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29日星期一

中央反貪 可效香港廉署

這是最奶的時代。當美國納稅人要為一眾華爾街投行精英的貪婪付出數以兆計的代價時﹐香港與內地同胞卻要為別人的貪婪付上小孩的生命。中國製造這品牌再一次受到巨大的打擊。然而﹐這卻不是新鮮事。

歷史上這現象已出現過。一百五十多年前的美國就是一個例子。在那個西部大開發的時期﹐美國人都忙著把歐洲名牌複製後翻賣回歐洲。就算是自用的牛奶也是如此 -- 不是三聚氰胺﹐而是水﹐粉筆末與羊腦。如果說中國人是這次牛奶門中最大受害者﹐那當時的美國人也好不到哪裡去。

美國百五年前 也曾遭此苦


美國是怎樣過渡全民皆翻 -- 食品﹐醫藥﹐紙幣﹐知識產品--都是假的時期呢﹖其實也和現在的情況差不多。先是歐洲杯葛﹐然後不斷有記者奮勇揭發不道德行為﹐最後連偽造者本身也開始生產出值得被其他偽造者偽造的產品時﹐那種為求賺錢無所不翻的行為才受到控制。

當然﹐在監控嚴格的環境下還要冒著被大企業控告的中國記者們﹐要他們捨生取義還是要求太高。幸好中國有其特別的網絡文化﹐網民自動擔當了監察的責任。今次揭發毒奶的記者也是由網民互相轉貼後才引起注意的。近年的華南虎、黑磚窯案、廈門PX等等事件﹐也都是靠網民從網上突破傳媒封鎖。

香港作為大中華地區最先進的自由市場體系﹐也經歷過這動蕩時期。香港廉政公署三十多年的反貪經驗﹐與經過驗證的阻嚇、預防與教育策略﹐使香港這個華人社區擁有"反貪典範之都"的清廉城市美譽。

ICAC經驗 速建守法社會


中央其實也可學習這種模式。雖然一個六七百萬人口的城市可行不代表十三億的國家層面也行得通﹐但當連澳門的市民也說"澳門﹐勝在有ICAC(香港廉政公署的簡稱) "時﹐便再次肯定一個能夠直達中央並以反貪污與監察為己任的部門是必要的。

一個守信、公平與守法的社會並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建立起來。很多人也會說這是不能改變的"中國特色"。然而香港的存在正正推翻了這說法。歸根究底﹐經濟高速發展,制度卻不完善 -- 個人道德操守沒有法律規定,沒有問責制度才是這"特色"的性質。為長遠著想﹐是時候動手了。為了孩子的未來﹐為了我們的奶﹐我們更應緊記鄧小平先生的說話﹐"盡奶所能"(“try our breast”)去把那隻能捉老鼠的貓找出來。

延伸閱讀:
我來剝三鹿的皮——介入三鹿毒奶粉調查的新聞編輯手記
經濟學人:災難的乳汁眛良心的拖延政治
世纪巨贪欧文龙案曝光震动澳门(图)
無良公關凸顯媒体病變
Formula for disaster
A nation of outlaws - China and USA 1887
China's Poisoned-Milk Scandal: Is Sorry Enough?

China’s power, China’s people: towards accountability
China Smack: Kidney Stone Gate: Latest Updates & Funny Sanlu Photoshops






2008年9月22日星期一

校園以外 英語等同外星語

以前有套電影《Firefox》,劇中蘇聯有一架新式火狐戰機,為免敵國間碟偷走,就設定成一定要用俄語思考,若戰機探測到腦電波不是俄語的模式,就不能駕駛。

新任議員陳克勤「try our breast」片段給人放上網無限惡搞,雖然那一句只是slip of tongue,但以整段片而言,他肯定不懂得用英語思考,才會口吃般龜速吐出幾個英文生字。陳被指擁有碩士學位而英文水平低劣,其實可能是大家太高估大學生的能力。

經過多年疲勞轟炸式宣傳,下至幼稚園學生都應該明白「兩文三語」的重要性了。以前只有中學生才去補習,現在小學生都去了,甚至幼稚園學生課外都要上興趣班,生怕他們不懂說英文。A for Astronaut,C for Caterpillar,D for Dinosaur...幸運的是還未到S for Supercalifragilisticexpialidocious(出自電影《Mary Poppins》)的程度。滿口英文深字,就是好,以便升小學,升中學時有料可show。

小學和中學給學生接觸英文的機會很多,多得令學生厭煩。每天都是大量的英文練習,串生字,記語法,學聆聽,練會話,這樣的生活維持足足十三年。可是就算有這樣長時間的訓練,學生的英文水平仍不算好。學生學的是Working English──適合公務性質的英語。高考有份考卷叫Practical Skills for Work and Study,考Oral那份的討論內容每每都是模擬公司開會的情景,考試為的明顯就是培訓一堆供市場運用的文員,而非日常生活的技巧。大學除了聽課、用勉勉強強的英文上導修課、和死哽出論文之外,也不常用英語。陳克勤用英文處理公務可能辦得順暢(雖然有報導說他辦公事的英文亦不能見人),不過叫他用英語跟記者溝通,相信是苦差一件。他根本從來都沒有學過用英語思考,用英語閒談!

