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20日星期一

反對施政「向左走」?

行政長官梁振英最新一份施政報告,推出了大量補助基層的措施,如「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把關愛基金項目恒常化等,政府的經常性開支預計會因此增加200億元。

解「轉左」衝擊 要做好諮詢

梁振英「大手筆」扶貧,不難理解。他在傳統「左右政治」上的定位,從來都是處於較左的位置,即主張政府出手干預社會及經濟活動、實行財富再分配。

不過,香港處於政治光譜較右的一邊,崇尚自由經濟、相信競爭、人人均應自食其力。市民對施政報告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反響,背後反映的便是這種「左」和「右」的碰撞:這份施政報告實際上就是想把「右」的香港向「左」拉。

這種「左」和「右」的對立,要調和其實很困難(事實上,過去一個世紀各國的政治,就是由這種對立塑造出來)。因此,梁振英如想減少由施政報告引起的矛盾,便需要「打定底」,先進行一系列的政治工程:開誠布公地提出藍圖做好諮詢,問問市民是否同意加大力度扶貧,即使同意,新措施的扶貧形式、力度又是如何?可惜在官民未建立共識前,梁振英便貿然「轉左」,群情自然洶湧。

左右困獸鬥 內部有微言

更糟的是,香港的管治聯盟內部,似乎也對「轉左」有微言。港府的建制派盟友自由黨和經民聯先後表示,施政報告着重扶貧,忽略金融、中產及中小企,對此表示失望。

在外國,類似自由黨和經民聯的右派政黨,根本就不會與梁振英一類的左派人士結盟。不過,本港的政治主軸是「泛民 Vs 親中」,兩者才有可能「陰差陽錯」地成為政治盟友。其實,基於「左」和「右」觀念的南轅北轍,筆者真的很懷疑,當施政報告內的建議真的遞上立法會申請撥款時,上述兩黨是否真的會投下贊成票?

再看執政班子內部。一般相信,在問責官員中,財政司司長曾俊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均較崇尚「小政府、大市場」和自由經濟,和梁振英的施政理念有別。

根據新力量網絡《2014年度香港特區政府管治評估報告》,特首在組班之時,缺乏像西方民主國家政黨般的政治人才庫,而只能夠依賴特首的個人網絡、名聲和往績,從前屆政府官員、公務員隊伍、工商界、專業界等不同界別中拉雜成軍,問責官員之間因此必然缺乏共同理念及工作默契。官員間唯一的共同點,可能便是為中央所接受,至於在意識形態上是左、中、右派,根本無關重要。

香港矛盾 豈止親中泛民

當然,曾俊華並不會公開和梁振英打對台,但誰人能確保他不會從財政預算案的技術細節着手,暗地嘗試壓制福利開支的增長?

這次施政報告被衝得人仰馬翻,究其原因,乃是港府低估了階級政治的重要性。本港的政治,早已不是簡單的「泛民 Vs 親中」,「左」和「右」的矛盾在社會早已遍地開花,甚至在管治聯盟的內部、執政班子成員之間。

樂觀一點來看,施政報告將「左」和「右」重新帶到本港政治的幕前,也許,這是一個契機,全港市民可以藉此來一場大辯論,決定香港是轉軚「向左走」還是繼續「向右走」。

2014年1月11日星期六

職場競爭烈 禪修學「放下」

上月初,一位45歲的大學傳訊部主管在工作了20年的學校跳樓自殺身亡。他在遺書寫道:「各位同事,希望我的離去,可以喚醒僱主重視員工的work-life balance(工作與生活的平衡),再見!」

相信不少人對這次事件感到惋惜。其後,理工大學為其舉行了追悼會,有多達200名理大教職員及學生出席。

喝酒旅行瘋狂購物 壓力未解決

有消息指,理大高層對其工作有意見,他因而感到很大壓力,而最後作出這樣的選擇。作為旁觀者,我們不了解當中內情,實難以作出定論。但不能否認的是,要在工作與生活之間取得平衡是不容易。例如我有不少朋友在平日將大部分時間和精力放在工作上,到了周末和假日,已累到不想幹其他事情了。

如何面對沉重的工作壓力確是打工仔的一大難題。很多人會用以下的方式去減壓,例如去旅行、喝酒、瘋狂購物、看電影等。可惜的是,愉快的感覺通常只能維持一段短時間。當你回到工作間,壓力又再浮現。

