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2月4日星期一

競爭無處不在 內地生成對手

談新香港人不得不提「普通話人」。

小學時,老爸要往返內地工作,我跟他拿本《漢語拼音》,聽著電台節目一起學普通話。升中遇上教改新設普通話科,記得考口試老師讚我讀音純正,還滿心歡喜了一會兒。我們曾經懼怕那湧進香港的一百六十七萬人,可內地人已經無聲無息的走進我們的生活。優才計劃吸引大量內地人、中文科改以普通話教授、自遊行、新移民等,新一代高速的經歷了由猜疑,變為接受和歡迎內地人的過程。而我感受最深刻的,是將來的競爭對手,近在咫尺的大學內地生。

內地尖子不懂粵語 陷困境

我們或多或少都曾經以為內地生就是那些高考得滿分的「尖子」。社會把他們和我這些會考「尖子」相提並論,加以膜拜,覺得大學收得越多內地生就代表越厲害。報章談及內地生,總是說他們拿了多少獎學金、進了甚麼有前途的學系,令我們以為敵人是這樣的棘手。的確有這樣的例子,但其實還有一群被社會忽略了的普通內地生。

他們的處境根本不如我們想像的好。人生路不熟,不懂粵語,英語說得不好,用普通話只能勉強跟我們溝通。內地生不能參加本地生的迎新營,不認識對方,更遑論有多少交流機會。大學給了他們一筆錢便跑來讀書,以為本地生必能接納他們,結果就是零接觸,繼續和內地生「埋堆」搞小圈子。早幾天我跟位內地生作分組演示,介紹一本英文書,那簡直是場噩夢--她不太看懂書的內容,人又內向,表達能力不行,用不靈光的英語對稿照讀,跟同學完全沒眼神接觸。同學聽得一頭霧水,課後教授也要找她相討。

其實她還好,聽明白粵語;隔壁的三個天津人,只能用普通話跟他們談話,宿舍裡住同一層的對他們根本不理不睬。

大學生活沒趣 還會留下?

再退一步,在中大的已經算好了。科大的內地生還要跟本地生搶宿位爭成績,生活苦悶,玩失蹤、甚至自殺。我聽很多內地生都說畢業後想留港工作,但經歷如此沒趣的大學生活,發覺不能融入本地生的圈子,甚至不能融入這所謂的國際都會,他們究竟有沒有信心留下來?留下來的,我們會認同他們是「新香港人」的一份子嗎?

中學時每年都請個外籍老師教英語,讓我們多接觸外國人。現在應該要請內地人教普通話,讓我們多接觸內地人,預早學習適應他們吧;不過此舉可會加速打爛本地教師的飯碗呢。

競爭就是這樣的無處不在。真可悲。

19 則留言:

匿名 說...

理工亦然。

以我零三至零五年個人觀察,不少人都根本足不出門,除了功課就是上網打機。

幸好交莊那年,竟然有交換上及內地生上莊,真的感動到死。

還不是跟以前一樣,外省人的問題,出在言語不通,然後聚成一體,結果是黃埔的四川店大收旺場。

匿名 說...

內地生在香港...可以劃分作不同類別。大抵可以按選修科目區別。

內向零交流,完全不融合的一群,多數修讀純理科,大不了是電腦、工程。電腦、工程一群的前景反而較差,原因有關學科出路多數是到商界混,「自閉」者搶不了飯碗;要留在學院搞研究,同系的本地生又「相對」高質,內地生未必有優勢,搶飯碗難度亦較高。

反之修讀純理科 (phy/chem/bio 之類) 還好一點;不時在大學裡打探,這些科目好像越來越多內地生讀 postgrad。

至於有膽量修法政商文史哲的一群,不用擔心...十居六七精研「十字令」,面面俱到;最厲害的來港不消兩個月,便會跑到老蘭與洋人泡在一塊了。哈哈~

暗黑的卡夫卡 說...

競爭真的是無處不在!

你這麼說﹐我倒想起在加拿大來自中國內地的移民...他們的數量已經連續數年居於傍首。

或者因為加拿大政府的"多元文化"﹐特別是多倫多這個華人佔10%以上的移民城市﹐他們的融合程度好像比香港容易。

在這裡沒有甚麼 "Big6"﹐ "港燦"﹐全都是共產加國下的臣民/農民。

而我的本地朋友也可以分得出"廣東話"與"普通話"的分別﹐有人還拿來做笑話!

