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30日星期四

20世代莫慌 世界終歸是你的

生於90年代的你們,想來,你們比我們受到更多成人世界來的標籤。「思想幼稚」、「捱不了苦」這些是從來就有的,最近的甚麼「6P案」、「校園濫藥」、「自製爆炸品」使指摘變得更「理所當然」。

雖然近年好像聽少了「生舊叉燒好過生你」,但成人世界給你們的限制、打擊和傷害,也許已令你們自覺比那塊叉燒還不如?

父母無暇溝通 只好高壓管理

不少父母把管教你們的責任,都通通交給了政府、學校;但政府和學校的教育,卻又和你們太脫節了。他們管教的模式,簡單點說就是斬腳趾避沙蟲,以為不讓你們接觸某些「壞東西」,你們就不會「學壞」了。他們的性教育只會叫你不要發生性行為、男女朋友要有界綫、不要看色情資訊等,但他們不會告訴你們怎樣自慰,更不會教導你們避孕套的正確用法,怕你們學懂了便會「想入非非」。政府最近檢討淫審條例,要網絡供應商過濾「不良資訊」;又在財政預算案中投入6,000萬元來教導你們「如們正確安全使用互聯網」,自然也是來自相同的思維了。

你們的父母,也許工作真的太忙,沒有時間為你們製造弟弟妹妹。你們當中很多也是家中的獨子獨女,沒人和你們吵鬧、沒人和你們嬉戲,而父母們不是營營役役、連對你們嘮嘮叼叼的時間也沒有,就是將你們送往各興趣班、補習社和與你們年齡絕不相稱的訓練班。你們只好自己尋找樂趣吧,怎料到這些樂趣在成人眼中都是「錯」的、要打壓下來的呢?

你們的父母們,可能在你們的年紀便已經要出外打工養家。他們所經歷過的父母「教導」便是「棒下出孝兒」,偏偏現在打仔隨時變成「虐兒」,令他們的唯一法寶也失去了。他們也不懂你們現在那些Facebook、MSN、討論區的新玩意,不知道如何學習你們的語言——你們說要「拜祭laughing哥」,他們隨時以為你們真要去墳場去為他上香。他們很想疼愛你們、很想跟上你們的步伐,但卻真的沒有時間,被社會擠壓得去學習、嘗試和你們溝通的時間也沒有。他們的理想早在結婚、買樓、生孩子和養家之後已被磨滅殆盡,你的想像力和好奇心在他們眼中自然也是不切實際、甚至危險,於是只好歇斯底里地管理你。

說實在,政府並不真心在乎你們幾歲做愛、和多少人做愛、或是會否吸着大麻做愛;他們要的只是everything under control,而這種秩序卻正扼殺着我們的生活。

用好奇與想像力 改變世界

各位年輕朋友們,這是個變態的社會,比甚麼「5P」、「6P」更變態;就是這個社會,把你們的父母從生活中擄去,把你們的理想消滅淨盡!你們沒需要像超巿廣告中那個小女孩般「慳得一蚊得一蚊」去儲錢購買父母的時間,在父母沒空理會你們的時候,何不天馬行空地想想自己想成為怎樣的人、想想改變這個社會的可能性?

別小看你自己,毛主席(你可能覺得他很out,但他有時很有point)這樣說過:你是八九點鐘的太陽,世界終歸是你的。那麼,面對這個將交託到你手中的世界,你打算將它變成怎樣?願你知道,你的想像力和好奇心是打破桎梏的最有力武器,因為時間站在你這邊。你思考,社會便會因你而改變!

撰文:羅健熙/林輝 註冊社工、Roundtable成員/Roundtable Community總幹事

2009年4月27日星期一

成功靠才智 還要投胎合時

跟一位高傲友人逛書店,走至個人成長的書櫃拿起一本大概叫做《在兩星期內告別失敗》的書,鄙視地翻了翻,然後高聲說︰「真不明白為甚麼有人會看這些無聊書,他們注定一世做失敗者!」說畢,才發覺身邊有三五個人正在那行書櫃選書,只好面帶歉意急步離開。

友人跟我這等自命有識之士,當然不會愛看畫公仔畫得太過出腸的勵志書籍。一向認為如果我們讀的連阿貓阿狗也看得懂,豈非跟他們一樣?但是,我們失落的時候,也需要精神上的支持,一向依靠的書籍多來自財經報章的推介,才發覺它們其實都隱含着這些勵志的道理,只是多了一層包裝而已。

具成功條件 緣何成就不高?

