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包含「林匡正」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包含「林匡正」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2010年7月26日星期一

教科書貴年年漲 電子書未治本

書商連年加價,家長的負擔一年比一年多。據說特首考慮以電子書代替用之已久的書本來解決此問題。但電子書真能防止書價不斷增加嗎?

教科書價在經濟衰退時也逆市上升,書商解釋是成本增加。難道書籍成本如紙價等,真的每年也在增加嗎?

書商與學校 或利益輸送

每間學校的書單規定學生新學年的課來自哪些出版商,有的甚至規定要用上新版。

書商和出版商們為爭取更多學校使用它們的書,便透過不同途徑,如金錢資助學校更新設施和教學活動來換取支持。學校們為了減省開支,接受書商和出版商們的資助,但書商和出版商所花的金錢,最後還是會轉嫁到學生家長身上。

此外,書商為了和學校及教育團體們拉攏關係,還會贊助一些如春茗的活動,讓校長以優惠價享受超值豪華飯局,甚至提供名貴抽獎禮品。這些宣傳費和公關費,最終也必會轉嫁到家長身上,這也說明為何書價連年上升。

更新維修費 巧立名目價照加

政府一日不解決書商壟斷和書商與學校間利益輸送的問題,即使是改用電子書,書價也一樣可連年照加,因書商可以更新電子書軟硬件為名來加價。

此外,電子書成本雖不如手提電腦昂貴,但對很多低收入家庭也是負擔不起的。加上電子書日新月異,單是更新費和維修費也不便宜。

政府每年津貼家庭經濟能力較差的學童書簿費,單是2008年已經用了5.5億元,這根本是變相津貼書商加價。與其每年花數億去津貼學生買書,不如把那些錢直接花在學校的身上,以「補償」學校們不能接受書商們的利益。

政府也可要求學校們在決定書單時,讓家長在各科用書上有選擇權,以至增加書商間的競爭,而不致被單一書商壟斷,動不動加價。

其實教育局也可參照外國做法,容許學校們自行購買教科書循環再用。書本由學校每年派發給學生,到學年完畢便收回,在新學年再派發給新學生。學校每年只需替換破舊的書本便可,既環保又省錢。

度身訂造教材 一舉兩得

書商們埋怨出生率不斷下降,加上小班教學如果推行,他們將會更少顧客。

政府大可容許學校聘用因小班教學而被迫裁去的多餘教師,為每間學校度身訂造它們獨有的書本,在出版和印刷上交由書商負責,既可保住教師飯碗,又可保持書商收入,一舉兩得。

想以電子書來解決書價問題,是換湯不換藥,捉錯用神。

林匡正 香港青年智庫研究員

2010年6月26日星期六

民主黨應談判 原則不能退

政改方案通過與否,贏家都會是泛民。政改不獲通過,會是因泛民堅守原則,以及政府的方案實在太爛,難以支持,否決它能使泛民站在道德高地。而政改獲通過,是因普選聯和民主黨多次和中央談判,勢要為政改方案帶來真正的進步和更大的民主成分。

所以政改無論通過與否,最大的功勞皆來自泛民;最堅持原則和透過議會內外給予政府壓力而去反對方案的,及最能透過談判去逐步爭取成果的,也是泛民。因此最能爭取民主,是泛民兩條腿走路路綫。

話雖如此,今次的政改爭論卻為泛民帶來頗大程度的分裂。

民主黨希望為日後談判路綫帶來更大籌碼,以及在逐步增加直選和變相直選議席下,泛民有朝一日議席會由三分之一增加到三分之二,在政改上由擁有否決權變為擁有決定權,便可建議取消功能組別;也希望部分功能組別議席變相直選後,更能突顯傳統功能組別的不堪。所以批評民主黨和普選聯出賣民主、放棄原則,未免不公道。

但民主黨此舉是否明智,也有待證明,因民主黨今次做法也有漏洞。民主黨方案加大了功能組別的選民人數,隨時令功能組別更易請難送、且可能會令市民誤以為功能組別只要改善選舉方法,也可達到一人兩票的普選,可是方案卻忽略了提名權和被選權的普及性,非真正的變相直選。因此方案對取消功能組別有否實效是未知之數,也解釋了為何仍有不少人反對方案。

平反六四 絕不能放棄

民主黨最大成果是令中央讓步,和揭示出政府與一眾建制派人士為了迎合中央讓步,不惜前言不對後語改口的醜態。但同時,民主黨也要背負多次後退底綫的罪名。

2008年立法會選舉,民主黨是堅持爭取2012雙普選的,但現在為了令政改方案得以通過,不惜放棄選舉諾言;以及在和中聯辦會面初期,曾表明一定要中央承諾取消功能組別和特首不設不民主的提名門檻,否則不會支持政改方案,但現在那麼快把底綫退後,難免令部分支持者非議。民主黨方案雖令泛民成為政改大贏家,卻同時令泛民自五區公投後更分化,甚至存在互相敵視的情況。泛民宜盡早冰釋前嫌,否則日後難以團結最大力量去為民主奮鬥。也寄語走談判路綫的泛民,有些原則絕不能推遲或放棄,如平反六四,否則會步中國八大民主黨派的後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