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17日星期一

泛民回歸基本 由地區工作做起

泛民主派在立法會選舉失利,得票率下跌加上配票失敗,地區直選議席減少。

泛民愈玩愈縮 恐被邊緣化

其實不只是立法會,泛民在過去的區議會選舉中,已不停失去議席;在特首選舉,泛民代表何俊仁也一直處於「陪跑」位置。在各級選舉表現不振,長此下去,泛民 的生存空間只會愈加萎縮。立法會選舉中,泛民得票率下跌至新低的56%。其實泛民和建制派的得票率自2004年立法會選舉起,已不斷收窄,今次連傳統的 「六四黃金定律」也被打破。

建制派今次更能「神級」配票,在精確的動員下,不少議席僅贏對手數千票。泛民則配票失敗,港島、九東、新西均「贏選票,輸議席」,地區直選35席,只取 18席,差點少於一半。情況如果延續,泛民在地區直選、功能組別,都會淪為少數,在立法會中被邊緣化。

其實在區議會選舉中,泛民已持續被邊緣化。2003年區議會選舉,泛民在400席中取得約160席,之後「愈玩愈縮」,2011年只取得約80席,議席減 少一半。泛民的慘敗離不開地區工作不足。

至於特首選舉,今屆建制派有兩名候選人,梁振英在政治光譜左邊(支持政府干預市場、財富再分配),唐英年在右邊(支持自由市場)。泛民一向以來左傾的民 生、社會福利政綱,則被梁振英吸納,並包裝得更左、更福利主義。泛民在左、右兩大政治論述之間,變得可有可無,泛民代表何俊仁也只有約10%的支持。

泛民在各級選舉中,面對持續被邊緣化的危機,應該歸回原點,做好地區工作。區議會選舉的主題,就是地區。巴士站翻新慢、溝渠淤塞,哪一個能解決問題,街坊 手中的一票自然便會投向他。

增黨內區議員 重建地區樁腳

地區工作在立法會選舉中,也有重要地位。首先,地區工作影響着候選人在當區的支持度。更重要的是,惟有進行地區工作,才能有區議員、地區樁腳。這些樁腳在 選舉中,能為政黨提供資源及各種有用的資訊,如有多少選民已投了票、投票傾向為何,均有助政黨因時制宜地訂定選舉策略,如要替哪位告急、誰又已「夠票」可 呼籲支持者「過票」予同黨支持度較低的候選人等。面對建制派專業、精準的配票,泛民惟有增加樁腳的數目,方可與之抗衡。

至於特首選舉,環顧世界各國的最高領導人,其實都是「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如要提升泛民候選人的支持度,地區工作必不可少。地區工作其實關係到區議 會、立法會及特首選舉,不知泛民的一眾政黨,何時才會加大在地區工作上的力度呢?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