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17日星期六

獅城志在亞太 港青北望廣州

【作者按:Blog 文但求存真,刊報文章 (報館 link / 保存 link) 稍有改動,另有十倍原汁原味辛辣版未擬公開 :P 】

三月底赴星洲出席當地 Barcamp ,順道探訪當地資訊行業的新創業人,此趟雖是初遊獅城,但已獲益匪淺,感概良多。

常聽到本地的前輩對東南亞的看法,但自從去年親曼谷 Barcamp 以來,我就認識到創新科技、普及高學歷帶來的影響。這一代人不可能上一代同日而語,前輩們的經驗再寶貴,我們這一代還得不斷更新求是,這樣才會碰到新的機遇。Barcamp 非常認合了解一個地方的創新動力,比傳統會議更強調互動,到來的人不會官樣口面吹噓假大空的一套,大家都是真刀真槍地較量技術,順談實業現況。

出發前的一晚,在本港推特節遇到 Clean Air Network 的發起人們,我還抱怨香港的空氣差得使我病了半月。怎樣在星加坡過了一夜,喉頭就好了大半!空氣實在比香港好太多了,還要有闊寬乾淨的行人道好讓人晨運,這不是腦力工作者最需要的環境嗎?星洲政府規劃環境得力,香港政府請不要老是放手建築商亂建屏風樓,又使舖網公司三不五時到處掘路,害香港的空氣一直差下去!

跟當地人交往,第一個感覺就是獅城青年比香港人更善破冰。大概是當地種族融合政策搞得好,管他 Clinglish 不是純正英語,你會見到當地的華人、馬來人、印尼人、印度人、非洲人幾乎是沒有隔膜的,大家都很主動開談新話題,理解對方的口音差異,很少見到香港例牌產生的西人、港人、國內同胞各組小圈子的現象,格外教人和樂自得。

由於獅城人口少,機會也少,當地青年若有抱負,都得往東南亞闖出去,有的北上長三角,有的西走印度;而馬來和印尼的才駿就恃著肯捱敢拼,以及家鄉的人力開支優勢,湧入新加坡打通商業脈落。故事跟香港不很相似嗎?但人家青年的眼界就更大了,希望香港老長輩不要總是說北望神州,文化力卻只夠北望廣州。那樣子我們會輸得很慘的。

活動過後一大伙兒到 Hackerspace 通宵暢談,當地創業人概嘆星加坡過往太著重做大幾個企業,中小企生態遠不及香港。我想這點優勢是香港創業人不應忘記的,飲水思源,我們多少人不是靠中小企開出的機會撐過來?

是夜印度朋友分享怪雞 Cult Music TV,比對大家都明白的 Lady Gaga,我萬幸還拿得出 My Little Airport ,還算有點貨…唉,文化不離草根生活,高官達貴怎會明白?此何以寶來塢、曼谷創意日上,香港業界卻自欺要慢工出細貨!

回港後無暇與本地同行分享,卻於上周獲高重健師兄邀到廣州拉闊遊戲公司談怎搞 Barcamp。我希望能把東南亞技術文化交流的經驗,打通粵港經脈,一定要更努力才行!

撰文:李學斌 網絡技術顧問、香港 BarCamp 策劃人

2 則留言:

kin ko 說...

真是很多謝你來為我們同事打開視野啊!

健康空氣行動 說...

Hello! 我是 Patrick, 在Twestival與你見過面,希望你的喉痛已經痊癒了。剛巧,我也有朋友剛從新加坡工作3個月後返港,對當地亦抱有非常正面的感覺,除了空氣清新,還有當地人的自律精神。希望以後再聽到你到各地取經的寶貴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