勇氣,還對原地踏步感到高興,真夠荒謬。

畏懼新事物 填鴨教育之故?

除了內在的好奇,外在的壓迫也可以是動力。在內地,近日網上串流影片「草泥馬之歌」大熱,目的是對抗「河蟹社會」的壓迫,以粗口諧音片段,反抗消滅很黃很暴力資訊的「清除精神污染和反網絡低俗」運動。在香港《淫褻及不雅物品管制條例》修訂剛完成第一輪諮詢,本地處境中言論自由非尚方寶劍,亦要限制在社會道德接納之範圍,但絕不應該對網絡空間作極嚴厲的管制,如強制安裝過濾程式及一定時間內禁止上網。大陸網民正正因為沒有言論自由,才群起表達不滿,香港故步自封之餘,還嘗試收窄活動的空間,不讓你碰就好!難道是生活太安穩,不論遇見什麼新的都感到驚慌失措,只活在舊有的舒適區就好?

某大學導師在網誌上寫過,有位日本社會學教授一抵達香港,即感到頭昏腦脹,原因是香港實在太五光十色目不暇給,習慣在田野間細味身邊事物的老教授,一時間受不住太豐富的感官刺激。原來香港人平日接收太多資訊,早就麻木,再給他新的東西會嫌煩,寧願不聞不問。就像小時讀書填鴨填多了,長大後就不願再吸收新知識,還嫌填不夠麼。終身學習/創新,草泥馬戈壁!

有句聽到爛的名言「stay hungry,stay foolish」,本來這就是人應有的生存模式,求知若愚,渴望有新的方法處理生活,渴望進步。我們竟是倒轉的,遇到新事物就左驚右驚。我們被填得太飽了。

2009年2月16日星期一

引優秀內地人才 解香港婚姻煩惱

香港在男女關係方面是一個比較奇特的城市,繼承了東西方兩種文化的特點。

西方文化中,男女平等,女性獨立,甚至可以接受男人在家裡帶孩子。在香港的大小餐廳吃飯,經常看到男女之間AA分賬,甚至算零錢。香港的女性非常獨立,據報道擁有百萬港幣資產以上的女性人數甚至超過男性。無論在工作或是生活中,女人指揮男人是一件司空見慣的事情。

東方文化中,男人要比女人強,學歷要高,收入要多。香港作為華人社會,也同樣具有這樣的文化特性。男人在結婚的時候,最好有房有車,最起碼也是要開始供樓。如果女人比男人強,男人就會承受巨大壓力,被認為有吃軟飯之嫌。老(男)少(女)配司空見慣,成熟的男人該有的什麽都有了,如果這個男人再有些身價和地位,這種結合一定會被祝福,幸福的生活等待著他們。而那些辛辛苦苦為生活打拼的小男人們,就只有瞪著眼睛看的份。

今年情人節,我們聯合在港內地畢業生聯合會、海學聯、清華同學會等機構聯合舉辦了一場“讓心,有所屬”的晚餐約會,報名者眾多,超過100人,其中80%的報名者為年齡在25-35之間的適婚女性。整個報名過程中,女生咨詢的電話不斷,打聽有多少男生報名,年齡幾多,是否可以透漏更多報名男性的個人信息。春節前,我有一個女性朋友在香港博士畢業后決定回上海發展,問其原因,答案竟然是這裡找不到老公。

東西方文化在香港融合,雖然給商業和經濟發展帶來巨大好處,但雙重男女關係標準的并存,卻苦了這裡適婚的大齡青年,給他們的感情及婚姻生活帶來極大的困擾和壓力。媒體亦大力鼓吹富豪娶親,美女傍大款等社會片面現象,給一般人造成錯覺,仿佛男人沒錢就不用討老婆過日子了。

再加上如今的互聯網技術發展一日千里,宅男現象變得越來越普及,足不出戶就看盡世間美女,有文字、有圖片、有視頻、還能互動,進一步降低了青年男性在現實社會中尋找異性伴侶的動力。因篇幅所限,在這裡無法對更多深層次的原因展開探討,但可以預見的是,在未來的社會,婚姻問題會成為一個越來越嚴重的社會問題,影響百姓的生活質量。

記得特首數年前在發表特區政府施政報告時提出,歡迎優秀內地未婚男青年通過人才引進政策來港發展。這一點非常必要,可以照辦,多多益善。

2009年2月9日星期一

教育為GDP效勞 本末倒置

作為三年前的大學畢業生,我這輩實在聽到太多,也說了不少「一蟹不如一蟹」這論調。整體學生質素下跌(姑且當是事實)是一整代人面對的問題。我想,最根本的問題是我們如何看待「教育」?如何理解「教育」的功能?