近讀Outliers,其副題為The Story of Success,顧名思義介紹不同行業裏成功人士的故事,包括軟件大亨、運動員、律師、飛機師等等,從中歸納成功的元素;它指天賦條件(如智商)雖然是必需,但超越某門檻後,這些條件就沒有明顯的影響。反而後天的種種因素卻是成敗的關鍵,包括「一萬小時法則」、獨立程度、適應力、反抗權力的能力(Power Distance)。

一邊讀,總不免一邊把自己的處境跟書裏描述的成功人士比較。筆者經歷過不少淘汰性的考試,智商應低不到哪裏去;花在本行的時間沒有一萬小時也至少有七至八千,成長於人均適應力高的香港,現身處在Power Distance很短的美國,這通通都是書裏描述成功的關鍵因素,理論上我應該是個出類拔萃的成功人仕。不過為甚麼我還自覺高不成低不就?

倘非時勢配合 未必有微軟

這本書提供了很好的答案。成功與否其實也取決於投胎時的運氣,亦即關係於世界的大潮流。70年代電腦減價,個人電腦開始流行,Bill Gates就是於當時輟學創立微軟,趁着這空檔佔領個人電腦軟件的世界。若果他早幾年出生,當他畢業時只有大機構才能負擔電腦設備,可能他只會是個出色的軟件工程師;若他晚幾年出生,到他上大學時大概整個市場已被瓜分,沒有讓他創立微軟的空隙。

說穿了,就是個好好的安慰。一方面,我擁有書裏所列成功的必要條件,可視自己為成功人士;另一方面在現實上,我是生不逢時罷了。Outliers之所以流行,於作者敏銳的觀察力外,我覺得,還在於它安撫了許多外表高傲自信,但內裏鬱鬱不得志的心靈。

2009年4月20日星期一

港人曾經歧視苦 何必嘲弄菲傭

近來陶傑這香江才子一篇遊戲文章,把另一個國家的人民大大傷害了。老實說,如果把那文章直譯到中文,我們都只會一笑置之——他那指桑罵槐的風格,無論是神州、董建華、還是憤青都無一倖免。他的風格以英文表達是否傳神在此不論,倒是媒體與民間的回應直令人不安。

菲傭示威 媒體報道低調

媒體對印尼及菲律賓族裔的周末大遊行低調報道。那不是幾十人的示威,而是數千人連續數個周末的遊行。大部分報紙卻只對社民連在立法會裏說「不該」是否不該大量報道;至於網上論壇對菲律賓抗議的惡毒回應,由賓賓到死賓奴等等,那坦蕩蕩的歧視,已不是陶傑那篇失敗英文刻薄文章的層次。

雖說香港是國際城市,其實差不多95%的居民是華人。由百多年起,英國殖民地時代對被統治的市民階級化,我們已經被灌輸了「高級華人」,「阿差」等的錯誤概念——即使當時已被大英帝國統治的印度與尼泊爾裔人士為英國人在戰場上打生打死已獲得擔任公職的權利,比香港居民高級。至於對內地同胞的稱呼,更不用多講了。

現今香港好像已習慣了歧視與被歧視。由年齡、性別、膚色、口音、學歷、收入、甚至性取向等等,只要不符合社會上成功的樣式便互相歧視,以不堪入耳的稱呼去羞辱對方。為甚麼我們不可以包容一下,理解分別,去學習對方的優點呢?這是不可能做到的事嗎?

加國少數族裔 公平對待

作為在加拿大長住的香港人,我是少數族裔,但也受公平對待。即使歧視是人類排斥異己的本性,只要你努力向上,總能被社會接納認同的。

或者你要做到120分但亦並非難比登天。所以加籍華人能當上總督與市長,華裔在美國甚至能做能源部與商務部部長。那香港開埠以來,除了夏佳理與喬寶寶外,真正被香港人接納的東亞裔人士又有幾個?作為出國接受教育比率最多的新香港人,你們真的可以把香港人對其他族裔說的形容詞告訴外國朋友而不感到難為情嗎?