近年學校都愛聘請NET,Native English Teachers,希望提升學生的對答水平。無疑這類教師幫助學生發音正確說話流利,但就只限於學校範圍,放學後學生自然就會轉回廣東話頻道。在學校要不斷說英語,日常生活就惜字如金,練習根本不足。閒時要用英語思考,用英語對話,水平才會提升,不致於故步自封在公務性英語之中。

在香港,中學生也好,大學生也好,其實有一定比率的人都不懂得英語。今年宿舍來了個意大利交流生Niccolo,懂點帶口音的英語。聽慣British English、American English、以至Chinglish的學生們,竟然無一敢與Niccolo溝通。在學生認知範圍以外的英語,原來跟外星語是等同的。

2008年9月16日星期二

再尋公共空間 不能自我設限

這陣子,公共空間討論又再浮上水面:在旺角西洋菜街行人專用區作街頭表演的好戲量劇團跟一眾網民擺下龍門陣,討論如何使用公共空間。出席的網民大多經Facebook組織,莫不指摘劇團阻街、擺賣、甚至「借藝術之名非禮女途人」,雙方各執一詞莫衷一是。

網民鬥劇團 各有道理

有論者稱是次事件乃香港「公民社會的開端」,在於街道的使用者終於走出來,自己協調(Negotiate)如何善用行人專用區。社會上有一種奇怪的論述,將網民形容成一團面目模糊的集合體(事實是每個參與者也有自己的議題),也將好戲量抹黑成霸佔街道的惡霸;而網民的行動乃奪回市民應有的公共空間,跟油尖旺區區議員(先不提那些區議員有甚麼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聯合將好戲量踢走。這無疑將網民及街道使用者放成主體,其他的使用者都是客體,必須聽從大眾的決定。

而這種規範亦充滿了權力架構意味。在我們身與心的教育中,都將人訓練成社會動物:需要配合社會價值的規限,越軌絕不值得鼓勵,一切留給建制及法律仲裁。公眾以至好戲量皆甚為奇怪地搬出公權力為自己的行為及觀點辯護,一方說要找警方食環署投訴阻街,一方說警方從不反對街頭表演。

當我們極力爭取公共空間還給大眾時,要大眾隨心做自己愛做的事、自己設定規則、自己管理卻最為困難,人人都受實質的、心理上的規限。難怪之前時代廣場一役,我們跟大眾解釋公共空間的意義是如此艱辛。

韓國商場 任由狂歡水戰

在韓國進修的友人叫我看幾張相片:一隊樂隊、打水戰、狂歡勁舞,我還以為是甚麼派對,料不到是東大門一個商場門前的樂隊表演,人人大呼太熱,商場拿出水喉讓觀眾自行消暑!才知道商場門口的廣場可以這樣自由的,放膽去讓公眾使用。(註:友人及Band友Arnold Fong 在其Xanga介紹當日情況,著實令人O咀!見 水彈空降 東大門搖滾秀

今天的小朋友走到公園踢波,會被管理員以「危險」、「不淮」、「影響他人」為由阻止,在這種管理至上的環境下,維園的草地慢慢被換成方便打理的水泥地,市民也慢慢變得僵化去接受規限,由是者公共空間就慢慢收窄,何不放膽讓人去使用空間?

介紹一個正面又有趣的行動「自由波」:放一個吹氣球在公園,讓市民自己參與、感受及挑戰政府過度管理的公共空間。我們要對抗遺忘:想想小時候在公園是怎樣玩耍吧!「自由波」網址是:http://freedomball.blogspot.com/

延伸閱讀:
公民社會的開端:記824好戲量西洋菜街街頭表演論壇 香港獨立媒體
好戲量劇團
自由波

Cuthbert, Alexander. "Under the Volcano: Postmodern Space in Hong Kong." In Postmodern Cities and Spaces, eds. Sophie Watson and Katherine Gibson. Cambridge: Blackwell, 1995. 138-48.

Jacobs. J. (1961) 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 Cities. New York: Random House

Lefebvre, H. (1991)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

Lefebvre, H. (2003) The Urban Revolution.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Smith. C. P. (2006) The Urban Design of Impermanence: Streets, Places and Spaces in Hong Kong. Hong Kong: mccm creations

郭恩慈編 (1998) 香港空間製造. 香港: Crabs Company Limited

2008年9月8日星期一

電影不寫實 港產片今不如昔

想了解一個城巿的風貌,可從她的電影著手。

可惜的是,近年本地電影的題材極狹窄,對香港這小島的刻劃並不多,較為上佳的作品就只有描寫回歸後十年的《每當變幻時》,內裡描寫了經營賣魚為生的基層生活,代表了升斗巿民面對生活的掙扎,遭受到大型超巿(大財團)的壓迫,以及政府的無情,電影以阿妙這個不肯委身下嫁「街巿佬」,活化了港女形象的人物去貫串整個故事。這是2007年的電影,而期間幾乎再找不出任何一齣較有代表性的香港電影。

