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5日星期三

政府與政黨分權 勝一蹶不振

普遍市民認為被視為「反對派」的泛民總是「逢政府必反」;而建制派這群政府的「忠實粉絲」,定必事事力撑政府。

但筆者以「內容分析」(content analysis)的方法,從各大報章搜尋「社會抗爭」的關鍵字,例如︰遊行、請願及聯署等,發現「反特區政府」絕非泛民的專利,其實「親政府」的建制盟友亦是不少社會抗爭的發起者。

政團抗爭事件 建制佔近半

從今年7月到10月以來,各大政團合共發起了132次抗爭事件,當中泛民佔了70次(53%),而建制派發動了其餘的62次(47%),兩者數字相差不遠,並非大眾所想般一面倒。

泛民於議會內的空間被封殺,要以遊行示威表達訴求,此舉不難理解;可是,當建制派亦以同樣方式宣洩不滿,足見建制派於議會內對施政的影響力仍然有限,需要依靠議會外抗爭,轉達訴求。

自梁振英當選特首以來,一直強調要與建制各黨派「大和解」,以圖穩固議會內外的支持。可是,研究數字卻反映了另一個故事︰建制派所發起的62次抗議中,接近6成是針對特區政府施政,當中包括爭取標準工時、增加公屋供應及改善地區設施等。

若然讀者樂觀一點來看,建制派乃擔當「忠誠反對派」的角色,發揮監察政府的效能;但從政治現實的角度,建制派與政府根本就各自為政,協調不足,往往未能於制定政策前達成共識,而要依賴議會外抗爭向政府施壓。

與其孤軍作戰 建聯盟謀合作

當政府「推動立法」時,不單受到泛民的挑戰,同時亦要面對建制派的夾擊。由於無法取得議會內外的支持,政府每每採取「龜縮戰術」,迫於無奈地擱置或押後法 案,試圖避開社會的反對聲音。因此,回歸以來的立法成功率只能徘徊於5成左右,身陷「管治能力不振」的困局(詳見新力量網絡2012年管治評估報告)。

政府與其孤軍作戰,逐次「跪求」各政黨手中一票,倒不如考慮長遠合作模式,成立「聯盟政府」,透過與主要黨派分權合作,提升管治能力,否則現屆政府只能重蹈前兩屆政府的覆轍,管治繼續一蹶不振。

政府依然敵視泛民,假如僅有的建制朋友亦被「迫到死角」,依靠抗爭迫使政府就範,屆時連政府建制也再無互信,香港還可以管治下去嗎?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