「玫瑰,不管換個甚麼名字,還是一樣的芬芳;人類,不論有甚麼顏色,應有一樣的尊重。」香港融樂會倡議總監王惠芬在她的卡片上如此說。只可惜,在一個思想守舊、只重功利、文化一元的社會裏,再多的種族歧視條例也只是空談。溫總說不進則退,對這個死氣沉沉缺乏創意仍然停留在「叻,我至叻」的城市也是一針見血。

2009年4月14日星期二

給……長輩們——20 世代的反思

(原刊於4月11日明報)

生於香港、長於香港,在這裏生活了20 多年——跟任何年代的香港人一樣,我們避不開社會的氛圍、你們的教導。我之所以為「我」,與你們實有着不可分割的關係。

不知是中國人的習俗還是其他原因, 「一代不如一代」總是比「青出於藍勝於藍」更具感染力。只要到街上做個訪問,看看市民對「年輕一輩」的感覺,相信「一代不如一代」會以極大比數勝出——即便是我們自己,看着較年輕的青年朋友,偶爾也會不自覺慨嘆「一代不如一代」,並以此作為解釋所有青年問題發生的理由。

從1970 年代香港經濟起飛以來, 「自由經濟」和「自食其力」成了香港精神的兩大核心。我們這一代,自小便學懂「執輸行頭,慘過敗家」的道理,我們也不停被灌輸「賺大錢便是成功人士」的想法,讀不好書賺不到錢那是失敗者。長大一點,當我們開始和你們談「興趣」、談「理想」時,得到的回應總是「理想唔可以當飯食」;但到現在,卻老是聽到你們說年輕人沒理想、沒大志。

盼給青年人多點信任尊重空間你們又說我們沒有捱過苦,抗逆能力和你們相比相差太遠;更年長一點的長輩也不時將抗日、國共內戰時的苦况掛在嘴邊, 「再苦也捱過」。

實在,我們沒有這些經歷。又再想想,我們到底是怎樣成長的呢?你們對我們簡直是呵護備至,你們常說「我哋捱過,唔想你哋都要捱」,因此便用盡一切辦法,幫助我們避開所有可能出現的困難挫折,讓我們享盡你們能力範圍內的最大奢華!你們甚至擔心我們不能妥善做好工作,不放心交棒給我們,導致你們到今天仍然不能從工作崗位上退下來。但到現在,你們又說我們「抗逆能力差」,說來也是百辭莫辯。

當政府為大學生們定了4000 元的最低工資,學生們抗議,你們叫我們不應計較,應多爭取機會和經驗,看誰誰誰為爭取機會寧願不收錢,這才值得好好效法。你們又說其實4000 元不算少了,我們語文能力差、沒國際視野、不懂國情、高分低能,嫌少的話去找份4 萬元的工作試試。可是,你們從來不都是以工資高低來衡量我們的價值嗎?大學每年都拿畢業生的人工炫耀一番,搶着開辦吃香的賺錢的學科,像歷史、文學、社會科學這些不會賺大錢的學系,卻不是被殺系便是無奈苟延殘喘。過去十多年,做地產的、IT 的、投資顧問的,不都曾是你們眼中「搵到錢」的叻仔叻女麼?但誰會讚揚有理想但錢賺得少的文字工作者、藝術工作者、社區工作者?市况不好了,我們只希望有合理工資,卻都成了不肯吃苦、沒有遠見、唯利是圖,卻又有誰會想想那些借了十多萬元讀個副學士、畢業後每個月要還錢要養家要看親戚朋友臉色的年輕人的感受?

叫許多大學生、副學士學生和其他在教育階梯上努力的青年人最感到委屈的,不是工資銀碼多少,而是那種對青年人的輕視和不信任。你們用「為你好」心態說出「一代不如一代」,簡單地變成一竹篙打一船人,簡單得讓人忘掉問題從何而來,簡單得令人以為只要青年人「改過」,所有問題便會迎刃而解。就像那4000 元實習計劃,我們不會懷疑那「為你好」的良好動機,但在此之先,又有否細心聆聽青年人的真正需要?我們從沒打算將我們的不足諉過於人,也願意一起努力面對經濟不景的困難日子,只希望——給青年人多點信任、尊重和空間,如此,足矣。

作者羅健熙是註冊社工、Roundtable 成員,林輝是Roundtable Community 總幹事

2009年4月13日星期一

我自尋我道

Source Blog :中環薯條
自從跟他分手後,我自有的生活模式徹底地由"70%被主導"過渡到"100%自我主導",留給自己的時間一下子多了,生活的方向卻迷糊了。

連自己曾經覺得很稚嫩,很浮燥的想法也不停出現 : 整天也在發牢騷,自覺自己是一隻被困的鳥兒,總不能痛快地在天上翱翔。

竟更深覺就算吃好的穿好的,再有錢也不能換到快樂。(當然我並不有錢)

