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24日星期一

沒有香港的香港地 沒有歸路的新香港

月初的香港社會與文化研討會,一眾學者各自描繪「香港地」。我們在尋找怎樣的香港故事,就有多少個解讀。香港人這身分,從來有不同的故事,卻無從整合成「老香港」、「新香港」以至「新香港人」。走到回歸後殖民年代,我們仍然跟成龍哥哥一樣,活在獅子山下天天高呼「Who am I」。

一港多味 誰是誰
我城的歷史、經濟以至傳媒,均不斷重提「由小漁村變成金融中心」的史觀,彷彿香港在英國殖民統治之前,並沒歷史可言,也沒有其他說法。從中國歷史脈絡中剝出去的香港,一如被強迫獨立的新加坡,既不願依附中國,又割不去血脈、文化、經濟的連結。「香港」到底是中國、英國、或是香港?

回歸前後,香港人、內地人、外國人以自己角度書寫香港的歷史,有的為爭取「香港」這論述的主導權,有的彷如為「殖民」寫上句號,各種不同議題,有意無意間思構出「一港多味」的身分。走在不穩定的鋼線上,各種解讀中呈現的香港,是誰的歷史?「香港」真的蒼白無力,何其弔詭的無法說清香港,「香港人」面目模糊,無處容身?

歷史如午夜夢迴之幽靈
我們不斷追憶逝水年華,莫不是在尋找已然消逝之物,拾回名叫「香港」及「香港人」曾經存在的證明。香港大學比較文學系榮休教授Ackbar Abbas說,一切最壞的可能性已都被設想過、發生過,於是現在如早有預備的災難,「香港人」沒有現在,只存於消逝的歷史之中。金融海嘯,簡直如重遇八七股災、九七金融風暴、零三SARS的亡靈,過去似曾熟識的一幕一再重演,甚至恒指下跌的姿態也再三輪迴,升得高的終於都會低墮。

我們不是「香港人」,也不是中國人,更不是英國人。香港從來都活在時代的夾縫之中,自以為是沒有文化歷史的沙漠,而看不到本土蓬勃的地文化;自我放逐於金錢世界之中,催眠自己是金錢動物;擁抱大陸之時,自我忘記自己的生活方式,盡力歸化成中國人,硬要訴說香港人中國心的「大話」。

新香港人,大概就是重新起步,對自己的文化身份,不再沉默和被動。我們想留住長大的地方,想爭取空間說話,想更遠的走出去,更多的回報自己的家,「且向心內,仔細追尋,找那安然o既我。」無需刻意找尋,無需刻意抗拒,此刻我們就是新香港人。

我們再不是在光明中,尋找那失落了的鎖匙的人。我們可以,可能。

延伸閱讀:
Abbas, Ackbar (1997). Hong Kong: Culture and the Politics of Disappearance.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王宏志(2000). 歷史的沉重:從香港看中國大陸的香港史論述. 香港: 牛津大學出版社。

王宏志、李小良及陳清僑(1997). 否想香港:歷史.文化.未來. 台北: 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8年11月17日星期一

奧巴馬是政客 抑或明星?

奧巴馬贏了,在我看來,這是明星的勝利,不是政客的勝利。

如果談政治,我真的無法看出奧巴馬究竟有什麼樣的優勢。出生復雜,黑不黑,白不白,還有些伊斯蘭概念,相當不正統;沒有戰爭經驗,沒參加過越戰,更沒去過伊拉克;沒有外交經驗,最多也就是算小時候在東南亞混過,還去過幾次非洲老家;沒有行政經驗,沒做過州長,連鎮長都沒有做過;沒有財富家世背景,聽說以前為競選還欠了一屁股債。唯一的優點可能就是努力學習,上過哈佛大學法學院。這樣一個條件,擺在美國,可能一抓一大把,怎麼就讓他當上了總統了?

