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29日星期二

港台淡化烽煙 恐淪另一新聞處

香港繙譯「phone-in」為「烽煙」,正好描述意見交鋒是節目特點。

我追聽phone-in節目,不是期待主持人的惹火言論,而是設定社會議題的能力。當年鄭經翰除了罵官員,還跟進個案,在沙氏期間組織實際行動,例如籌募口罩,逼官員回應前綫醫護人員的投訴。

單一主持 流於派別表述

《千禧年代》和《自由風自由phone》以接聽聽眾和嘉賓意見為主,跟聽眾和社會人士一起釐清和爭論觀點,這是phone-in節目的另一特點。近期一個出名例子,莫過於《自由風》客席主持劉佩瓊被馬嶽反駁,指立法會替補機制方案違反比例代表制精神,以及配票並非操控選民(http://www.youtube.com/watch?v=sRWaCRUZwc0)。這就體現真理愈辯愈明。

Phone-in節目能有助普羅市民交流意見,而意見不需要很完整或者很高深,務求讓更多人參與公共討論。港台改革phone-in節目後,只有一位主持,希望騰出更多時間給聽眾發言,主持只擔當協調者角色,又不建議「用個人的意見凌駕聽眾或嘉賓之上」。如此改革的後果,很可能是節目流於不同派別各自表述,一些錯誤觀點也會含混過關,無助觀點思辯。

港台或許擔心主持周融和吳志森的個人風格太強,而吳志森屢遭親中人士批評,也令港台受盡壓力。不論港台是否因此改動節目內容和主持人選,不起用兩人的確令機構消減政治壓力。

此外,香港正式參與政治的渠道仍然缺乏,phone-in節目發揮了紓解民怨功能,政府其實不無好處。然而,政府和港台高層卻藉淡化phone-in節目角色,減少公開批評政府的聲音。

我們不要多一個政府新聞處!

團體協力 抗公器粉飾太平

香港已有政府新聞處專門傳達政府資訊,大眾媒體也要加插政府宣傳信息(API),再加上建制派政團和媒體當道,政府不愁沒有渠道影響公眾。我們不需要香港電台「分擔」此任務。我們需要的是不受財團左右,準確反映社會實況,維護公民權利的媒體。

近期,有意無意限制和收窄採訪、言論和創作自由,削弱民眾知情權的事件接踵而來︰政府新聞處發放資料代替傳媒採訪,警方阻止記者採訪李克強訪港活動,版權條例不豁免二次創作,拒絕訂立檔案法,和委派政務官出任廣播處長等等。

更灰心的是,立法會否決了捍衞言論自由議案。究竟這是巧合,還是政府有意在換屆前硬推政策,為下屆政府掃除障礙,外人不得而知。我們知道的是,不同民間團體為着個別上述關心的議題表達意見,例如記協、人權監察和網絡自由關注組等,惟力量較為分散。

既然倡議的目標相近,團體大有條件結連起來,提醒公眾資訊自由的重要性,以及堅拒政府運用公器粉飾太平,抑制多元聲音。這遠比「撑周融,撑太后」來得更有意義。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