因此,終極的解決方向應該是,要學習放下壓力帶來的煩惱。不過,要做到這點,又談可容易呢?看過一本叫《禪修的基本方法》的書,作者談到禪修是達至放下的途徑。他建議,我們在禪修時,可以以放下過去及將來的包袱作為開始。

放下過去 卸掉恐懼忘記悲喜

放下過去的意思,是連自己的工作、家庭、承擔、責任、歷史、童年時的悲喜時光等等都不去想。放下這些東西,就是要對它們毫無興趣,要把自己當作一個沒有歷史的人。即使是一秒鐘前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也要忘記。同時,關於未來的預期、恐懼、計劃、期望等,也全都要放下。

然後,我們進入下一階段,就是要確保自己不在腦海中作自言自語。當然,要做到這一點很困難。書中談到,我們可以密切觀察當下每一刻,以至不會分心在腦海中作自言自語。這樣做的目的是,要放下內心的負擔,讓自己重拾輕鬆的感覺。做到這點以後,我們才將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之上,然後這樣持續深呼吸幾十分鐘便是了。

現在職場競爭激烈,我認為,與其希望工作環境可讓自己在工作與生活之間取得平衡,不如學會禪修。畢竟能否達到這目標不受外界因素影響,主要取決於我們的決心。

2014年1月7日星期二

香港只旺金融 IT人遠走矽谷

筆者是個旅居美國的港產軟件工程師,在香港時從來覺得科技行業不受重視,移居美國後卻如魚得水。

我常思考,香港的科技行業,怎樣才可以像本地金融業,又或者是矽谷的互聯網行業一樣,源源不絕地吸引人才。

美MBA學生 棄華爾街闖矽谷

太平洋兩岸資訊科技行業從業員的社會地位差天共地:香港的大學工程學院說收不到好學生,有潛質的尖子都給商學院搶走了;美國史丹福大學的電腦科學系今年卻有270幾位學生報讀主修,人數之高,再次打破去年的歷史紀錄。

網上潮文《高登定律表》說「IT無前途」;美國著名商學院MBA的畢業生則捨棄華爾街跑到矽谷的科技公司打工。香港有金融霸權內地資金湧入以致百物騰飛,80後買唔到樓;三藩市最近卻出現一片反科技公司的浪潮,幾間科技公司的員工巴士被人圍堵蓄意破壞,因為大量年輕又高薪的科技行業員湧入三藩市導致租金飛升,很多低收入家庭被迫遷。

有一個恒常的說法,在香港「Hi-tech揩嘢」,做科技行業沒好下場。網上討論區IT版滿是鬱鬱不得志的控訴,工作不受專重,無晉升階梯、薪金長期跑輸通脹等等。本地創業成功的例子又是寥寥可數,耳熟能詳的大概是EditGrid、aNobii和9GAG幾間公司,但是他們創業時所花的風險和機會成本卻是很多人難以忍受的。

求好生活 港投金融美入IT

相對地,從我面書上朋友們的生活來看,畢業幾年後,從事金融業的朋友的生活似乎不錯,也很中產。看見這些實際例子時,很難不會被金融業的優雅生活打動,為自己計劃未來時,很自然地會趨向安穩的一端。

這個說法很現實,很沒有理想,但我確信這是普世的人性。傳說中矽谷軟件工程師的10萬美元平均年薪,遠比美國普通家庭的5萬美元高,還有常常在網上看見遊樂場一樣的辦公室、免費膳食等等員工福利,都是極之吸引芸芸眾生。

如果一個人想求穩定想求不錯的生活,在美國,起碼在短期而言,投身科技行業是個不錯的選擇。所以,史丹福大學電腦科學系的學生人數才會再創新高,大抵學生們都憧憬畢業後的美好生活。這個選擇,內裏的原因很可能是來自求安穩的人性,其實跟香港人偏愛金融業並無二致。

香港主打金融服務業,安穩生活的例子都偏在金融業;矽谷顧名思義偏重科技行業,在這裏軟件工程師的生活都很好。香港的金融業和矽谷的科技行業,都是世界龍頭,待遇好,社會地位高,自然吸引人才。

所以,面對「怎樣提升資訊科技從業員的待遇?」此等問題,我頗為悲觀,除了用腳投票遠走美國外,我沒有更好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