微調語言文件 教學只為保經濟

最近讀到教育局向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提交,有關「微調中學教學語言」的文件。在「微調的目標」一段,開宗明義便是「香港需要提升其作為先進國際城市及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 以保持經濟持續增長。此外,香港作為國家的一分子, 在推動國家的繁榮進步上, 擔當一個重要的角色。為此, 我們必須培養我們的下一代具備良好中、英語水平」。我感到茫然。

走過十多年的學生生涯,完全理解學生在學習上是功利的。但我萬萬想不到,原來主管教育事務的政府部門竟然也是這樣的想法,更在文件中唯恐別人看不明白,要清清楚楚道出「教育是為保持經濟增長」的大道理。

我在聖言中學完成了七年中學課程,聖言中學的校訓是『克明峻德』;後在香港大學修畢社會工作學士學位,香港大學的校訓是『明德格物』。我過去都相信,教育的最重要目標,不在於經濟效益,而在學生的全人發展,包括價值觀的建立、道德的確立、視野的提升、獲取知識和技巧等,而教育也是一個社會化的過程;我的兩個校訓也讓我知道,要在學習中「明德」和「峻德」,可算是人文主義的範疇,著重德性的彰顯。經濟效益,極其量只是教育的一些很吸引人的副產品而已。

訓練思考 才能提高學生質素

但在香港這個以經濟、金融為基礎,以港式發展為硬道理的城市中,原來政府已默默將這些副產品作為教育的目標。報章引述,有中小企老闆說「大學生唔得多過得」、「上班首天便等待離職」、「不知自己想做什麼工作」等,更證明「職業訓練所」培訓出來的大學生們只是空有職業技能。

若我們(包括政府和民間)相信教育的目標不在製造為GDP效勞的人肉機器,而是為學生提供更多機會建立他們的價值觀,讓學生知道和確立他們的道德感,讓學生訓練出批判思考的能力,為學生創造發展其興趣的空間,讓學生了解他們和社會(不局限於香港)的種種互動,能提升學生的眼界視野、對生命有所反思等,那現在很有爭議性的一些政策,不管是母語教學還是小班教學等,也許能更妥善地推行,前述的老闆評價也許亦可大大減少。

羅健熙(註冊社工、民主黨教育小組成員、Roundtable成員)

2009年2月2日星期一

濫用火星文的惡果

與同事午飯聚餐,席間同事甲向我們訴苦,說不明白其兒子的另類語言。

第四代香港人,雖然被日本漫畫及本地漫畫的口語化字詞荼毒,仍能用完整句子表意。再下一代的,泛指刻下的中學生,多以半符號半英文半數字的簡短句子表意,同事甲曾厲斥其子表達能力欠佳,語意不明,一整句談話內容欠缺主語謂語,只得動詞。

我搭腔說,這是火星文年代。由icq演變到msn的年代,年青人更不須依賴句子去表達心中所想,只須透過圖像(icon),或一堆以標點符號組成的表情符號,上兩代人無法理解為何冒號加一個大階英文字母D等於一個大笑臉。上兩代人更無法理解以數字諧音代入以中文字為主的句子,例如:「喎系5系巧令」你根本無法拆解(decode)為──「我係唔係好靚。」又例如:「十卜」原來解英語的support。

筆者唸小學時,中文老師強調說話時不能中英夾雜,但目前的初中生,不止把兩種語言夾雜使用,他們更進化到把數字及倉頡原碼運用,成為最快捷便利的新一代共同語言。這種火星文的掘起,相信跟我們的即食文化有關,在香港,甚麼也要快,要快人一步,連溝通模式也一樣。這,到底是一件好事嗎?

