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31日星期四

青年沉迷打機 現代鴉片

中央電視台近來播映了一個叫《戰網魔》的系列節目,接受訪問的父母都說這個由美國遊戲開發商創造的遊戲──《魔獸世界》──是孩子的鴉片。

《魔獸世界》究竟是甚麼遊戲呢? 它就是MMORPG﹐「大型多人在線角色扮演遊戲」。這種遊戲以程式讓大量玩家在同一個網路虛擬世界中遊玩﹐自2004年開始瘋魔全球。

沈迷《魔獸世界》 猶如吸毒

看看數字就知道那遊戲為何能使中央電視台也要深入探討。《魔獸世界》在全球已有超過一千萬的用戶﹐其中約有半數用戶在中國。2007年﹐其預計營收為11億美元﹐利潤5.2億美元。根據美國一些大學教授的研究﹐其遊戲裡面的虛擬經濟若轉為現實世界的金錢﹐本地生產總值可以與中等發展中國家匹敵。

只是從大量金錢中﹐我們卻同時看到毒癮的傳播。雖然因迷上這遊戲而需要接受輔導的美國青年也不少﹐但發生在中國的事卻更為不可思議。為玩遊戲廢寢忘食而暴斃﹐為遊戲裡的爭執而在現實社會殺人與自殺等等的事層出不窮。奇怪的是,《魔獸世界》對以沉迷電子遊戲而著名的香港青年卻沒有太大影響。與美國和中國的玩家比較﹐香港的玩家可能對需要花費很長時間組織和參與的戰役感到沒興趣。他們需要更多的即時快慰。因此,他們會走在街上玩PSP,但卻不會為殺死一隻怪物與其他幾十多個玩家小組等待四五個小時。

內地把握商機 港青年只玩樂

但最使人驚訝的卻是中國網民的商業頭腦。因為遊戲需要大量時間﹐很多北美玩家都願意以真金白銀去換取遊戲世界內的金幣。於是﹐第二三線內地城市陸續地出現了大批網絡農夫-- 在昏暗網吧內玩十多小時的遊戲後把所得的錢幣換成真實世界的貨幣 ﹐賣給海外沒有時間但想有遊戲錢幣的玩家(特別是美國人)。又一個全球經濟模式在遊戲中重演著。在遊戲世界中這些青年不斷以彆腳英語與外國玩家交流﹐然後把遊戲時間換取現實金錢。

相比之下,我看見香港青年的懶惰散漫。與以前找任何機會"搵食"的香港人不同﹐這一代香港年青人打機的層次沒有與時代並進 -- 他們仍然只是高級電子消費品的奴隸。那邊廂的中國同胞向香港人學習積極"搵食"登上國際舞台的同時﹐我們這世代的青年人卻只懂伸手求助。看看身邊的男生吧﹐黏著PSP對打就像上癮一樣。那不正是新世代鴉片麼?

延伸閱讀:
CCTV播《战网魔》被网游爱好者痛批(视频)
China Starts War with World of Warcraft Addicts
Death of net game addicts alert others

Fantasy Economics
"Virtual Worlds: A First-Hand Account of Market and Society on the Cyberian Frontier," by California State Fullerton economics professor Edward Castronova
The Life of the Chinese Gold Farmer
Are A Lot of People Really Addicted To World of Warcraft?
World of Warcraft Addiction Stories


第一线 战网魔:“黄河”保卫战(20080706)


BBC: WOW - Buying Gold


WoW addiction from Western perspective


Pure Pwnage Episode 6 - a WoW addict story...

2008年7月28日星期一

學校分好壞 無關母語教學


母語教學吵嚷多年,最後嗚呼哀哉,家長學校自是擊節叫好。一時間,各種偉論充斥香江,當中不少與事實南轅北轍。小弟作為中小學俱於中文學校就讀之過來人,還是想插嘴一評,以正視聽。

有人道:母語教學政策最失敗者,莫過於把中中標籤為次等,令其學生被邊緣化,打擊自信。此等謬論,在下聞之不禁苦笑。事實上,母語教學政策從沒令中中淪為次等,因為中中從來都是次等,非因教改造成。

中中上大學留學 無語言困難

在殖民地時代,全港逾9成中學為英中,不論羊頭也好,狗肉也罷,讀英中就是主流。彼時要對親朋招認為中中學生,實需莫大勇氣去承受隨之而來的鄙夷和憐憫,其被社會邊緣化之感,並不足為外人道。

