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27日星期五

書生搵食難 不如為官破宿命

這星期不宜大談大話,只談生活小話,來個紙上博客。

之一

前陣子跟碩士班師兄姐共事晚飯,提到課程二三事,正好回應Justin一星期前讀書與投資一文。近年課程收生愈來愈難,文化研究卻是市場大冷門,不應是回報甚高排長龍面試?大學以畢業生薪金量度課程如何培訓出成功人士,我系成功令畢業生眼界大開,以批判角度看世界,從此劈炮唔撈,或是人工大減。

之二

前陣子副局長排陣出關,有人額手稱慶謂某人脫離三毫字稿費行列。一眾「全身」、「半身」或是「死剩把口」文化人繼續前仆後繼推前浪,以書寫將小事簡單複雜化,拆解成大小符號解讀。文字工匠每天在案頭琢磨,勞心勞力卻是朝不保夕,部分頓感心淡者擱下筆尖投身外道,反而缾有儲粟,道破文人墨客兩袖清風宿命,原是作繭自縛。

「沒有女朋友」=御宅=兇手?

之三

前陣子日本秋葉原出現街頭惡魔,當地傳媒批判「御宅殺手」兩三天後頓然收手,明白兩三張漫畫草稿、玩電子遊戲及上網留言難以解讀成御宅族電車男,哀我兩岸三地還是著眼於「沒有女朋友」就是人際關係受挫而閉關上網打機。誠然,部分人感覺社會歧視喜歡動漫及電玩的一群,因而更為封閉,隱藏個人興趣,排擠外部自我對立。但將喜歡動漫及遊戲、甚至隱蔽青年歸納成是御宅族,此等跳躍邏輯不但不被發現,還跟隨論調大書特書,毫不察覺互聯網早已滲透生活,街上人人手執電子遊戲機,豈不全民御宅電車化?社會標籤源自缺乏理解,但意見領袖亦如是,胡亂炒作不作深入了解,忽視兩地社會脈絡差異,加深誤解成見,叫人搖頭。

大學生收入數千 不如走精面

之四

前陣子在找工,在網上論壇有人請教該怎寫招聘廣告才免於浪費雙方時間。近年IT界每每要求應徵者有十八般武藝,可捱更抵夜,納天地資格應付上至編程下至維修飲水機,工資卻跟文員相近。香港是否缺乏科技人材難以定奪,對專業知識的賤視卻可見一斑。培訓一個大學生成本一年約十萬至六十萬不等,畢業生投身社會後除了面對全球化超競爭,還有三年學歷原是南柯一夢只值數千,在這種環境下鼓勵創意及科技發展實在緣木求魚。難怪部分科目爭得頭崩額裂,因某些知識原來不值得僱主花多一點去投資一個未來。看風駛(巾里)走精面,始終是香港精神。絕望啦!對這種社會絕望啦!

2008年6月19日星期四

選科一窩蜂 另闢蹊徑更成功

股神巴菲特成功之道在於做價值投資,仔細研究每個行業每間公司,看清楚那些有發展潛力,同時價格被低估的,就重鎚出擊,把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籃裏,然後放在枕頭底長揸,不需理會短期市場上隨機不定的升升跌跌。起初,他寂寂無名,有不少人批評他的投資方法,尤其在市場暢旺時別的股票狂升,相對之下一些較穩定的公司的股價就難免相形見拙。不過,當後來我們知道他在幾十年前選過可口可樂吉列剃刀,幾十年來身家番了好多好多番,他就成為股神。

IT爆破 高材生月入五千

如果讀書進修純粹是投資,上述的投資原則可以應用於此。我們上學去,投資了金錢和寶貴的青春,回報就是那張文憑,希望那文憑能助自己更上一層樓。愈多人讀同一個課程,其收生要求就愈高;愈多人擁有同一張文憑,其價值就愈低。並且,讀書是回報期很長的投資,並且是同一時間難以分散的投資。