雖然大學都好似有Kris所講的情況﹐但好像沒有那麼嚴重。除了有時會揮動祖國國旗之外...=)

Leona 說...

perennial_loser,同意。
此外,有沒有發覺,內地女生比男生適應力強多了!

「跑到老蘭與洋人泡在一塊」的,十之八九,都是女生。
港女與之相比,高下立見。
唉 。

kris,說到內地人的競爭,你大概沒有我們女人清楚…

Kris 說...

同意perennial_loser。我在統計系上的科目的tutor 大部分是內地PG,上tutorial時他們被逼要說英語,很不自然。

讀商的認識一兩個,表現很奇怪的。要做present 時就裝得很熟稔的,平時沒事幹卻又是埋內地生堆,跟本地生沒話說。法政文史哲的就不認識了。

到老蘭跟洋人混在一起,始終要英文行。上書院的學生為本課程,教授是英文系的鬼佬,鬼佬學生和我跟他有講有笑,內地生只懂鴉雀無聲。


卡夫卡的說法,我會說是香港的尺度始終很保守。我們很討厭「新移民」,卻忘了上一代、以至我們自己都曾經是新移民。


Leona,我大O 組爸的女友是北京人。她算不算爭贏了? :)
這裡不妨學"王迪詩"的一句「欣賞我的男人,根本不會喜歡內地女性;鍾情北方佳麗的男人,也不會對我感興趣。」"某些"香港女性自有其吸引之處 :P 至少我認識的內地生真是...

匿名 說...

競爭就是這樣的無處不在。真可悲。 <-- Darwinism, prevalent in the 19th century.....

http://en.wikipedia.org/wiki/Darwinism

VC 說...

香港學生在外國也類似嗎?

匿名 說...

Leona:

據小弟所見,內地女生適應力的確較強。在大學裡看見和本地生三五成群,粵語和普通話炒成一碟嘻嘻哈哈的,都是女生比較多。

至於本地女生呢...鹹魚青菜各有所愛,也許只是我們眼見那些不大愛吃沙律而已。愛吃沙律的,可能老早跑到外國,非吾輩所能見矣。

Kris:
看你提起「王迪詩」,不知何許人也,還真的跑到網上搜尋;卻原來未聞其名,已先閱其文。哈哈~

聽說這位/群王「小姐」現年 28,恰好與區區同年?若非自知讀書少見識淺,小弟也想找個地盤,來個「欽州街頭」,剛好是王「小姐」的 antidote...呵呵~

匿名 說...

我是比你們早畢業的中大舊生,第三代尾的香港人。

因工作關係,我時常要往大陸去;也接觸了不少的國內人仕,國內的女士比港女更清楚自已要些什麼,故此直接,不扭擰。

反觀香港的女士,既想得到男士的憐愛和照顧,但又要愛得尊嚴和有自由;既想高貴、有性格;但心底裹却渴望可以倚賴和做小女人...;是矛盾的動物!最終兩頭不到岸,都不知自己要セ?!

而國內的男也好,女也好,普遍思想比較宏觀,可能是幅員廣,而社會矛盾比較大吧!多返內地,才發現自己在香港所受的教育,只著重技術性或學術性的學識,而非思維上的訓練,實有不足之處。

匿名 說...

我係第四代, 也因工作關係, 經常往返內地, 就我所接觸的, 發現國內人仕較香港同齡生活有目標, 認真和傾向多方面發展. 而且敢於接受挑戰同具有較長遠目光, 同意蓉蓉提及的"宏觀"觀點. 現在我地尚可說有相對優勢, 但以後既第五代同第六代, 如果沒有思維上既改變同制度上既配合, 在可預見既將來會完全被整個氣候淘汰. 雖然, 講法有點誇張, 但畢竟國內每年有近百萬大學畢業生, 加上海歸人仕, 移民回流, 只要當中每年有1%-5% 出現極出眾人仕, 根本我地依家所標榜既"優勢"係會十年內消失, 將來只有越來越少既香港人會達到現在同樣條件既生活工作.

bing

Kris 說...

我想是跟歷史問題和地域性有關。

會考在香港歷史上根本就是一個找尋「精英」、淘汰大量人出來作為勞工的制度。它要求人服從遊戲規則,不許有任何怨言,只講操練純熟,這些是勞工的特質。思維上的訓練?不需要。我們不是要培養intellects,學懂服從殖民者就夠了。

而香港相比於大陸,地方實在細太多。在香港,食一味金融已經賺到見牙唔見眼,儘管好多人想搞新興事物,但次次都因為賺得不夠多/缺乏支援/無潛在市場而要放棄,很多人仍對訓練金融技術的科目趨之若鶩,不需要其他思維。反觀大陸,內部市場已經大得驚人,幾乎搞什麼都有機會賺錢,他們需要的技術都不同,網絡、金融、零售、藝術、化工、甚至軍事,上課讀書總不可能學得完,需要的是深層次的思考方法,有自己的一套做事哲學。

匿名 說...