出身像陳水扁 談理想煽情

不知道為什麼,每次看到奧巴馬演講,我都感覺替美國的未來擔心。他講的很有激情,講的很有理想,但是最大的問題是他什么理想都敢說,什麼空頭支票都敢開,那就好像是說選了他,世界必將發生巨變,從此將與眾不同。

你猜,我覺得奧巴馬象誰?看得越多,我越覺得他象兩個人:

第一個人是陳水扁。陳水扁也是出身貧困,自幼苦學,名校法律系畢業,做過專業律師,善于演講,極具煽動性,同奧巴馬一樣。最重要的是,他敢開空頭支票,并且拍著胸脯打包票。這是一個明星政客。最后結果如何?大家都知道,且不管那些貪污腐敗是不是真的,總之,他對臺灣百姓的承諾,對改善臺灣的經濟、提高百姓生活打得那些包票,基本全盤落空了。

第二個人是劉德華。每當劉德華在電視里出現,向觀眾朋友問好的時候,我都覺得他的氣質和形象特別適合做政治。還記得他在電視里說:今时今日咁既服务态度系唔得既。這句話的效果,簡直比特首說多少遍“提高香港服務質素”的施政訴求都起作用。

魅力似劉德華 給擁躉希望

不僅是香港,大江南北都知道劉德華說過的這句話,其影響力不容小覷。以至于近些年來,大家時常說起不如請劉德華出來選特首,如果一人一票,保不準選出個劉特首。再說,劉德華的名字也吉利,按照中國領導人起名字的慣例,德華是個很好的意頭,說不定做完特首,還能進中央。

比較一下,覺得奧巴馬不太可能會落得個陳水扁的下場,畢竟人家是成熟的西方式民主社會。奧巴馬更有可能做一個明星,明星最大的特點是給人以夢幻般的希望和無限的美好。你看奧巴馬選舉勝利后發表演說時,臺下選民激動地情緒,簡直就是fans看到心中的偶像,激動地掩面哭泣。好吧,那我們就當奧巴馬是個明星吧,反正現實政治的結果已經讓美國百姓傷透了心,不如讓奧巴馬多給大家帶來一些精彩演出,填補心靈的空虛和苦悶。至于政治,讓那些公務員們去做吧。林肯可以做總統,奧巴馬應該也可以做明星。

其實我希望奧巴馬既不是陳水扁,也不是劉德華。

2008年11月10日星期一

政府與黑幫 「管治」雷同?

「政府跟黑社會的分別在哪?」這是我在中大的教室裏遇過最具顛覆性的問題之一。吊詭之處是它問兩者之差異,諷刺地暗示其實兩者十分相似。

哥倫比亞大學社會學教授溫嘉德殊(Sudhir Venkatesh)年初出版了《Gang Leader for a Day》,描述他在芝加哥大學唸博士時,往貧民區做田野考察的經歷。貧民區是政府興建的住宅,主要為低下階層而設,是三教九流聚集之地。因為安全問題,絕大部份時間警察和救護人員都不會進入該區。黑幫趁著權力空檔,進駐並支配貧民區內,進行他們的商業活動。

為免警方介入 力保區內安全

當地黑幫的經營妓院和販賣毒品,目的是爭取最大利潤。他們希望一切商業活動可以穩定地進行,因此不容區內發生嚴重罪案,因為若驚動警方介入區內秩序,他們就難以進行各種(不法的)買賣,直接影嚮生計。

於是,黑幫頭子就肩負確保社區運作暢順的任務,包括維持治安、商業秩序、民生、外交等等。如果任何人的行為超出黑幫可接受的「道德底線」(影嚮商業運作),就會被警告罰款甚至毆打。舉例說,在黑幫的管理下,強姦搶劫盜竊發生的次數遠比街外少,癮君子們覺得比週邊安全才全願意居住,他們是黑幫的收入來源;商業活動也受規管,絕不容許詐騙(如將私自把毒品稀釋出售)的情況出現;黑幫亦鼓勵區內的年青人上學,不要在街上流連,可是頭子們並不關心他們的學業,只希望把他們困於課室裏,免得在街上生事;幾個有穩定勢力的黑幫間維持某程度的商業來往,因為在共同利益下,發生任何事端都會直接影嚮他們的商業利益,互惠的經濟關係可減低發生衝突的機會。以上的種種「政策」,目的都是為了確保商業活動得以順利進行。

貧民無選擇 只能默默承受

把毒品和娼妓等等商業交易的具體細節抽空不談,書裏描述黑幫頭子每日的工作,跟資本主義社會下政府的基本運作極其相似。由政府收取稅項以保障普羅市民的日常生活和商業活動的正常運作,到為年青人設立的學校和社區中心,以至二戰後各大國間的經濟合作協定,跟上文描述的黑幫活動均有異曲同工之妙。

