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18日星期一

以奧巴馬精神 解香港分歧

最近香港社會對新移民的話題討論得很是熱烈,包括是否給新移民派6,000元,內地孕婦來港產子、新移民受歧視等。熱烈的網上討論和上街遊行,催生出本土力量和本土行動,大有愈演愈烈之勢,引發社會矛盾和分化。尋求這種現象的本源,其實也不難。行動,來源於思想,思想來源於視野。而所謂視野,即是看問題的態度和角度。

新移民也是人 不值6千?
給新移民派錢,合理不合理?要看你怎麼看問題,如果從納稅人的角度看,好像新移民拿錢就是拿了香港的好處,佔了香港的便宜。但如果換個角度,即使是一位僅受過中國內地初等教育,嫁到香港來的新移民女性,香港政府並未在其成長階段進行過一分一毫的投資,來到香港後,即使未有收入,但對子女的養育及自身作為消費主體對香港社會創造的貢獻和價值,就已超過政府派發的6,000元。更簡單地說,一個人作為生命的價值,難道就不值6,000元嗎?

內地孕婦來港產子,香港討論的焦點是香港有沒有足夠的產科資源來應付市場的需要。但實際上,讓我們看一看香港特區政府的發展規劃,醫療服務赫然列入其中,那麼更有價值的討論就應該是如何培養和建設足夠的產科服務能力,來應對內地孕婦來港產子的需要,如何加強醫學人才的培養,甚至引進海外及內地專業人士,共同建設香港醫療服務的能力和水平。況且,香港醫療資源不足又何止產科服務,行業保護和本土保護意識過強,而不重視加快人才培養引進和資源投入來提升香港醫療服務能力和水平,恐怕香港更多的戰略發展規劃就會變為一紙空談。

以視野胸襟 成就國際都會
香港從一個彈丸之地,發展成為今天的國際都會,要歸功於數代香港創業者的視野和胸懷。你看散布在世界各地生生不息的香港人,你看全世界不同民族和地區的人來到香港安居樂業,你看香港人做遍天下的生意,你再看天下人來到香港做生意,香港人的視野和胸懷也許本來並不本土。

美國總統奧巴馬寫過一本著名的《無畏的希望The Audacity of Hope》,在書中奧巴馬提醒美國人民,當面對分歧和危機的時候,需要以一種樂觀主義精神面對未來,以美國創立之初建立的共同價值觀來指導我們,懷着「無畏的希望」,使政府和社會的回復正常。

看到4月10日反新移民遊行只有數百人參加,看到4月14日財政預算案在「無一票反對」情況下獲通過,我不禁感到屬於香港那「無畏的希望」!

2011年4月11日星期一

社會差距大 「維穩」難覓和諧

這是一個有關貧窮的故事:一個女孩生病了,發高燒。她請父母帶她去醫院,可是父母都要工作,而且沒有錢。她懂事地說,可以自己去醫院,但希望父母能問鄰居借20元。可是這對夫婦已多次向鄰居借錢而無力償還,所以誰也不願意再去借,並激烈地爭吵起來。女孩見狀便道,她不必去醫院了,回房睡睡便是。後來母親臨出門前準備望一望女兒才走,卻發現孩子已上吊自殺了。

故事來自余華的《十個詞彙裡的中國》。

認識余華,因為他的兩本小說:《活着》和《兄弟》。余華的筆觸質樸,卻對人性有非常尖銳的描寫,使我深受震撼。以為《十個詞彙裡的中國》是散文,不會如他的小說般使我着迷,但實在把他低估了——不以小說為載體,余華對社會的批判更直接、更痛快淋漓,每令我在挑燈夜讀時激動不已,並一再在書頁上劃上記號,重讀又重讀。

維穩費超軍費 穩定壓倒一切
《十》共十個章節,每章都以一個詞語為主題,並從該角度出發,探討中國的其中一個面貌。十個詞彙當然不足以涵蓋當今中國的全部,但作為一個對中國不甚了了、無時無刻都被中國影響着的香港人來說,要認識中國,《十》無異是最好看的入門書之一。

文首的故事出自《十》裏一個叫「差距」的章節。中國經濟上愈來愈富強,但政治上卻愈來愈脆弱,形成這種脆弱的底因,正是「差距」。舉一個數據為例:按今年提交的2011年度財政預算報告,中國的公共安全支出(俗稱維穩費)高達6,244億元人民幣,超過國防預算(即軍費)的6,011億元人民幣。這反映的不止是中國財政能力的強大,更凸顯出當局對「穩定壓倒一切」的重視,因執政者深明當今政權之脆弱。

