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19日星期一

大學畢業=中產生活 美夢成空

很多朋友在選擇工作時,也看重出路和前途,而將其他考慮放在較後的位置。記得有不少從事會計的朋友都曾跟我抱怨,其工作需要經常加班,因而失去不少私人時間。但此職業卻對自己將來的出路較有保障,故決意堅持。

但最近,港交所發出了一份被認為對會計界影響深遠的諮詢文件,諮詢有關接受在港上市的內地註冊公司採用內地的會計及審計準則以及聘用內地會計師事務所,並希望在明年實行。有論者認為,如果此建議最後能獲通過,香港會計師事務所現時的H股上市公司審計工作會很容易被內地同業搶去。到時候,香港對會計師的需求將大幅減少。

憂會計專業 面臨內地競爭

也許大家會認為,上述論者無限上綱,過分擔憂此措施的影響。但坦白說,當我第一次聽到這新聞,我是有點意外的。我沒有想到,香港會計師在審計方面其中一項最「屈機」的優勢是如此容易因交易所條例的更改而失去。我更想不到,專業人士也開始要直接面對內地同業的挑戰。我覺得,這是一個很有象徵意義的轉變。看來,面對來自北方的競爭,獲取中產生活的難度愈來愈大了。

一向認為作為大學畢業生,如果想獲取中產生活,風險最低的方法是成為專業人士(從商的風險在於仕途不一定順利),而在專業界別中,以會計界和教育界的入行門檻最低。因為跟法律界、醫療界和工程界不同,要成為會計師和教師,你在大學讀的本科不一定是會計或教育,分別只需考專業考試和讀教育文憑便可。再者兩專業每年有相對多空缺吸納新人。

然而,工種北移的現象在專業界別也開始出現了。過去10年,我們看到一個又一個被譽為是「有前途」或「經濟支柱」的行業的職位出現求過於供,先是資訊科技界,然後是貿易業、物流業。下一個行業會是會計界嗎?其實,過往「大學畢業後成為專業人士,然後過中產生活」那種想當然式的美夢是否已成空?為了提升競爭力,我有不少朋友開始向獲取內地的專業資格之路進發,例如參與中國註冊會計師的考試、修讀內地大學的法律課程等。

可是,為了獲取相對富裕休閒的生活,為何我們好像需要比上幾代人付出更大的代價?這是否值得呢?

既然代價大了,我反而在想,我們應否像過去幾代香港人那樣,將追求物質生活的改善放在第一位?相反,我們應否更忠於自己,正如股神巴菲特經常鼓勵年輕人「做你喜歡做的事,不要為錢工作?」就算達不到上述的理想,也許我們可以退而求其次,多放些時間與家人相處。

3 則留言:

匿名 說...

說得很對,時代不同了,我們也應該調整對生活的看法。

MJ 說...

如果缺少了內地的血汗工場,多年來我們何以享受廉宜的產品、食物?所以在偉大的全球化下,將所有可轉移的生產搬到成本較低的地方亦是理所當然的事,亦沒有什麼值得埋怨,而這亦是浪費時間,莫非我們要回到封閉市場的環境?正是所謂的「出黎行,預左要還」。
如果未經仔細思考而將過去的成功方式在未來仍視為理所當然的事,那等同於放棄運用腦袋。

暗黑的卡夫卡 說...

同意MJ。

這是創造鏈的遷移。

以前是一份工作一世。

然後是一個行業一世。

現在? 每幾年就要重新評估自己行業的生命力...

我自己也轉了兩次行。

Maybe Warren Buffet is right...gotta do what you lo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