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29日星期一

便捷香港 何苦勞人役己

人說「隔籬飯香」,生活在香港,一些人想遠走他鄉,覺得在外國過得更悠閒舒暢;外國人來到香港,卻給此地五光十色迷倒,一去不返。每種都市都有其背後的運作機制,你喜不喜歡,視乎你是哪種人。


問起為甚麼會喜歡住在香港,很多人都答「方便」。交通距離近、購物方便、辦事方便,一切效率都高。香港唯一的好處,就是幾時都總有人服務,所謂24小時不眠不休。這很好,好到讓人拍手叫絕,沉醉當中,卻容易忘了服務背後是如何支撑住的。


為填補空虛 又製造空虛
當然首先你要是有資格讓人服務的才成。這種資格來自消費力,有錢便是爺。生活基本需要,服務大門隨時為你打開,甚至有多個選擇給你。深入民心的「梗有一間係左近」,道出的不只是便利店,而是一眾連鎖式的店舖不斷滿足我們的生活需要,只要你想你就可以得到。基本需要夠了,進而人需要娛樂,香港也是太方便,即使選擇未必多。老外喜歡香港的地方,也不得不提夜生活一環吧!對比起外國,住那兒的總會抱怨地方太大、無啖好食,西餐悶藝、購物又不方便,更不要提夜生活。


以前聽在外國居住的人的心聲,總覺得香港真好,單是方便,已經勝過你多多聲。現在想來,那簡直是荒謬。整個香港運作的方法,就是一隻字,做。為了自己而做,為了別人而做,總之整個香港就不能停,效率行先,做到你我都方便為止,不知辛苦了多少人。有了低層的勞動,又需要不斷找其他事情去填補我們生活的空虛,賺了錢那當然要用,於是又會花在娛樂。有時也會問,其實香港人的娛樂算不算娛樂?吃喝玩樂,飲飽食醉,轉個角度看也跟奴役沒有多少分別,都是為了這個,所以那個,其實有沒有意義?那就好像高潮過後,又是一陣空虛,而我們的生活,就建基在填補空虛,又製造空虛,維持都市的運作。


真誠親友 比一切更值錢
近來講「八十後」、「反抗中環價值」,無非都是想似番個人。人不是機器,不應像部件一樣運作。有人說一些人窮得只淨下錢,新一代想的,就好像換成是如何在沒錢的情況下,生活過得有意義。至少有個實在的寄託,比如真誠的朋友、家庭,那比一切都更值錢。香港的確好,那是建基在其他人的勞苦上;香港可以更好。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