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29日星期一

培養獨立思考 成功近一步

我發現,在事業上取得成就的人,不一定有很好的學歷,也不一定掌握很多知識,更不一定有廣泛的興趣,但有一個共通點,就是當面對問題時,他們都能提出自己的見解,而不是人云亦云。

要成功不能人云亦云

然而,當年我們求學的時候,其中一個重點是學習如何在公開考試取得好成績,以拿到進大學的入場券。為此,我花了很多時間學習香港考評局就過去多年會考而編寫的參考答案。因為那時我認為,只有在試卷上寫上的答案,跟考評局發出的評分標準上的參考答案相距不遠,就有望取得高分。

現在回想,當年努力學習考評局發出的參考答案,對培養獨立思考能力實有不利影響。畢竟這種學習模式,不會鼓勵你對考評局的答案提出質疑,更不會鼓勵你有自己的見解。

悔懊過去的錯誤是沒有意義的,我們惟有努力現在,學回一些過去應學而沒有學的東西。為了鑽研思考方法,我在看大前研一所寫的《思考的技術》。

解決問題先找癥結

他在書中強調,當我們要解決問題,我們要分析問題出在那裏,然後弄清其中的原因,再對症下藥消除問題。但很多時候,我們只看到問題的現象,卻將現象當作原因。

他認為,我們之所以弄錯產生問題的原因,主要是由於我們沒有做好驗證的工作。他舉了一個例子以說明這道理︰A公司的產品銷量差,也許我們一開始會理所當然地以為原因不外乎是產品質素或定價出現問題。然而,這都只是我們的假設,而不是結論,我們必須尋找證據去檢驗這些假設。

其中一個方法是找來各個推銷員的銷售成績,如果發現有些推銷員的業績很好,其實可判斷產品銷量差不是由於商品的質量差或價格不合理,否則不會有一些推銷員取得好的業績。然後,我們可修改假設,銷量差是由於是部分推銷員技巧出現問題。

重複驗證假設 不能紙上談兵

下一步是繼續找證據,方法可以是跟隨推銷員一起拜訪客戶,了解他與客戶說了那些話、客戶有何反應等。如果最後發現業績差的銷售員跟好的分別,是在於前者經常躲懶,沒有做好其工作。那麼,產品銷量差的原因應是賞罰機制不合理。解決方法可以是解僱業績差的人,另外取消固定薪金制,改為績效獎金制。

總括來說,單憑過去經驗和看書,是不能讓我們找到問題的答案。思考問題是需要不斷重複假設和檢驗,以確定問題所在和產生問題的原因。也許是篇幅所限的關係,很多人在報章評論事情時,只提出結論,卻沒有同時提出證據以引證。如果我們要訓練思考,其中一個方法可以是針對在報章上看到的言論,思索蒐集甚麼資料來驗證,再想一想在不同的假設下,可以作甚麼結論

2011年8月22日星期一

少壯多曠課 更易贏在起跑線?

筆者跟幾個同校的師兄弟,中學以後各自修行,循着不同的途徑,今日在美國矽谷不同的科技公司嬉戲遊玩。

我們每人各有所長,背景不同,人生目標亦相異。不過,大家的共通點是:在中學時代曠課缺席日數極多,沒有花費太多時間於課堂功課考試上。在其他同學為公開試那三幾個優等成績努力時,我們卻把精力專注在自己喜歡的事情上。我們犧牲的,或許是公開試成績表上的幾分;我們所得的,卻是贏在起跑綫那半步。

蓋茨未上大學 已熟練程式

這正正是暢銷書《Outliers》作者Malcolm Gladwell提出的「贏在起跑綫」和「一萬小時法則」。前者指在大多選拔制度下,同齡的小朋友中能力佔優者,會獲得額外照顧,從而增加他們與能力稍遜者間的距離;後者指若一個人要在某個領域有傑出表現,先決條件是花上一萬小時練習研究。微軟的Bill Gates還沒上大學已玩上一萬小時寫程式,他唸大學時自不然對電腦科技有充分認識,也察覺到其他人對電腦認識缺乏,才能擁有毅然輟學哈佛的勇氣。

問題是:哪裏來那一萬小時?筆者唸中學時,有幸享受隨意曠課的「權利」,得以把時間投放在對我來說更有意義的活動上。高中預科幾年,時間積累下來也有兩三千小時吧。

路路有新天 勿過分看重公開試

但最近每見報載「新高中恐慌暑假補課朝9晚8」,就不禁為莘莘學子而神傷,寶貴青春就此浪費在課堂裏公開試上。即使假設公開試的好成績對個人前途有正面影響,但是,根據定義,能考第一的只有一個人,而且受邊際遞減效用所限,多花一倍時間讀書並不能把成績翻一番。

