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15日星期一

政改諮詢 早做勝遲做

民主黨創黨主席李柱銘提出的選舉特首方案,令政改再度成為社會焦點。其實,泛民主派和建制派早已提出不少選舉的方案,只是雙方猶如「隔空對罵」。

的確,在政改諮詢尚未開始時,雙方欠缺契機和平台進行溝通,可以理解;既然政改諮詢早晚還是要做,何不盡早開始,讓大家凝聚共識?

各黨拋方案 流於口水戰

李柱銘早前提出,將來提名特首候選人的提名委員會,可保留現時1,200人選委會的組成辦法,而取得最高提名票的首5或6人,即可成為候選人,重點是讓泛 民代表能夠參選。不過,方案提出一日後,已被極速收回。公民黨黨魁梁家傑則建議,來屆參選人只要得到10萬人提名便可「入閘」,方案強調所有港人可享有平 等的提名、參選及投票權。

另一邊廂,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主任委員喬曉陽亦曾南下解釋,提名委員會將採用集體提名制,目標是令泛民「知難而退」,放棄競選,達致「愛國者治港」的原則,建制派亦隨即附和。

各黨各派都已拋出方案,部分更甚至是自揭底牌,中央與泛民的立場也愈來愈明確,但暫時雙方只是流於「口水戰」,隔空對罵。在爭論過後,又怎樣能收窄分歧,達致共識呢?

無疑,政治從來是達致共識的藝術。欠缺一個溝通的平台,討論自然難以對焦,無助解決問題;啟動政改諮詢,便是搭建這個平台的第一步。

港人也期望當局拿出決心,開展諮詢,解開政改死結,根據港大民意研究計劃在4月初進行的調查,近7成市民支持立即展開政改諮詢。不過,官員現時卻不斷採取「迴避戰術」,與民意背道而馳,這又何必呢?事實上,提早作出諮詢,對當局也有好處。

及早諮詢 免聲音邊緣化

首先,可以避免當局在政改上陷於被動。李柱銘的方案,壽命雖然只有一日,但已引起廣泛討論。可以預期,民間對於特首選舉方法的討論,將會陸續有來。如果當局堅持不作諮詢,一旦民間醞釀出一個「終極方案」,當局可能只能被動的選擇「接受」和「不接受」。反之,愈早展開諮詢,當局便可愈早主動地參與有關的討 論,避免自己的聲音被邊緣化。

而且,現時「佔領中環行動」,進行得如火如荼,一旦沒有一個各方都能接受的方案,這場公民抗命,便很有可能上演。愈早展開政改諮詢,便等於有愈多的時間,正式醞釀方案。對當局來說,這也代表着拆彈的時間愈充足。既然如此,何不給自己一個機會,盡早化解危機?

要達成共識,也先要視乎有沒有凝聚共識的平台。這個平台愈早搭建,對當局也便愈有利。港府、中央會在何時開展政改諮詢,我們尚且拭目以待。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