余華說,在毛澤東的年代,社會雖然窮,但差距在不斷縮小;而在當今的中國,社會變得富庶,差距卻在與日俱增。當中國在短短30年間,從「奢侈品加工基地」一躍而成為「奢侈品消費基地」時,「貧窮和飢餓也在中國四處瀰漫,令人傷心的故事不絕於耳」,那個可憐的小女孩的故事只是其中之一。

中國邁富庶 差距卻日增
余華還提到,他某年到溫哥華一所大學裏演講,提到中國年收入只有800元人民幣的人口高達1億時,一位中國留學生起身說:金錢不是衡量幸福的唯一標準。

這突如其來的評語實在使人措手不及,但好一個余華,冷靜地回答:「我們討論的不是幸福的標準,而是一個普遍性的社會問題。如果你是一個年收入只有800元人民幣的人,你說這樣的話會令人尊敬。可是,你不是這個人。」我幾乎要站起來鼓掌。

余華說,該中國留學生發言使人不寒而慄之處是,「這不是一個人的聲音,而是今日中國一群人的聲音。他們沉浸在中國日益繁華的景象裏,卻不去關心還有超過1億的人生活在難以想像的貧困之中」。

異見者關牢房 問題更難解
幸好,我苦澀地想,幸好中國仍有一小撮有良心、富同理心的人,關心着那超過1億的年收入只有800元人民幣的人、關心着比自己更不幸更弱勢的群體、關心着下一代能不能在一個更公平更正義的社會裏成長,並卑微地、堅韌地發出聲音,希望為中國帶來進步,希望縮小社會的差距。他們包括趙連海,包括艾未未,包括許多「因良心而走進監獄的人」。巨大的維穩費不能令社會更和諧,正如把異見者統統關進監獄裏,只會令社會的差距更遙不可及一樣啊。

﹏﹏﹏﹏﹏﹏﹏﹏﹏﹏﹏﹏﹏﹏﹏﹏

書名︰《十個詞彙裡的中國》

作者︰余華

2011年4月4日星期一

只要懂轉行 打工勝炒股

也許有一天,我們幹的工種在香港不再存在,像一些從事貿易和製造業相關工種的朋友般,離開香港或珠三角地區,到別處如內地的華北和華東地區工作。

爭取海外工作機會

對很多人來說,上述想法可能是杞人憂天。畢竟,相對亞洲很多大城市,香港不少行業仍有相對的競爭優勢,支撑着香港就業市場的需求。然而,也有一些人不表樂觀,認為產業轉移、工種北移等趨勢,將會對香港就業市場造成重大打擊。

要預計香港就業市場的長遠發展趨勢是很困難,我最想問的問題反而是:要掌握甚麼才能、才可以使我們不受香港經濟的興衰而影響呢?

從一些在本地大學畢業,而受海外機構直接聘請的朋友例子可見,工作能力似乎是最重要。這些朋友的共同點是在學術界幹研究工作,曾在國際學術期刊發表論文。我想,意味着他們的工作能力得到國際認可。

學術界圈子比較國際化,但對於在其他界別工作的朋友來說,到外地工作的障礙就可能較大。不過,在商界工作的朋友也可以先進入跨國企業工作,然後爭取外派到海外或國內工作的機會。

有人力顧問指出,企業在挑選外派對象時,除了其過去的工作表現外,外語溝通能力、人際能力、異地環境適應能力、學習能力、抗壓能力也很重要。看來,不斷改善上述能力就是我們現在可以做的事。

然而,朋友中渴望到外地工作的人並不多。而另一方面,也有不少正在外地工作的朋友很想回來香港。有人是基於照顧家人的考慮,有人是喜歡香港的生活模式,也有人是為了子女可以接受香港教育。看來,大家也要想清楚到底自己是否適合到外地工作。但就算是不太適合,如果只是在外地短暫逗留一至兩年,就可以賺取可觀的報酬或重要的工作經驗,也是很值得嘗試的。

無龐大資本 難有高回報

反而,愈來愈多朋友開始鑽研投資股票之道,以減低香港就業市場需求下滑帶來的影響。他們希望有一天投資收益可以足夠支付生活支出。即使他日失去了工作,也可以應付生活所需。不過,也有一些朋友不太認同這種選擇,認為要達到這目標是很困難,除非擁有龐大的資本,否則其投資回報要長時間比基準指數回報高出很多才行。事實是,很多全職的基金經理也是跑輸基準指數的回報,更何況是業餘投資者。

作為一個保守的人,我認為有工資收入仍是很重要的。如果你相信並非所有行業都沒落,那留在香港仍是可取的,只要你能在適當的時候能轉到有前景的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