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7日星期三

港商人治港 效台多吸「人氣」

最近去了台北,有兩天時間閒逛,到處走走看看,發覺與香港很是不同。簡單來說,香港是個商人,台北是個文人。

文人是不屑於做大生意的,他們喜歡按照自己的興趣,找個僻靜的地方,開個有意思的小店。在台北的大街小巷裏面,就隱藏着很多這樣的去處,服裝店、咖啡館、精品舖、小吃檔,租金便宜,遍地開花。新竹清華大學裏面有幾個餐廳就非常有特色,藤蔓纏繞,書香繚繞,還有小貓小狗駐店為伴,成為一景。這同香港的大學裏面連鎖集團經營的餐廳氣氛完全不同。

台「文人」做生意 商管見不足

文人開店,多不太在意錢財,只要能夠生存,就樂意做下去,不會催客人離開,不追求翻台率。我們有晚走進一家用古法銅爐吃火鍋的飯店,老闆看了看錶說,我們9點就關門了,那意思好像是不願意再招待,其實才7點鐘剛過。在台北的幾天,吃飯的時候沒有很趕的感覺,比起香港,覺得食物容易消化得多。

文人多夜貓子,所以台灣會有24小時的誠品書店,老闆是文人,客人也是文人,不是文人的去了那裏也會附庸風雅,有個香港朋友就買了20本書,我很納悶,那麼重的書他如何帶得回去。

文人做生意,有諸多優點,但也有致命的缺點。

對商業標準的要求不夠高。我們去台北101、微風百貨、SOGO這樣的商場逛了不夠十分鐘就出來了。環境設施管理維護不足,細節處都有破損和灰塵,洗手間也比較陳舊,商業氣氛不夠濃厚,沒有讓人流連忘返的舒適感。商業促銷力度不大,即使是商場周年慶,也沒有很好的折扣,比起香港來,真是沒有甚麼東西好買。倒是商場裏的電梯小姐甜美笑容,熱情招呼,讓人印象深刻,可成為一景。

論親和力人情味 台比香港強

不逛商場,逛小巷,但最讓人頭痛的就是沒有人行路,走在台北各處的巷子里,時時刻刻要小心身邊的機車和汽車,要是遇上下雨天,那真是步步艱難,險象環生,比起香港處處井然有序的商業街區環境,真是差距很大,這一點不知道是否也是「文人治理」同「商人治理」的區別。

比較而言,我還是喜歡香港多些,畢竟文人情調的東西,不能拿來當飯吃,日子久了,總不如舒適的環境、實惠的商品、方便的街道,來的有價值。香港有年輕人反對商業霸權,我也是支持的,沒有了生活的味道,一味追求商業利益,這樣的社會環境確實不健康。有機會的話,我還是希望多去台北以及台灣各地走走看看,那裏的人,無論哪個社會階層,都有一種迷人的親和力和人情味。

在香港待久了,要多吸吸「人氣」。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