如果一個學生清楚自己多花一倍努力讀書,亦沒可能贏在公開試的起跑綫。那麼,強迫他每天上學讀書,是否有點不切實際?如果讓他把精力投放在研究其他東西,是否更合乎效益?我們常強調要「贏在起跑綫」,卻往往忘記了社會上其實有很多很多條起跑綫,公開試不過是其中小小的一條而已。

當下的現實是:很多學生把自己的寶貴一萬小時全花在公開試上,千辛萬苦在終點裏還困在芸芸人海中間。既然如此,何不另覓他徑,把精力投放在其他人煙疏落的跑徑裏,說不定三爬兩撥,就能闖出新天。

2011年8月15日星期一

精叻香港人 規劃非我杯茶

港澳辦主任王光亞的一句「不知道怎樣當Boss、怎樣當個Master」,一石激起千重浪,惹來各方評論。無奈地,這似乎是一個事實。不過,轉念一想,不懂做boss,沒有長遠規劃的,又豈止是高級公務員而已?彷彿,這是全香港人的共孽……

香港人,從來都不懂得怎樣去做好主人的角色。也許,這是歷史的錯。在政治上,王光亞主任所指的受殖民地影響,當然是原因之一。由香港成為英國殖民地開始,港人便和「當家作主」一詞絕緣,關於香港所有決策,我們都無從置喙。可是,這只是故事的一半。在過渡期,香港的前途談判上,我們再一次無權,商談的只是中英兩國。同樣地,在回歸後,我們要求有權選特首,要求民主化,望着的不是自己,卻是「阿爺」。

歷史的錯 不曾擁有政治權
添上這一筆,就會明白,權力,我們整體香港人的政治權力,從來都不在自己手中。我們不是主人,令人欷歔,卻是事實。這樣,香港人會有甚麼自主性?會有甚麼完整的、充分的長遠規劃?
在經濟上,歷史更像是和我們開了一個極大的玩笑。過去在60、70年代,香港經濟開始發展,每一次經濟轉型都能成功度過。我們便以為自己是多麼的「靈活多變」、「醒目」和「精叻」,卻不知道自己是幸運之極,碰上一個「冷戰」的大時代。香港對資本、共產主義兩個陣營來說,都是戰略和信息交流的要地。就是有這樣的大環境,我們才可以借勢而起,「時勢造英雄」。結果,規劃從來都不是香港的那一杯茶。現在回過頭來,我們才驚覺:「原來長遠規劃做得不夠。」

短視圖利 危機後未見反思
不要緊,這可以改……等等,香港人有改的打算嗎?抱歉,我看不到。自回歸以來,亞洲金融風暴、SARS、金融海嘯,每一次,都是我們反思的大好機會。可是,我們有嗎?危機過後,大家都只是繼續短視,不停地炒樓炒股。「活在當下」,未來,卻在九霄雲外。
老實說,不懂做boss,沒有長遠規劃的性格,恐怕在可見的將來都不會改變。現時在大學內,人人趨之若鶩的科目是BBA,一個短視的,技術性的科目。似乎,將來仍是賺錢至上。
我不禁要問,如果香港沒有多一些讀地理、歷史、政治的人,又怎能清楚國際形勢、政經格局,再進而為香港定位,長遠規劃呢?



香港——不只是高級公務員——再不改變,恐怕便會太遲。


2011年8月8日星期一

網絡打手橫行 怎辨真偽?

早在小學三年級左右,家中已經有電腦可以上網,很快就懂得上網上論壇,見過各種刀光劍影。時至今日有了智能手機,更算是日上夜上。雖然現時論壇看起來有時 相當無聊,但反映民情仍有意義,只是看的時候要有技巧。對老一輩或者少在網上打滾的,遇到主流媒體引述網民意見,其實多會被誤導。

網上社群分化 可能指鹿為馬

第一是網上社群分化嚴重。一個論壇以至其中一個分區,都很難包攬所有意見,而是通常對其專門議題有單一看法,異議聲音不敵人多勢眾。議題可以是政治、男 女、經濟等等,甚麼是當中主流意見有時要看論壇結構,例如有沒有版主、管理員、會員制度有沒有分等級之類。亦可能是某些人以人海戰術打罵戰,而又偏偏成功 爭取一定信眾,連鹿都變成馬,那也無話可說。