在下於90年代,誤闖位於薄扶林的大學讀書。當時除了中學同窗外,我鮮有認識來自中中的人。記得宿舍50個男新生中,便有11個來自同一所英中男校。作為少數民族,感覺奇妙。教改後,全港8成中學變為中中。此時當中中生又豈會被邊緣化?恰恰相反,他們正是處於社會主流﹗他們可能自卑,但不會比教改前的中中生更自卑,大學校園裡的中中生也只會多了而不會少了。其實某程度上,教改還提升了中中此標籤之地位。

也有人拋出一個「銜接論」,謂中中生上大學接受英語教育難以適應,一些中中甚至需於高中轉用英語教學。在下懷疑,此論究竟是有研究數據支持,還是反母語人士「想當然」而已。我曾細閱今年幾位大學教授在傳媒發表之研究結果,找不到任何關於中中生上大學後不能適應的數據。

英中=傳統名校 必具優勢

以小弟以偏概全之個人經歷,在薄扶林時從未遇上所謂「銜接」問題,亦從沒花時間去惡補過英語詞彙。小弟那所爛鬼中中之同窗中,半數先後往海外留學,有些人考上了哈佛大學,倫敦大學,UCLA等。他們不單面對教學語言的改變,生活上也經歷重大轉變,但我從沒聽過他們有所謂教學語言的「銜接問題」。

眾人皆言英中成績比中中好,其實那百所英中本便包含全港最佳之名校,收生師資傳統俱具優勢,兩者實難於同一平台比較。改天你把這些名校轉為中中,其餘轉為英中,發覺中中成績較優,莫非便能定論母語教學為佳?其實在下心中,香港從來只有好的中學和差的中學而已,教學語言,影響不大。

(Elvis:http://following-the-wind.blogspot.com/)

2008年7月22日星期二

科技令人退化 不如返璞歸真

自從擁有iphone後,我變得更懶惰。以前,夢醒後要爬落床走到電腦前,才可以上網查電郵,要花上二三十秒。現在,伸手到床頭,拿起電話,按四個掣,已可以瀏覽喜歡的網誌,方便容易。讀畢,轉個身,繼續發下半埸的夢。


還記得曾幾何時跟人相約於七時半在五支旗杆嗎?還有旺地恆、山林道老麥等等長青而準確的地標。今日約朋友已變為「七點幾到左尖咀打畀我」的模糊概念,臨時失約改時間改地點亦只消撥通一個電話。世界上出現過一種關係叫「筆友」,今天已大概被「網友」取代。不過人們都怪在網絡時代人與人的關係太過疏離,回家後不再大家暢聚歡樂今宵,取而代之的是各自在發聲機器面前笑著忙。科技公司強調網絡發展可以減少世界的隔膜,促進人與人的交流,改善生活質素,但事實又是否如此?


電影《Wall-E》的故事場景設置於七百年後,人類生活已全由機器代勞。每人都擁有一張附有螢幕會移動的椅子。想見朋友,可即時進行視像會議;想到某地,椅子會自動導航;想飲想食,開句聲汽水薄餅即時送上。人類的軀體從此局限於方寸的椅子裏,手腳退化至又短又無力;目光再離不開螢光幕,看不見週遭的美麗風景。


機械人Wall-E看見人類手拖手的愛情故事,很羨慕,覺得是個奇妙的感覺。「發明」拖手的人類,忙著在冰冷的虛擬世界天涯若比鄰地會面,反而忘卻了簡單帶著微溫的身體接觸更能傳達感情。電影強調能打動人的,是最原始的感覺,是伸出手作簡單的接觸,是以肉眼仰望絢麗的星空,是赤腳在池裏感受微涼的水溫。


吊詭的更是電影裏處處看見蘋果公司產品的踪影,Wall-E充電完畢的開機聲,在電影院裏引來很多想是蘋果用家的笑聲。這當然十分合理,蘋果電腦創辦人Steve Jobs曾擁電影製作公司Pixar過半股權,更是發行商迪士尼最大的個人股東兼董事。蘋果產品一向以簡易的操作見稱,它推銷網上電影租賃,我們不再需要落街買碟上電影院,只要安坐於電腦前,按幾個掣,幾十秒後電影自動送上,這像不像電影裏坐在椅上幾近殘廢的人?電影是否在自打嘴巴?


我一直享受科技帶來的方便。今日我躺在床上打下這篇文章,然後把稿件以電郵送到太平洋另一端的報館去。每天生活在網絡裏,打倉頡快過寫字的我,看過電影後,頓然覺得,好應該多拿起鉛筆,離開冷氣房,赤腳走在青草地上,呼吸自然的空氣。

2008年7月15日星期二

生小孩養父母 這代人太沉重

早前與好友談及一個兩難的問題,到底我這第四代人,該把幾年辛勤工作所積存下來的丁點積蓄用來持續進修,還是多為家人著想,用於置業或多買一份額外的保險好?