想買樓想買車想轉工想這想那...從前很看不起坐這山望那山的人,如今自己竟是其中一份子。面對眼前的工作,只像村上春樹小說裏所謂的掃雪工,只能盡力,卻不能盡心。

大佬以前曾對我說,他26歲那年已經在做大公司中國區的副總經理,手下管著幾百人。有日在街上看見某銀行舉辦投資講座的宣傳海報,赫然發現其中一主講人竟是我舊日的大學同窗,而他現已貴為某外資投行的投資產品部副經理。

快要26的我,卻尚未找到人生的方向。

那種站在一個大草原上,茫茫然不知天地何處的感覺,忽而襲來。只有風在耳邊呼嘯,四周的草被吹得沙沙的俯伏不定。<舞!舞!舞!>中的"我"尚有羊男為他連接各種機緣,引導他返回他的世界。現實中的我們只有靠自己走出自己的路。

因為母親早逝的關係,小時候已培養出頗獨立的性格。小六時自己選中學,中三時自己選科,中五時自己選擇不原校升讀而去恒商,預科選大學,大學選科......無一不目標明確,決而行行而達。到了選工作,縱使不能盡如人意,但每次公司老板同事總也待我不薄。究竟,我還在求什麼?我還缺什麼?有什麼可以令我安定下來,令我盡心盡意盡性盡力地拼,我說不明白。

覺得自己一事無成,心裏卻有一團火,宿命似的要在這一生裏燃燒些什麼,成就些什麼。

我不求別人明白。多說也沒用。唯有等待。

我愛。我恨。
我記。我忘。
我醉。我醒。

我自尋我道。

2009年4月6日星期一

拆牛下掀獵影潮 誰理歷史?

牛頭角下邨將要進行第二期清拆,上網搜尋「牛頭角下邨」,不少都是人們特地到牛下拍的照片。聽到快將重建的新聞,生怕以後拆了沒拍照會後悔。去拍照是好事,起碼有人還記得牛下,留下一點照片日後再看。但拍照純粹是拍照,有些人說「其實我對牛下沒什麼感情」,因為別人去我就去。人們沒有發覺,自己不是在懷舊,而是在消費牛下,一個有時間限制的旅遊景點?

玩樂拍照 無異去旅行

試回憶一下去旅行團的心境。到旅遊景點,找特別的景色拍幾張,奇怪的東西拍幾張,自己也要留影,做個V字手勢,笑一笑,拍得真美,回家放上網與眾同樂。當地的歷史啊,不,也許太沈重了,當地的風土人情,港人都沒什麼興趣,他們想要的是玩樂,拍些照片,吃點東西,又要走了。

人們去牛頭角下邨美其名是去懷愐,實際上跟去旅行團沒什麼分別,去完一個景點,又到下一個,在人們心中沒有任何重要性。特地看了過去六七年的報章,看看有什麼重要的新聞──02年居民大力爭取原區安置,參與新社區的規劃;03年SARS,董太穿著全套裝備叫阿伯「記得洗手洗手洗手」;06年有牛下地皮應興建公屋還是私樓的爭議;07年房委會決定地皮用作興建歷來最高48層的公屋;08年商戶不滿賠償金額太少拒絕搬遷,又有電費補貼如何遷去新居的問題;近來就有建築內的石棉對工人及居民健康的問題。牛下的歷史及關於重建的新聞,對拍攝者毫無意義,他們根本不想跟社區建立關係。

因有人存在 舊邨才值得懷念

對舊區消失感到可惜,最終應指向對社區、對人的關懷,否則拍照不是在懷愐,而是在獵奇。因為「舊」買少見少,所以我們去尋幽探秘,照片就是戰利品。牛下以後變得怎樣,該區長者的生活變得怎樣,對拍攝者都無關痛癢,他們想知道的是,下一個值得去獵奇的地方在哪。將拆的屋邨之所以值得懷念,是因為有人存在,人的互動達成了社區生活,才有各種各樣的社區特色。相片可以用作紀錄社區與人的故事,但在網上的照片看不出有這種意圖,拍攝者只是像旅行團一樣將奇特的東西拍下來,紀錄牛下的表面,對於社區人的生活、文化如何構成,對香港整體的意義。拍完照還有誰管。

用心記住舊香港的生活方式,為舊社區的人們的故事留下印記,追求進步的同時不忘舊,才是拍照的意義。這樣牛頭角下邨的歷史意義才不會被忘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