多年來,跟資訊科技相關學系的收生成績的波幅,幾乎可跟恒生指數看齊。二千年科網股炒的火熱,懂得寫網頁就叫做科技界巨子。同期大學相關學科收生成績奇高,跟醫科不相伯仲。未幾,科網泡沫爆破,公司倒閉,一時間大量資訊科技從業員失業,工程系的大學畢業生找不到工作。二千年入大學的,零三年畢業,那是香港最低潮的時間,一畢業就等於失業,高考3A的高材生畢業後只月入五千蚊的個案屢見不鮮。

聰明人爭崩頭 僧多粥少

那年間,工程學系的收生成績很差,最低要求幾乎是高考五科合格,變成「水泡科」。親戚朋友知道我主修電腦,會同情地關心並問道「嘩你畢業點算呀,搵唔到工喎」。轉眼間,三年又三年,零六年香港在北水南調下走出八萬五的陰霾,零三年入大學的剛剛畢業,人們開始講web2.0,又說香港欠缺科技人材,報紙頭版報導一位在薄扶林念書的電腦專才獲Google垂青,以年薪六十幾萬(未計花紅及認股權)從本地銀行挖角。於是,收生成績又受著利好消息帶動而穩步上揚。


蔡東豪在《金錢之王II》說:「價值投資者不怕跌市,反而最怕升市。」這麼多聰明人走去讀同一科,爭得頭崩額裂,幾年後又未必吃香。我們無法預測未來,卻可以很容易地看見當下受盲目熱捧的東西。那麼,讀書作為一種長線投資,何不找條較少人走的路?

2008年6月13日星期五

破電視咒語 投身網絡救災

朋友近來問我看甚麼電視劇﹐我告訴她我家裡沒有電視。她很驚訝﹐問我如何打發時間﹐好像沒有電視就不能正常生活一樣。但對我來說﹐電視已經是上世紀的陳年舊物了。

美民看電視 年耗二千億小時

今年四月三藩市的網絡2.0會議裡﹐紐約大學著名網絡文化研究教授Clay Shirky 作出了一個很有趣的演講。題目是"氈酒,電視,和社會盈餘" -- 關於謀殺時間的故事。原來在十九世紀工業革命開始時﹐搬到城市的人們發現自己突然因機械的幫助下多出很多時間 -- 即所謂的"認知盈餘"。他們不懂得怎麼面對這多出來的時間﹐只好狂飲氈酒﹐把自己沉溺在迷醉之中。直至數十年後人們才真正利用那些"盈餘"去建立很多西方工業國家的制度﹐例如公共圖書館﹐議會﹐全民教育等等。

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西方社會經歷了另一個衝擊。因飛躍的國民生產總值與朝九晚五上班時間等轉變﹐使人們對又多出來的時間無所適從。他們唯有黏著電視﹐看電視劇打發時間。於是﹐電視取代了氈酒作為社會穩定的潤滑劑。那究竟是多少時間呢?根據籠統的計算﹐單是美國﹐每年看電視的時間就有二千億小時那麼多。製作整個維基百科(所有的條目﹐程式與用家修改歷史條目)所用的也只不過是一億小時。那只是美國人一個週末花在看電視廣告的時間!

打破電視咒語的﹐是科網泡沫爆破後持續發展的互聯網。網絡給我們最大的好處是﹐一個人如果想發表意見或組織﹐那代價近乎免費。前提是人們需要醒覺﹐不再揮霍時間,這樣認知盈餘與互聯網才能發揮功效。

利用網絡動員 改變世界

當科技本身變成沉悶話題之時﹐就是人們開始發掘其社會潛能的時候。由最初的互相談話分享﹐到互相協助﹐到更活躍的有組織無領袖群體運動﹐認知盈餘與變成習慣的互聯網對無論是自由社會還是封閉國家的人都產生了巨大影響。近來勝出美國民主黨總統提名的奧巴馬﹐其破紀錄的網絡動員力與組織力是勝出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中國大陸成功的公民運動﹐也差不多全是以某種網絡方式來進行的。

雖然香港好像沒有甚麼"朝九晚五"﹐但在政府開始支持比較合理的上班時間時﹐請大家不要再浪費這"盈餘"。當你可以和世界互動的時候﹐別浪費時間在單方向的電視了。想幫助四川孤兒嗎?想他們重建的學校能夠逃過豆腐樓的厄運嗎?一個網上群體建立的捐款監督機制是個好開始。開始行動吧。我開始了。

延伸閱讀:
Gin, Television, and Social Surplus
Clay Shirky
Authors@Google: Clay Shirky
Clay Shirky discussed his new book, Here Comes Everybody: The Power of Organizing
Without Organizations.