於我這個古老石山而言,當然不是。假若香港人的核心價值只餘下即食、快捷和便利,舊文化便會被沖擊,甚至消失。前人常鼓勵莘莘學子多讀報,學習寫作,當報章口語化、題材雜誌化,我不敢肯定後人仍有能力寫好中文,這並不關乎學制是母語教學或非母語教學,而是一整個社會的氛圍,根本就不鼓勵傳統寫作。

走過大街小巷的書店,打書釘的港人多圍在暢銷書藉那一台,或自助旅遊的另一台。令人側目的是,我曾發現一本「小說」,只是節錄二人的msn對話做內容,讀這樣的「小說」,真的有所裨益?真令人感到汗顏。難怪網上不少編輯對新晉記者有所批評,要替爛稿來個徹底整容。到底若干年後,報章會否只餘下圖片及照片說明那二句完整句子?

2009年1月19日星期一

學上網虛擬消遺 長者不愁孤寂

嚴嚴冬日,路邊積雪結成濕滑又骯髒的冰,北面吹來乾燥刺面的凜冽寒風,如非必要都不會上街。時值學校假期,沒需要回校,夢醒後還留戀在溫軟的被窩,把電腦拿到跟前,先看電郵後查網誌留言再爬別人的網誌。

打機睇戲 床上充實玩一天

未幾,覺得肚餓,情非得已地離開睡床,把一打水牛城雞翼從冰格移到微波爐裏,沖杯咖啡,回到電腦前在itunes store買片看,邊看邊在facebook回覆留言和管理幾個網上遊戲的進度,看罷就玩PSP同時跟身在世界各地的朋友msn互通消息,然後在土豆網追看昨晚的《珠光寶氣》,再從書櫃裏隨便找本書讀寫寫網誌,一天時光如過隙白駒轉眼即過。

去年中出版,龍應台的《目送》裏,最後一章關於她父親離世前的種種經歷。八十多歲的人,手腳的靈敏度大不如前,還是堅持要開車上街買菜看朋友,甚至走到風馳電掣的公路上。後來出了意外,兒女們叫他不要開車,改叫計程車好了。可惜一輩子節儉的老父,捨不得叫車,從此足不出戶。

未幾,老父的背句僂了,眼失焦了,牙不能咬,未幾連走路也不會了。龍應台當醫生的弟弟說,老父的急遽退化,大概是從他們不讓他開車後開始的。也許,沒有了車,不能買菜,也少了跟其他人來往,少了精神寄托,確令人衰老得更快。

因為老化而變得行動遲緩,上街見朋友買菜等等的日常活動出現困難,生活失去了意義和目標,衰老當然加劇。我會想,當我和我同輩的人老去時,會不會遇到同樣的問題?還是,我們已一早習慣了透過虛擬網絡去交際娛樂?足不出戶,雙手不離鍵盤滑鼠,不就是無數宅男宅女的日常寫照麼?

老人行動不便 上網活動最好

當娛樂和交際都可以家裏進行,依然可天涯若比鄰地跟朋友會面,也可以日以繼夜地打電玩,每一個遊戲都賦與玩家新的使命新的目標,不愁沒有精神寄托。就算是身體開始遲鈍,再玩不了爭分奪秒如WoW跟Counter Strike等實時遊戲,還有無數回合制如三國誌和Travian等等。還可以在網上賣武器賣經驗值賺生活費,橫豎人們對虛擬世界躲在螢光幕後的真人沒有多大興趣,又有誰會在意於射擊遊戲裏被別人「兜背脊」的是個十歲小朋友還是個八十歲老人?

到底,這不過是個因想逃避工作而希望可終日打機的廿五歲學生的主觀願望,到七八十時還有沒有這樣的興緻就不得而知。不過,望著家中的老人,倒希望他們會上網會打遊戲機,總比白白地對著四面牆好。

2009年1月12日星期一

女星洩春光 與辱國何干?

剛送走了多事的2008﹐想不到09年不夠一星期便來了個Deja vu -- 又一個艷照門。不過今次的主角"更壞更腐敗"﹐因為那是中國著名女星章子怡與外國未婚夫的比堅尼沙灘照。看著二人在沙灘上的親密纏綿﹐中國網民(特別是男性)不禁罵聲四起。

露乳、撫吻玉臀確是大膽動作。然而﹐這是在一個遙遠加勒比海的小島沙灘上和自己未婚夫的恩愛行為﹐不能說是荒淫無恥吧。章小姐是以演藝為事業的中國女性﹐並不是國寶。 說她崇洋媚外喪權辱國﹐只不過是近代中國人自卑情意結作祟吧了。

