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百年的奧運之夢﹐終於在昨天完滿完結束。1907年﹐這個甲午戰爭的戰敗國﹐聽到「南開之父」張伯苓發出中國組隊參加奧運會的倡議。為徹底消除"東亞病夫"這個稱號﹐為實現這個夢﹐我們用了整整一百年。
今屆奧運比賽,基本上完美無瑕。唯一的新聞就是西方媒體為"唱歌門"上大做文章。我倒認為這是一個良好的跡象,因為這意味著他們有沒有別的東西搞作。但經過西藏時件的偏差報導﹐其殺傷力已因公信力喪失而大為減少。
國際威望 非金錢可買
這對香港人又有甚麼關係呢?對我這個滯留海外的香港人來說﹐效果雖小卻意義重大。在週末舞場熱舞女郎們的媚眼﹐在與其他亞洲國家的友人談起奧運(尤其是日本和韓國)的時候﹐那光榮感是非常實在的。以加拿大為例﹐他們三百多人的奧運團隊裡第一面金牌是由一位父母在中國出生的越南移民運動員帶來的。那軟實力的提升顯而易見。
對中國來說﹐成功舉辦奧林匹克意味深長。其中包括國際威望、統治合法性、民族自豪感等等不是金錢能買到的東西。這也證明一個強大的中國終為世界尊重 。作為香港人,我也不禁為中國歡呼打氣。我們可能不同意政治上的制度,但無可否認中華民族自100多年前最黑暗最悲慘的時代走過了很長的路。
進軍創造力 莫再等百年
如果中國人民能夠克服像這樣嚴重的地震災害,如果政府和人民可以互相努力工作,把共同的夢想變為現實,這樣他們便不再需要證明給任何西方國家。他們已經證明了自己是做得到的。香港人也曾經有過這經歷。還記得1996年的百年奧運嗎? 李麗珊在當年外國人看不起、在香港對運動員沒有尊重、沒有資助、沒有培訓、沒有獎金的惡劣條件下,仍可堅持夢想而成功為最後一次代表英國殖民地的香港贏得了一面金牌。「香港運動員不是垃圾!」 ﹐那是多麼艱難困苦之下的勝利。
請不要再講大國堀起與否了。我們更應向創造力進發﹐重新成為文化與創意的強國 -- 看看當代中華民族的創造力缺乏症吧 -- 直至現在中國籍公民所得到的諾貝爾獎紀錄仍然是零。香港作為最早接受西化的中國城市﹐有條件也有責任去負起這個承擔。只可惜﹐我們的創意早就被現今社會的短視文化摧殘。希望不是要再來個一百年吧。
延伸閱讀:
The Girl With The Uneven/Crooked/Buck Teeth and the Fat/Chubby Face
SL Foundation Xu Guoqi interview
Birth of an Olympic superpower
東亞病夫
百年。中國。奧運
回眸中國奧運之路
土生土長的香港運動員
洪松蔭的人生路
見 工 王 尋 夢 實 錄 - 洪 松 蔭
思想解放,只為煥發創造力
2008年8月25日星期一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