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20日星期一

躲太太身後 犯政治大忌

已很久沒有對一個政治人物這麼憤怒過!

特首參選人唐英年的「僭建門」風暴,可謂從政者應付危機、醜聞的最佳反面教材。他在開始時以「擠牙膏」的方式交代,試圖以一個謊言掩蓋另一個謊言,錯!在謊言蓋不住,不認不認還須認時,拿太太郭妤淺作「擋箭牌」,更是錯得不能再錯!

以女人擋駕 如何抵衝擊

在太太說出「這件事是我一手搞出來的」這一句時,唐英年不只是政治智慧和能力受到質疑,連他個人的責任感,在公眾看來,也只怕是等於零。

個人醜聞,考驗着政治人物處理危機的能力和手腕。可是,唐英年卻繼「感情缺失」之後,要再度依靠太太替他解圍。這實在令人懷疑,他除了「搬太太出來」以外,還有甚麼招數去應付危機?一旦唐英年真的當上特首,是不是一個不幸,香港要再度面對疫症爆發,如沙氏(SARS)、H5N1禽流感,或金融海嘯的衝擊,港府推出的所有政策,他也會說︰「這是我太太的主意」?

Perception is Reality 唐輸民眾尊重

更令事情糟糕的是,唐英年在較早前曾說過︰「做男人要有膊頭,做公職要有腰骨」,社會遂期望他會一力承擔僭建的責任。不過,現在責任卻是由太太負上,實在令人忍不住要揶揄︰「唐英年的確是有膊頭,不過是『A字膊』;也的確有腰骨,不過是軟骨頭。」在政治世界中,Perception is Reality,現在公眾就是覺得你沒有責任感,甚至連身為一個男人最基本的風度也沒有。

其實,作為政治人物,最重要的乃是有風度、胸襟和責任感,其次便是要有政治智慧和能力。唐英年這次可謂一鋪清袋、全盤皆輸,真真正正的車毀人亡,也輸掉了市民對他的尊重。

看看外國的例子,也會知道發生醜聞時,躲在太太身後,對事情根本不會有任何的幫助。在台灣,在前總統陳水扁貪污的案件中,雖然他的夫人吳淑珍承認了大部分的控罪,可是陳水扁在台灣人的心目中,仍然是貪污腐敗的代名詞。

珠玉在前,作為在政府工作超過10年的官員,有時間也不看看外國政治人物的經驗,總結得失,實在不明白為甚麼香港的政治人物總是這樣懶。

2012年2月14日星期二

拼搏香港人 十分耕耘幾分收穫?

很多人說,我們在30至40歲的時候應為事業而好好努力。如果你是打工仔,若在這個階段不發力,日後就難有人給予機會讓自己發揮。
然而,盡管很多人都明白這道理,卻不肯付出代價。我明白這做法有其合理性。畢竟,努力意味着,當你可以休息的時候,你仍在工作或學習。首要的條件是,你要耐得住苦悶。特別是當你知道身邊朋友正在玩樂,而你卻獨自為事業而奮鬥,你會倍感寂寞。而且,過分的努力容易弄得身體也差了。

人生很多事 本就徒勞無功

上述問題涉及你是否真的肯為成功而付出代價。有可能的是,我們不肯定自己真正想要甚麼,所以努力上進的決心常會動搖。也有可能是,我們不想付出,卻期望有回報。
就算你確定了自己想在事業上取得點成就,你也明白,人生本來就有很多事是徒勞無功的,成果跟努力的程度不一定成正比。這是由於事情的成敗也取決於很多其他條件,如天資、資源、時勢等。盡了力而未能把事情做好,很可能是由於不具備充分的條件。可是,當局者迷,我們多會在事後才把問題看得清。

話雖如此,我們比較可以肯定的是,不努力的話,成功的機會一定不高。換句話說,懶惰差不多等於放棄取得成功的機會。

如果想減低做事徒勞無功的機會,我們可以盡量選擇做一些回報跟努力的程度比較有關係,以及有其他內外在條件配合的事情。要留意的是,形勢不斷在變化。好運的話,形勢會好轉,我們會具備愈來愈多成功條件。相反,我們倒楣的時候,成功的條件會減少。因此,我們要更明白這個世界是如何運作,時刻留意形勢變化,以便隨時調整做法,例如利用新機會,或避免新問題的發生。