我們都認為,我們的年齡正處於不上不下的瓶頸位置。假如年青一點,可以再用力拼搏或可以任意地為自己安排想做的事情。但是我們正過了最該賣力的五年(大學畢業起五年),現職就算不是實現理想的好地方,也未必是最賺錢的一份職業,基於種種原因,都會選擇留守,為的是進入另一個人生的階段。這個年代,甚麼都講求競爭,我們要爭先恐後來成家立室,安居置業;因為唸過書,不希望供養父母的負擔轉嫁到政府上,於是成家前後所付的家用不變;好不容易才能把兩個家庭的生活費兼顧到,然後就被進修、結婚或生小孩的開支困擾著。

一人養全家 開支不能省

朋友說到,我們身處的社會已經變了很多,第二代人,即是我們的父母,尤其教育知識水平不高的一群,他們的一套量入為出是這樣的,賺得多就花得多,賺得少就省一點。我埋怨,父母從沒有為我打算過,不像現在我們甚麼都計劃好,五年一個計劃,十年另一個計劃。加上早年香港的家計會鼓勵核心家庭,以往十個小孩長大後供養一對父母當然不甚吃力,但現代的人,既要支付自己組織的家庭,也要付出頗為龐大的生活費給父母,至於育有孩子的人,甚至要為家中小孩老人買下那些五花八門的保險。

積蓄有限 難兩全其美

所以,我覺得我們這代人的生活擔子真的很沉重,壓力很大,只靠一兩人的肩膀支撐起兩個家,要面對的是不甚完善的退休政策,我們要為家中老一輩籌備好二、三十年後入住一間有保障的安老院,或準備好如何選擇一個合資格的私人看護給父母,更要張羅好安居的首期和生孩子的經費,難怪香港人普遍都不快樂。

我那丁點積蓄,如果能買下快樂,就好趁早買些快樂的回憶吧,反正不夠用來兼顧那麼多。

2008年7月7日星期一

成王敗寇 不容常人的教育

少年移民到美國,將會當教師的友人說過,香港的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優秀人材,美國的則是避免出現蠢材。看同學高考放榜,就充分體現他的話,目睹取態的不同,不禁對某些教育生態有點洩氣。

同學會考稍差 天國變地獄

對於一間小小的屋邨學校而言,學生人數不多,要突圍而出,催谷成績是傳統上最成功的做法。很常見的做法有分開「精英班」跟「補底班」,能進入前者的,學校就會投放更多資源在該學生身上,低年級多參加課外活動「省靚」履歷表,高年級就盡量「爆」成績,好讓他日成為學校的生招牌;後者的,學校只要求他們公開試別肥佬,免得拖低及格率,其他的請自生自滅。


這是一個winner-takes-all的殘酷遊戲。一位J同學,原本走在以上形容的精英班銀色旅途,當選過幾億次傑出學生,會考讀十科,原本學校預計沒10A都有9A,誰知遇著滑鐵盧,得了個10B。兩年以來準備高考,我再看不見有任何老師為他鋪排什麼活動,再沒有什麼人理會他,好像突然由天國打落地獄,高考更是敬陪末席。反之,一個出身自補底班的同學,本來沒人留意,會考得了個5A,技驚四座,就取代了J原本的位置,高考也考得不賴。


我就像5A的同學,本來處於中上游位置沒人理會。中四不甘心沒點成績,自修多一科,破釜沈舟一成功,就升上神檀供人膜拜。「尖子式」教育之下,沒成績的話所有的履歷都是廢話,交得出成績就能保留自己的位置,要不就給趕下來。

美重基礎知識 卻現平庸化

美國式不追求成績,只希望學生有最基礎知識的教育,問題是平庸化,聰明的學生可能被白痴的高中教育埋沒,還要依賴外地移民提供人材。在香港甚或大陸的文化中,也許我們不需要結果上的平等,也許我們需要一定數量的考試狀元,每年生剝硬食大量未必有用的知識,就像紅衛兵背毛語錄背得越多越準,就越值得讚賞一樣,這都算了。


但高考放榜那一天,我看著如J同學的一群人,成績平庸,逐漸被人忘記,以後不再有人花心機培訓他們,孤身走自己的路。這比大眾平庸化的問題更恐怖,在中學教育的「正路」上,成績不突出就注定被遺棄,有其他才能也不值一曬,要在社會路上繞圈子。這種追求精英,無視一般人的教育制度,究竟欠了你們多少的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