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31日星期一

高官宜多做功課 免車毀人亡

說來可笑,就在唐英年司長「出事」前一個月,中大亞太研究所發表了他們受中央政策組委託的研究報告。唐司長貴人事忙,沒時間閱畢百多頁英文,其實只要看一句結論,就是「世代論並非有效的解釋……要徹底了解他們產生激進理念、態度及行為的過程和條件。」假如唐司長有認真對待,相信他就不用車毀人亡了。

80後雖不滿現況 但打者愛也

看報告時,憶起網上的一句話:「雖然他們是激進的少數,但謀的是多數的福祉。」報告中分析「80後」,雖然有相當數目的青年不滿社會現況,但總體而言「並非同時間埋怨個人的生活水平或質素……對自己的前途(比70後)更為樂觀」,亦有後物質主義傾向。

即是說,香港青年人走上街頭反抗,原意不是走偏激,更像歡喜冤家式的「打你都係愛你」,其實是對香港前景仍有希望的表現。他們除了個人物質上的追求,更追求社會公義的展現。政府官員透出心底話,卻被自己付錢做的研究打嘴巴,小弟雖非納稅人,也為各位的公帑被政府亂花感到不值。

是次研究較短,並沒有詳細闡述「80後」現象的原因。我認為其實是軟件硬件不相乎的問題。硬件上,香港的基礎建設可說是世界一流,雖然政治制度混帳、貧富懸殊,卻也的確未至於餓死人的程度;軟件上,有些人從小到大是相對前進的,社群主義浮現,即中小學教育常強調之「社會義務」,認為自己身為一分子,除了個人福祉,更要為社會大眾抱不平。另一方面,有些人卻可能因為香港城市化速度過快,思維跟不上變遷,如某些人常說的「小農DNA」,只顧門前雪,有家有國無社會。既得利益者看世界,眼前一切是美好的,思維不需隨時代變遷;反之非主流及新一代,則會見到社會的另一面,產生別的思維。

港人並不激進 官員好自為之

而且,香港人也實在不算激進。從來沒有人聲稱要奪誰的命,或要將誰趕出香港,最多是戲言送誰到北韓,但相信金正恩同志也懶得接收。更重要的是,這些有責任感的香港人口裏說不,身體卻很誠實的留在香港,為弱勢者發聲,沒有以往那種「怕走唔切」的心理。有天與新加坡同學閒談,他說你們香港人常要與新加坡競爭,其實坡人更想到香港住,最好是到台灣。因為,與人民脫鈎的威權政治,是難以維持的。

至此,唐司長應該明白,若然他是突尼斯、埃及、也門或阿爾及利亞等地的政治人物,可能此刻已經要流亡他鄉了。幸好香港不是一窮二白。

1 則留言:

Quality Alchemist 說...

祝新春快樂,兔氣揚眉。
Q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