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26日星期一

中產「下流」 80後努力回報小

朋友們普遍認為,如果要成為中產階級的一分子,80後比前人要付出更多的代價和承受更大的壓力。而且,基於某些行業的結構性問題,他們更要擔心收入可能會不升反降,成為低收入的一族。

問題一早有 只因海嘯表面化

這些問題不是今天才發生,只因金融海嘯而表面化。早在03年出版的《香港中產階級處境觀察》一書中,作者呂大樂教授和王志錚博士已解釋道:「因企業彈性化、全球化、資訊科技等因素而起的經濟轉型的過程中,支持着舊日中產者事業的物質及組織基礎已發生了重大的轉變。」而「過去一直支持中產階級的職業生涯的兩大制度性因素——科層制度下的經營管理人員的晉升軌道和歷史悠久的專業制度——已起了變化。」

為了獲取中產生活,身邊很多朋友很努力作自我增值,例如考取更多專業資格、文憑等,以提升自己的競爭力。對於上述做法,《香》書作者卻認為,「今天的中產階級其實未有真真正正地解決他們感到困擾的問題」,而「是以最積極的態度來迴避結構性的、制度層面的問題。」

作者的看法很特別,因為一向認為靠自己是解決問題的最直接和可行的方法。估計作者的意思是,如果70、80年代香港中產階級的興起是受惠於科層和專業制度的建立,那麼制度的逐漸瓦解同樣可以使中產階級的萎縮。假如制度的瓦解是大局已定,而又沒有新制度的建立或新增需求提供中高收入的職位,有一部分原本屬中產階級的人會漸漸成為中下階層。個人的努力不是沒有用,但要有回報可能愈來愈小的心理準備。

致富難靠學歷 炒樓邁小資

面對新時代,如果想獲取相對富裕休閒的生活,大家可以考慮另一個選擇——爭取成為小資產階級(小老闆或自僱者)。如是者,大家不再需要追求學歷、專業資格,反而要努力累積資本。盡管最近中大的研究指香港的創業率比世界上大部分地方為低,但其實已有許多香港人朝着這個方向做。不過,他們不是創業做生意,而是炒樓或買樓收租。

所以難怪不少80後抱怨買不起樓,畢竟很多人工作了只短短幾年,難以儲夠買樓的首期去參與這個小資產階級的遊戲。當樓價急升,但工資增幅又跟不上,離儲夠首期的目標只有愈來愈遠。看來,無論要成為小資產階級或中產階級,對80後來說均有一定難度。

有趣的是,面對階級下流的危機,國際著名企管大師大前研一在其著作《M型社會》沒有教大家以當小資產階級為目標,反而叫大家不要執着買房子。至於原因為何,希望下次再談。

2010年4月20日星期二

西方媒體論東亞 不可盡信

每讀外國報紙雜誌,總會花時間找尋有關香港的報道,一來想知道自己心之所繫的城市在外國人眼中是一個怎麼的模樣,二來想要自己謹記一直坐井觀天地關心的大事,放在大世界裏其實是多麼渺小。

像《國王與我》 矮化各國
曼谷的紅衫軍又再暴動,兩星期前更發生流血衝突,香港政府發出屬最高級別的黑色外遊警示,情況似是嚴重。不過,西方媒體總愛像電影《國王與我》般矮化東亞各國,所以不可盡信他們的報道。於是我問泰國同學關於他對暴動的看法,他說其實情況不太嚴重,紅衫軍有他們自己活動的範圍,跟黎民百姓日常生活可以不太相關。如果今天他要回泰國,他會毫不猶豫並不用擔心安危。
一邊聽同學簡述泰國當下的政治形勢,一邊在心裏比較香港近期的示威活動。我在想,究竟我以為是天大的事情,在國際媒體的眼裏有多麼的重要?今年1月,中西環的高鐵示威打得如火如荼,示威大概令中環封了幾次路,警方被毁了幾個鐵馬,高官議員竟然要落荒而逃,多份報章幾乎以暴動去形容那個幾星期裏發生在昃臣道的示威活動。我不能理解為甚麼一個自詡為國際大都會的城市,會對示威集會如此大驚小怪。