各位:

競爭?每天也是,只是我們不自覺.宏觀一點看,重新'洗牌'不是壞事!:)

Daniel.

匿名 說...

Kris 提到...
我想是跟歷史問題和地域性有關。

Jared Diamond的一系列著作可給你一些啟迪:)

Daniel.

Kris 說...

Jared Diamond...知道兩本比較出名著作,但無真正睇過。有空看,謝 :)

怪事 說...

你好

我們最近進行一個教育改革的活動
名為”萬人考大學”
這活動目的是讓教學品質有問題的大學系所停招和退場
藉此改善台灣大學過多卻教學品質不良狀況

不管是十年前的教改還是現再的二次教改
都是以學生家長和老師為主要受眾
但是現再我想提出一個不一樣的觀點
教改的受眾能不能換為大學院校本身也要改革?
也就是說
教改需要忍受那些不求上進的大學學店嗎?
現在的大學真的全部都具有資格”教育”學生嗎?
考試不合格的學生要重新學習
不適任的老師要調離工作崗位
然而評鑑不通過的學校卻還是可以招收學生???
大學退場機制喊了很久
卻沒有大學願意承認自己沒有能力給學生良好的教育
真的每一個大學都這麼好嗎?
那些教學品質有問題的學校
難道我們都對他們無能為力嗎?
最近
我們組成了
萬人考大學的活動
目的就是希望
教學品質不好的大學能夠立即停招
讓學生能夠受到真正的教學
讓學生家長辛苦賺的教育費用
得到真正的實質教育內容
讓學生唸了四年大學得到的
不再只是一張求職碰壁的文憑
如果你願意傾聽我們更多的看法
請上www.wretch.cc/blog/hero1999tw

謝謝

暗黑的卡夫卡 說...

kris:
你的留言可以作為論文題材...唔知有無人寫過呢? (除了呂大樂)

萬人考大學:
"台灣大學過多卻教學品質不良狀況"
香港也有此問題...等我看一看。謝謝

怪事 說...

華人社會太重視大學文憑了
所以幾乎都會有人利用這一個信念
成立以"賺錢"為主的學店
如果這些爛學店只想賺錢
卻無法給學生同等的教育環境和教育資源
那這些學店都是我們應該討伐的
所以
我很樂意萬人考大學這活動能夠讓香港知道
讓這股淘汰爛大學的寧靜革命吹向香港
一起淘汰爛學店吧

匿名 說...

以前一直不知道local對我們內地生怎么看的……可能總是覺得我們只會讀書只知道分數,只懂語法不會會話,部分是實話部分是偏見。
確實有很多內地尖子到了香港還是用高中的學習方法窩在宿舍,不懂交流。

但是,那只是少數。也有不同的啊~中大英語辯論隊里有內地生,一起上ELT的時候內地生表現也不差……上面有老兄說,和地域性有關,很對。我來自杭州,我發現上海啊浙江啊這些東南面的學生比較能合local群,相比西北的就比較閉塞,比較“埋堆”

其實,內地生也是蠻想和local交流的,做project的時候一起也能有說有笑,路上遇見也會打招呼。

但是更多時候會孤獨,我們可以聽懂廣東話,但是交流還是有問題。你們討論八卦討論TVB劇討論藝人影星,而很多我們都不知道,文化的不同讓我們不知道該怎么加入。
每次在人文館上完課,local相約一起去NACAN吃飯,坐一張桌子,像一家人一樣……而我們從來沒有收到“邀請”,也就不好厚著臉皮一起吃。

終究,其實我們真的很想和local交流……我們也在努力

匿名 說...

shirky, 我也說了, 我的莊也有內地生接手, 但眼見是大部分不出宿門, 可能我接觸面小, 英文系交流生不多.

我想說, 不知道就過來聽啊! 臉皮是要掉點, 始終香港學生也犯毛病喜歡擠在一起, 大家也有責任吧.

反轉來看, 香港學生去到外國還不是一樣, 在澳洲讀過書的朋友說中國人香港人硬是縮成一堆. 這真的不知道是否民族性問題, 硬是比人內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