曾積弱百年 致集體自卑

為何自卑呢?當然與中國百年積弱有關。自十九世紀西方列強鴉片戰爭的蹂躪開始﹐中國人就被稱為東亞病夫﹐尊嚴盡喪。雖然1949年建國後的抗美援朝打得美軍不敢再輕視解放軍﹐李小龍的中國功夫也大聲地宣告了「中國人不是東亞病夫」﹐但中國人運動不行的「病夫」形象仍揮之不去。於是國家培育了大批優秀運動員。1984年奧運會零的突破到2008年北京奧運金榜之首後﹐中國人終於也在體育上成為第一。

在中國變成政治大國、軍事強國、經濟巨人、體育健將林立之後﹐竟然還為中國女星在海外與她老外未婚夫的偷拍照而群起攻之。如果是中國男星與外國女星的親熱照﹐結果恐怕會是天淵之別。因為她是「鬼妹」﹐是高人一等的 -- 中國文化中的「深層階級觀」與近代的「集體自卑情意結」原來未曾離開我們。

排斥方大同 大香港情意結

在最近的叱吒頒獎禮上﹐新進男歌手方大同奪得男歌手金獎。用國語演譯作曲的他﹐竟引來香港年輕網民說因為他不唱廣東歌﹐而不夠「Local」的評價。即使方大同的母親是香港人﹐自己也在香港住了十年以上﹐就因為他不是唱那些大路K歌(廣東話)和沒有美男子的條件,就被定為非香港歌手。無論那是對國語歌的恐懼﹐或是歧視內地長大的方大同之「深層階級觀」﹐方大同的確因為與香港樂壇普遍歌手不同而受批評。

香港是一個華洋雜處的地方。網民對章子怡的艷照門較多包容﹐顯然較內地網民少了點「集體自卑情意結」。可惜對方大同不夠「Local」的批評﹐卻無意間顯示出「大香港情意結」。新香港人如何自處﹐還須好好學習。

2009年1月5日星期一

千金難買少年窮 挫折助成長

每個人都有「唔知自己想點」的時候。究竟這是第四代人身處的環境引致的錯,抑或其實所有人都曾走過我們這階段?不只是我們答不出「我的志願」,其實第二、三代年輕時也曾經答不出。但假以時日,我們總會明白「自己想點」,而誘因往往是挫折。

「唔知想點」 年青人通病

十八廿二,正是一個人的思想成型的時候。當時接觸到的社會,會對我們的思想有著極大的衝擊,一浪接一浪,改變少年的思想,漸趨成熟。面對身邊的轉變,失戀、讀書失敗、窮困等,而且可以是接二連三的發生。

四代人的框架,在以往哪一代人身上一樣通用,根本是年輕人的通病。你、我、他都曾經迷茫過,不知去向;誤打誤撞,又闖出一條生路。沒有人可以從一起步就走上正途,不容我們去嘗試、沒有跌跌撞撞,又怎麼能成長?以前聽過「英式教育法」(跟英國應該沒有關係),對子女完全的冷淡,任由他自己找出路,讓他跌到不再痛,敢於面對衝擊而成功。當然小孩子需要父母的愛心,不致於完全冷漠。可是因為過去一兩年的經歷,不斷跌倒,然後再爬起來,我倒開始感激他人的冷漠--「千金難買少年窮」,不苦過,沒法成長。正如打爛仔交,打掉牙和血吞,每個人有數十隻牙,機會多的是,大不了搏到無為止。

名校小孩依賴補習 失去鬥心

近期替低年級學生補習是很好的經歷,他們是很好的觀察對象。雖不能以偏概全,找補習的多是家境好,讀名校的細路,問題是懶或是鈍。沒有人去逼不懂勤力,或是沒有人幫助不肯多花時間自己衝破問題。每月一千幾百補習,不算太大筆錢,但浪費了孩子自行摸索的機會。人仔細細,越多挫折越好,給打倒,再起來,不是為了報復傷害你的人,還應該感激對手給機會你變得更強。

雖然有些人在香港的社會脈絡可能永遠都爬不上去,裝備自己卻不受社會環境所限。去想自己希望的人生是怎麼樣的,不要做嬰兒車裡的小寶寶,只望嗟來之食,嘗試去找自己想做的事。有了目標,就放手一搏。這樣,我們才終於知道「自己想點」,找到自己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