自詡大都會 報道香港僅半頁
翻開1月份的《經濟學人》,只有一篇短文「Protest in Hong Kong」簡述香港的情況。在短短450多字的文章裏,作者先要花篇幅交代高鐵立法會功能組別行政長官選舉五區總辭等背景資料,然後才以兩小段評論香港的當前情況,文章的副題更笑言中國政府硬推高鐵反幫泛民一把,高鐵與否在那報道裏完全不值一提。還記得1月份香港報紙翻天覆地的評論和報道,原來放在國際媒體裏只落得小小的半版篇幅,我不禁問自己,究竟我應該如何看待雜誌裏關於其他地區的報道。

《經濟學人》連續幾星期報道曼谷的紅衫軍示威,篇幅時長時短,我可不可以理解為事件嚴重性之變化?上星期吉爾吉斯坦的政變佔了一版,泰國佔半版,我可否極其簡略地理解為它們的重要性跟那半版香港政治情況的報道相若?假設我們可以跟據報道所佔的篇幅去理解各問題的嚴重性,那麼,究竟是香港的反高鐵示威有如曼谷的嚴重?還是,如泰國同學所言,不過是媒體誇張了,曼谷其實還是很安全,同理,反高鐵到底其實反不了甚麼?

2010年4月17日星期六

獅城志在亞太 港青北望廣州

【作者按:Blog 文但求存真,刊報文章 (報館 link / 保存 link) 稍有改動,另有十倍原汁原味辛辣版未擬公開 :P 】

三月底赴星洲出席當地 Barcamp ,順道探訪當地資訊行業的新創業人,此趟雖是初遊獅城,但已獲益匪淺,感概良多。

常聽到本地的前輩對東南亞的看法,但自從去年親曼谷 Barcamp 以來,我就認識到創新科技、普及高學歷帶來的影響。這一代人不可能上一代同日而語,前輩們的經驗再寶貴,我們這一代還得不斷更新求是,這樣才會碰到新的機遇。Barcamp 非常認合了解一個地方的創新動力,比傳統會議更強調互動,到來的人不會官樣口面吹噓假大空的一套,大家都是真刀真槍地較量技術,順談實業現況。

出發前的一晚,在本港推特節遇到 Clean Air Network 的發起人們,我還抱怨香港的空氣差得使我病了半月。怎樣在星加坡過了一夜,喉頭就好了大半!空氣實在比香港好太多了,還要有闊寬乾淨的行人道好讓人晨運,這不是腦力工作者最需要的環境嗎?星洲政府規劃環境得力,香港政府請不要老是放手建築商亂建屏風樓,又使舖網公司三不五時到處掘路,害香港的空氣一直差下去!

跟當地人交往,第一個感覺就是獅城青年比香港人更善破冰。大概是當地種族融合政策搞得好,管他 Clinglish 不是純正英語,你會見到當地的華人、馬來人、印尼人、印度人、非洲人幾乎是沒有隔膜的,大家都很主動開談新話題,理解對方的口音差異,很少見到香港例牌產生的西人、港人、國內同胞各組小圈子的現象,格外教人和樂自得。

由於獅城人口少,機會也少,當地青年若有抱負,都得往東南亞闖出去,有的北上長三角,有的西走印度;而馬來和印尼的才駿就恃著肯捱敢拼,以及家鄉的人力開支優勢,湧入新加坡打通商業脈落。故事跟香港不很相似嗎?但人家青年的眼界就更大了,希望香港老長輩不要總是說北望神州,文化力卻只夠北望廣州。那樣子我們會輸得很慘的。

活動過後一大伙兒到 Hackerspace 通宵暢談,當地創業人概嘆星加坡過往太著重做大幾個企業,中小企生態遠不及香港。我想這點優勢是香港創業人不應忘記的,飲水思源,我們多少人不是靠中小企開出的機會撐過來?

是夜印度朋友分享怪雞 Cult Music TV,比對大家都明白的 Lady Gaga,我萬幸還拿得出 My Little Airport ,還算有點貨…唉,文化不離草根生活,高官達貴怎會明白?此何以寶來塢、曼谷創意日上,香港業界卻自欺要慢工出細貨!

回港後無暇與本地同行分享,卻於上周獲高重健師兄邀到廣州拉闊遊戲公司談怎搞 Barcamp。我希望能把東南亞技術文化交流的經驗,打通粵港經脈,一定要更努力才行!

撰文:李學斌 網絡技術顧問、香港 BarCamp 策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