當然,在貧民區裏,黑幫頭子們同時擁有司法執法立法的權力,人治色彩濃厚,亦是商業活動的最終得益者,區內的政策都傾斜於他們的自身利益,無別處可逃的居民只能默默承受。大抵,這是跟我們的政府的最大分別。

2008年11月3日星期一

奧巴馬崛起 網絡戰顯威力

明天﹐美國人將會選出他們的第44任總統。奧巴馬與麥凱恩﹐黑人與老人之戰﹐無論誰當選都會打破以往的記錄,對美國甚至世界意義重大。

一如克林頓所說﹐奧巴馬在互聯網上的凝聚力與動員力是前所未見的。奧巴馬的崛起告訴我們﹐「長尾理論」已開始在政治層面中產生巨大影響。「長尾理論」﹐是網絡2.0世代的新理論﹐形容透過網絡工具幫助下才可能發生的現象:只要渠道足夠大,非主流的、 需求量小的商品銷量也能夠和主流的、需求量大的商品銷量相匹敵。這是對傳統「20/80定律」概念之徹底叛逆。

Y世代「長尾」參與 勝傳統模式

奧巴馬競選策略的特別之處﹐在於他成功以「長尾理論」整合互聯網科技與政治組織運動。以強調志願者的參與和大規模反饋,奧巴馬樹立了一個巨大複雜的選舉機器。它成功地擊敗了以希拉莉為首的小數巨額捐獻者操控的候選模式(「20/80定律」)﹐也以其動員力把麥凱恩的團隊比下去。Facebook創辦人也是奧巴馬競選團的成員之一。至2008年六月奧巴馬競選團已經擁有750,000個志願者﹐8,000 個團體﹐與 30,000個集會。這些大都是政治「長尾」人﹔不是傳統熱衷參與政治的美國人﹐倒是在9/11事件後長大的X/Y世代青年人。

回看我們這代未曾真正參與八九十年代民主運動的香港人﹐本來對政治也很冷淡。不過回歸後那七年的混亂及不堪回首的經歷﹐衝擊了還在大學讀書與剛出來社會做事深受其害的青年人。於是﹐我們有三十會、有零三七一大遊行、有高登論壇把主流媒體忽視的政客言行惡搞。這代人的行為與「民主元老」等也許分別不大﹐但互聯網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力量給我們發聲﹐積少成多影響社會。一則新聞可能只是「一日鮮」﹐但博客卻可以不斷更新傳播﹐揮之不去。

社民連勝出 互聯網功不可沒

以網絡為組織工具﹐強調志願者的參與﹐非集中化的團隊 -- 這就是長尾政治。由網絡2.0到企業2.0到白宮2.0雖然只不過數年時間﹐但這絕不是曇花一現的現象。當個人思想與能力可被直接聽見與發掘的時候﹐傳統競選模式將會被淘汰。極左陣線香港社民連「長毛共和」之所以能夠勝出﹐ 其跨層面的網絡宣傳與年青化的網上動員力(例如 「我投民建聯」)是不容忽視的原因。美國人已經醒覺了。那盡奶所能差點中蕉的香港議員呢﹖恐怕要在九年後的香港普選才知道吧。

延伸閱讀:
掟蕉政治學
掟蕉政治學
社民連現象
社會民主連線
香港政治的Web 2.0年代
社民連的「力量」在哪裡?

Hong Kong: Banana Politics
Youtube - 黃毓民終於要出蕉了
Youtube - 梁國雄請曾蔭權食蕉
YouTube - 毓民大舊向曾蔭權掟蕉抗議@立法會行政長官施政報告(2008-10-15)

Obama:
尋「港版奧巴馬」 改變香港
It's time
The Long Tail
Long Tail Politics
Who is this guy Obama
The Amazing Money Machine
Obama as we knew him... man and boy
Barack Obama and The Long Tail of Politics



P.S:
By the end of the campaign, myBarackObama.com chalked up some 1.5 million accounts. And Obama raised a record-breaking $600 million in contributions from more than three million people, many of whom donated through the web. -Propelled by Internet, Barack Obama Wins Presiden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