比如政府要看網上意見,就絕不可以只看個別之意見,而是要同時檢視該區之主流風氣,才知道言論有沒有講道理,有沒有代表性。即使有代表性,也要根據當時處境,理解網民究竟有沒有講反話諷刺。

第二是近年「打手」橫行。即使從來沒有證據證明打手之存在,但參考內地論壇已成一門生意的「水軍」,本地論壇出現的現象實不難理解。凡是有社會爭議時,總有一群註冊日期相當新的戶口湧現,突然對論壇本來的主流意見作反擊,任何道理都聽不入耳,總之堅持己見。

最麻煩的是如何分辨哪些是真正有熱誠,上網表達意見的市民,哪些是受僱出手作對的打手,大概只能按以下原則猜測:

一、沒有合理的推論,一味妄想;

二、人身攻擊;

三、語調不像一般港人;

四、不斷重複同一言論等等。

易變捉女巫 亂扣帽子

例如在受不少人重視的高登討論區,遇上複雜議題,很多時就由認真議論變成「捉女巫」遊戲,大家深怕有打手,於是經常扣帽子,討論就根本沒有意義。

話題日新月異,未能盡列,更多網上的疑惑可參見《香港網絡大典》。本文僅是想提醒大家,雖然上網絡論壇是極有效率了解社會時事的方法,但看的不謹慎,隨時只會錯誤理解。

2011年8月1日星期一

打通人脈財脈 社會資源助創業

上次(編按︰6月20日《香港新世代︰我能不能創業?》)說到在香港創業的幾點心理準備,這次說說開張做生意前必備的幾個條件。

首先是創業的資金,也就是錢的籌集。年輕人創業,不需要太多錢,但沒有錢肯定是不行的。通常來說,最多50萬港幣就足夠了,再多也不知道怎麼用。籌集這筆錢,有不同的方法。家庭條件好的,可以由父母提供,失敗了就當交學費讀了個實戰MBA。家裏支持不了的,工作幾年,加上自己省吃儉用,存了些錢,傾盡積蓄也可以開始創業。

確定生意模式 覓奮鬥團隊
再就是像我這樣,讀MPhil學位的兩年時間,存了10萬的獎學金,再找一些社會上認識的資深專業人士尋求天使投資,籌夠創業開張的啟動資金。

其次需要明確創業的生意模式,這就比較五花八門了,360行都是創業的門路,只要是不違法的事情都可以做。香港的年輕人創業主要都是做門生意,例如開個商舖、糖水舖、飯館等。而內地的年輕人一般說到創業,就是搞些高新科技行業等,例如互聯網行業,由於入行成本較低,講究創意,是內地大學畢業的年輕人最多從事的創業行業。但不論如何,創業之初,都要選擇一個模式開始,在前進的過程中不斷調整改進,堅持下去,都有成功的機會。

接着就是團隊的問題。都說創業的道路比較坎坷,如果沒有志同道合者一起奮鬥,壓力是可想而知的。通常來說,好的團隊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創業了才開始去找人都是太遲了。

在學生時代,或者工作之後,有這樣的同學、朋友,一起做過些項目,經歷過摩擦和磨合,都能夠相互理解,做出成績的人,才能稱之為團隊夥伴。至於真正走上創業之路,能否同甘共苦一直向前取得成功,那是將來要再面對的問題。

尋求政府資源 解辦公室荒
錢有了,方向有了,人有了,在香港還有一個問題,辦公室。雖然香港允許皮包公司的存在,拎着個皮包就可以做生意,但畢竟不是長久之計。美國年輕人創業可以有車庫,香港是找個睡覺的地方都困難。所幸,香港政府對年輕人創業還是提供了一些資源支持,尤其是從事科技及創意創業的年輕人,可以申請例如香港科技園、創意中心、數碼港、以及一些大學等提供的創業孵化計劃,這些計劃一般都會提供1至2年的免費辦公室,甚至資金支持。所以,創業之前,尋求政府及社會資源,都能夠解決不少燃眉之急。

最後,對於在港內地青年,包括海外青年,在香港創業還涉及最麻煩的工作簽證問題。有些人就是因為無法辦理簽證,而選擇先工作,等成為永久居民後,再考慮創業問題。

隨着香港政府人才政策的開放,內地學生更容易留港,內地青年申請來港工作簽證也有了更多的機會,希望政府進一步放寬政策,讓更多來自內地和海外,接受過良好高等教育,願意創業不怕失敗,尤其是從事高新科技行業的年輕人能來港創業,以帶動香港青年的創業意願,讓香港在未來的新興行業發展中,佔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