80年代作品 隱喻現實社會

我不是說動作、愛情、劇情以及驚慄片不能代表香港,只是90年代以後的電影,像少了香港本地色彩,而題材的自由度亦不多。我無法肯定那是因為電影巿道低迷所致的現象,還是創作人已不屑再用心拍非主流電影。我連日來翻看過往80年代的電影,許多都能諷刺時弊,兼具娛樂性,比起現在的電影,確實好看得多。

經典的電影可能題材普遍,在細處中卻更見香港特色,這是我喜歡的原因。受法國新浪潮的影響,80年代的作品,電影多以劇中人物的故事來隱喻現實社會,並反映出當時社會的主流文化及價值。也有以敏感題材為主的電影,到現時為止,仍廣被人津津樂道,可從中窺探本地歷史文化。

友人常笑我停留在過去,我反駁,舊日電影中能找到的戲味與樂趣,於今日的電影裡,我一點都找不到。我被許鞍華導演所拍攝的《投奔怒海》深深感動,它描寫的越共政府,不是跟我們眼中的中共政府有很多相像的地方嗎?越南船民,不是所有成長於90年代的人都知道的事件嗎?這些點滴,都令人印象深刻。

票房決定內容 港片之哀

除了越南船民,描述國內偷渡潮的《男與女》、《省港旗兵》等,都以開放的角度看待偷渡浪潮,拍攝手法更為激烈好看,值得一提的是,《男與女》強調了購買彩色電視是有本事的人;以及《省港旗兵》拍攝出香港一街金舖和中國城大富豪等夜夜笙歌的盛世時代,正標誌著80年代香港的紙醉金迷,對比最後一幕的槍戰,在貧民窋般的城寨中互相鬥智鬥力的場面,實在令人感到唏噓。

現今的導演會以香港民生作故事藍圖嗎?我想,香港應該不會拍不賣座的電影了。

相關閱讀:
《每當變幻時》有多少愛可以重來

2008年9月1日星期一

美國簽證少 IT人地位更高

在香港,資訊科技一向不是吃香的行業,只有在投資銀行的極少數,其收入和社會地位才相對地令人滿意。

比方說資訊科技從業員的每週工時是醫生的七成,然而收入卻遠不及他們的七成。其中一個原因,醫生們的頭上都有一個專業人士的神聖光環,在捱過專業試實習期後,他們就跨進了一個常人難以逾越的門檻,在供應穩定地少而需求持續的情況下,他們的收入就得到保障。

技術日新月異 難考證人才

資訊科技的領域不如上述行業般擁有這麼普遍性的專業資格,主要原因是科技發展日新月異,二十年前有IBM十年前有Microsoft現在有Google,每個月都有新的技術推出市面,不同的技術和制式也往往因為不同的製造商而有異,並且,資訊科技行業所講求的創意和實戰經驗遠比專業資格重要。

科網股旺盛時坊間曾經流行過一系列如MCSE, A+, CCNA等等由不同軟件生產商設定的認證課程,同期的求職廣告上均事無大小地要求應徵者要擁有至少幾張認證才獲考慮聘用。未幾,行內人發現這些考試都可以靠背Brain Dump(這些認證考試通常形式為多項選擇題,只要熟背幾百條題目便可應考,網上很容易可以找到相關的題目庫)而輕易過關。一個人擁有文憑與否,跟他的實戰能力沒有多大關係,於是這些的認證就漸漸式微,亦無法造成門檻,限制資訊科技從業員的供應。

反觀美國,那裏的科技公司很重視資訊科技人材,從事資訊科技行業的人不會覺得自己社會地位低沒有晉升渠道,科技公司更花大量資源去吸引境內的學生應徵,務求吸納最好的人。它們如此厚待應徵者,大概亦因為美國亦有一個神聖光環。

美國科技發達 求才若渴

美國每年發出的工作簽証配額很少,留學生如果未能在幾年內取得永久簽証便要離開,就算服務於財雄勢大的科技公司亦毫不例外。就如微軟最近在距離總部西雅圖兩小時車程的溫哥華,設立了開發中心,好讓未能取得美國工作簽証的專材們先到加拿大工作。簽証配額限制人材供應的數量,於是造成供應少需求大的現象,美國的工作簽証本身就成為了一個難以跨越的門檻,擁有簽証的人因此吃香。

本文只是從一個較少人討論過的導向,去理解香港和美國的資訊科技從業員待遇天淵之別的其中一個原因。 當然,我們絕不能本末倒置地認為,香港資訊科技從業員的工時長待遇差的解決方法,是收緊海外專材的入境限制。美國的科技發展發達才會出現對人材的渴求,簽証政策不過是錦上添花而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