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1日星期二

防高官貪腐 須有民主制衡

早前,總理溫家寶接見梁振英時,提出「為政者要清廉,做人要清廉」,明顯針對近期特首曾蔭權及前政務司司長許仕仁涉嫌貪污事件。

高官頻出事 印證貪腐質疑

多年來,香港以廉潔享譽各地,廉署的「執法、預防、教育」三管齊下的反貪策略,更是不少國家反貪機構的學習榜樣。相反,國內腐敗之嚴重,連前國家主席江澤 民亦曾承認,已達「亡黨亡國」的地步。回歸15年後,內地領導人居然公開要求香港特首(當然包括現任和候任特首)維持廉潔,港人看到如此諷刺的場景,應有 扼腕之痛。
港人之痛,也是公務員之痛,曾蔭權和許仕仁同為資深公僕,二人不但未能做到「比白更白」(whiter than white),更讓自己陷入貪腐醜聞,令公眾強烈質疑他們的政治操守,讓香港和公務員蒙羞。可以預見,來年香港的廉潔度排名勢將下滑。雖然,我們可以自我 安慰,曾許尚未被控,更未定罪,香港仍然是「廉潔之都」。但我必須指出,曾蔭權如果「無罪」,並非他清廉自守,只因他不受《防止賄賂條例》第三條規限,接 受利益而不受規限,其他公僕如被揭發曾蔭權式醜聞,定遭革職檢控,入罪機會極高。
至於許仕仁一案,雖然《廉政公署條例》授權廉署人員,只要「合理懷疑」任何人違反《防止賄賂條例》,可作出拘捕,但廉署向來執法謹慎,要拘捕前政務司司長 以及香港最大地產商,有關「懷疑」必定「比合理更合理」。
回歸以來,數碼港批地、西九單一招標、賤賣紅灣半島等事件,令官商勾結的印象深入民心,今次爆出曾蔭權租住大商家內地豪宅和獲豪華款待,以及許仕仁和新鴻 基的密切關係,進一步支持市民多年來的質疑。

小圈子選舉 難脫官商瓜葛

眾多事件的成因雖然各異,涉及個人操守、決策監管制度的漏洞等,但筆者認為問題的根源,在於特首小圈子選舉被大商家和保皇政團壟斷,由此產生的特首,先天 背負官商勾結的「原罪」,只要政府政策有利大商家和地產商,市民已傾向相信政府又再明益大財團。
何況,小圈子產生的特首,就算毋須為謝票而感恩圖報,亦不能不照顧未來最大票倉的利益。因此,香港廉潔的基石除了靠賴廉政公署、傳媒監察、獨立公正的司法 體系,更需要一個民主的制度產生特首和立法會,讓民意和議會監督制衡政府,減低官商勾結的可能。
1982年,廉署推出一輯經典反貪廣告,以蘋果由內爛到外比喻貪污禍害。現實上,貪污之隱蔽,有如蘋果內部腐爛,外人難以得知,被揭發的往往是冰山一角。 曾許身為香港第一二把交椅,都涉貪被查,毫無疑問,廉潔香港已敲響最後警號!香港人絕不能沉醉於過往的美名,否則讓蘋果由內爛到外,只會禍延整箱蘋果,到 時悔之已晚。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