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22日星期一

建制封殺泛民 徒添街頭抗爭

立法會會期一開始便充滿了火藥味,建制派搶攻各委員會主席之位,又在財務委員會動議修改議事規則,禁絕拉布。

建制派在體制內封殺泛民主派,只會令後者轉至體制外,發動群眾遊行來施壓,令社會的撕裂更嚴重。

立法會一開會,便先有20個小組及事務委員會的主席選舉,建制派全面搶攻,以其在立法會內的人數優勢,贏得16個委員會主席席位,更打破以往慣例,表明無 意和泛民輪任部分委員會的主席;後有民建聯葉國謙,在財委會動議修改議事規則,只准許每位議員提出一條未經預告的修訂,防止拉布。

破壞僅有互信 迫泛民上街

建制派表面上很聰明,對泛民「趕盡殺絕」,加強了對議會的控制。不過,這是聰明反被聰明誤。搶攻事務委員會的主席,令泛民和建制之間僅有的那麼一點點互 信,都消滅殆盡。這種互信一旦失去,便很難重新建立。如果再有議題需要討論,以泛民現時對建制派的猜疑,前者很難對後者打開溝通的大門。又既然沒有協商的 餘地,結果很有可能便是「鬥晒馬」,泛民會走上街頭,鼓動市民遊行示威,以人數和建制派一決勝負。

對泛民來說,限制議員提出修訂的次數,收細了他們的議政空間、表達反對聲音的權利。既然議會內的空間被封殺,他們轉向街頭,不難理解。現在的社會已經是躁 動不安,團體以遊行來宣洩不滿的次數顯然上升,根據警方資料,2001年有2,347宗遊行,2011年則有6,878宗,10年間數字「三級跳」;加上 政府現時民望不高,特首梁振英的民望只有49.2分,相信泛民絕對不會介意為群眾的不滿推波助瀾一番,在體制外向建制派和政府施壓。

更麻煩的是,近年本港舉辦遊行的團體,很多時並非單打獨鬥。理念相同的團體懂得「守望相助」,組成特定的議題聯盟,以圖動員更多市民上街,增加自己的議價 能力。這種趨勢,本已並非建制派和政府能夠輕鬆應付,如果泛民再參與到這蹚「渾水」中來,前者只會更頭大如斗。

令激進激得有理 輸掉香港

當然,不能不提激進民主派的角色。經此一役,他們更能以建制派的「霸道」大做文章,指控建制派在使用「制度的暴力」,自己「激得有理」。其實,近年的遊行 已愈來愈激,示威者不時衝擊警方的防綫,更甚至衝出馬路,阻塞交通。10年來,被警方拘捕的示威者人數急升約19倍,由2001年的24位急升至2011 年的444位。建制派的做法,令激進民主派更有「理由」將抗爭升級,令示威走上「沒有最激,只有更激」的道路。

泛民人士如果真的被迫至走上街頭,動輒遊行、示威,只會令社會的撕裂和內耗更嚴重。這樣的後果,無人會贏,輸的則是整個香港,不知一眾建制派的議員,有沒 有想過?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