可是,很多時候,我們身處的處境,不太容許我們重新作出更好的選擇。我們只有硬着頭皮去應付。很多時候,基於自身某些條件較差,單憑努力不足以把事情做好。在一般的情況下,我們多會參考大家常用的方法,照着去做。然而,當我們的條件跟別人的相差太遠,這樣做是難以比別人做得更好。

面對這情況,也許我們要探索其他方法去做。最理想是一些能利用自己長處的方法,亦可能會是一些非主流的方法。當然,這做法很考驗當事人的智慧、勇氣和執行力。

生兒育女憂床位 置業淪房奴

愈來愈感覺到,作為一個香港人,就算對事業沒有太大的野心,只求平平淡淡地過安穩的生活,其實也不容易。為了應付堆積如山的工作,很多時候我們也要加班至晚上八、九時,有時甚至在假日還要繼續工作。生兒育女的話,又要為如何爭奪奶粉、床位、學位等而煩惱。另一方面,房價又那麼高,買了房子後很可能要長期地將大部分的收入用作償還房貸。面對這處境,我相信單憑努力是不足夠的,惟有抱有更開放的心態,去探索不同的做法,才可扭轉局面。

2012年2月6日星期一

那些年考試滿分 如今有何用?

我從來不是個成績優異的學生,清楚記得中三年那年,勤力溫習一整個月,才考個全級五十。  

小學、中學、大學的畢業頒獎禮上,我在台下,凝望禮台上接受老師嘉許的同學,他們是學業成績優異領袖模範生,我只感覺跟他們的距離有十萬八千里遠。  

我想不通,他們不過是讀書考試的能力高一點,為甚麼所有榮耀都歸他們?我自問不比他們蠢,不過是沒有浪費心力去追逐名次而已,為甚麼不頒獎給我?給他們頒獎,大概認同他們讀書的努力,但是努力讀書又代表甚麼,代表他日會名成利就嗎?  

時下流行社交網絡——面書(facebook)是個聯絡失散以久同學的好工具,也好讓我追蹤那些年的老師寵兒,姑且看看他們成就,相對於今日的我,是否如昔日的畢業禮裏,台上台下彼此依舊遙不可及。

尖子忘卻鍛練其他能力
  
我卻發覺,那些年的讀書滿分、考試爆燈的優異生,日後的成就未必如往日所想的一帆風順。  

很多尖子有個根本問題:他們在考試的本領較常人高,在成長過程裏,他們只需不斷加強這本領,就可以在學校裏取得驕人成就。這就構成一個自我感覺良好的迴路,而忘卻鍛練其他方面的能力。在離開學校後,才發現其他能力有所欠缺時,已為時已晚。

例如,大學的成績跟研究院的成就關係不大。好一部分成績絕頂的同學,會選擇攻讀研究院,因為相信在研究院能發揮所長。

習慣找答案 拙於創造  

可是,好成績的同學,習慣從課本上得到終極正確答案,在試卷上拿滿分,從而脫穎而出,他們會繼續努力讀書去保持領導地位。可是,在研究院裏,每天面對的是大量沒有答案的問題,大膽地創造答案正是研究院需要的能力。在此,好成績同學遇到大難題:他們讀書效率太高,習慣從書本找答案,卻拙於創造答案。  

我絕不是要鼓勵芸芸學子不要努力讀書。但是,要謹記,讀書以外,世界上仍然有很多值得重視的能力。學校鼓勵學生努力讀書,把每班級頭一、二、三名的同學放上神枱給大家欣賞,長遠來說,卻是害苦了他們。這三位同學或會過分的相信成績就是一切,其他一概不理,就忘卻鍛練其他能力。到日後上研究院時,或在社會工作,才發覺原來讀書成績,只是一個人芸芸能力裏,其中一小部分而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