Sun Bin: Project Hope 2.0
回卡夫卡



2008年6月11日星期三

歧視(轉載)

轉載自:Hystericireul

我越來越覺得,香港雖然號稱「國際化」、「自由」、「多元化」,實際上卻是單一得很。

不,那種「單一」不是明刀明槍的,不是寫進規則章程裡的那種禁制式的單一,而是有點像「花潮」裡面說那種「群眾壓力」,你不走這條路,不這麼想,不這麼做,便會招人白眼,惹人話柄,遭人歧視,被人唾棄。

最明顯的歧視,出現在職業上。

我以為,職業真的當如梁啟超近百年前說的一樣無分貴賤,「凡職業沒有不是神聖的,所以凡職業沒有不是可敬的。」,但很明顯,這在現今香港並不適用。在香港,只有能賺錢的工作才令人尊敬,得人青眼有加,「不賺錢」的工作,或者確實一點,是「賺得不多」的工作,便是浪費社會資源,便是「好得閒」,便是有罪。與朋友閒談時說起,香港有三大原罪:有錢、無錢、得閒,而三者當中又以「得閒」最大罪。

可惜事實上這些不被人尊重,認為「好得閒」的工作,箇中辛酸其實不為外人道。如果那些工作真的那麼輕鬆,那歧視這些工作的香港人又為甚麼不去做這些優差?如果是先試過那些工作,覺得不適合自己才不再做,那還罷了,偏偏對這些工作誤解最多,歧視最深的人實際上對那些工作一無所知,便用自己的成見來說三道四。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志向,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價值觀,只要不傷害到別人,難道不應該有自由去走自己的路嗎?如果走的路是自己的志向,努力奮鬥便都是同樣的可敬。甚麼時候名利成了我們的所有,以致在大眾的「名利」標準以外的所有價值都受到歧視賤視,在眾人的訕笑和白眼中擠成齏粉?

更變態的,是有好些香港人,自己每天苦著臉口上班,苦著口面做人,只為了那虛幻的,未來的名利,而甘於作些自己討厭的工作,像磨坊中那面前吊著紅蘿蔔的驢子,為不知能否得到的「名利」而營役,忘掉自我。這種人自己也很清楚這一點,便益發眼紅那些做著自己喜歡的事的人。於是在這些人的口中,做自己所長,自己所愛的工作的人,便是天下第一等罪人,看見這類工作的薪酬多半不高,便益發高興,彷彿自己賺了一樣,「你做D野咁有『意義』丫嘛,無錢咪抵你死囉!仆街!」

所以我向來覺得香港是個很有問題的地方,而我並不打算獨善其身,自命清高。一點也不,我在這個地方生活長大,很難說一點也不受到影響。

因此說到尾,讀大學時那群一見醫生律師便雙眼發光的女同學也變得容易理解起來,人家「有前途」,哪像讀文學的同學一樣「無用」?而香港就是太囿於這種「有用」、「無用」之辨,太過將人的價值物化,令全香港的人都面目模糊,人云亦云。

我們對人的看法如是,女孩子一定要「瘦」,但瘦得來又要玲瓏浮突,本身這便是一種惡毒而矛盾的要求,形成一種詛咒,令女孩子都得削足適履讓自己切合那種標準之中。正如男孩子一定要「上進」「有才華」「有前途」,美其名如此,實際上還是以一份「有錢途」「有地位」的工作來衡量他的價值,所謂的「上進」是指金錢上上進,所謂的「有才華」是能賺錢的才華才算:我親耳聽過一個大學畢業的女生一臉理所當然地告訴我「搵唔到錢既才華就唔係才華啦!」。無怪乎醫生律師一類職業的男生都總有飛來豔福,在一群人中只要亮出這等名號,性格啊、個性啊、品味啊,都不重要了!

這便是現在的香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