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月8日星期一

「新舊」移民 今時不同往日

談及「新香港人」,不得不回顧舊時好像已被忘記的故事。

夾在所謂的第一代移民與近年的新移民之間,70、80年代香港經濟起飛所提及的新移民,唔使問阿貴,你一定會先想起「阿燦」。愚昧、淺薄、貧窮,這就是當 時的阿燦,對比聰明、勤力、有為的港人。事實上,據學者訪問得來的典型移民資料,反而不少是在文革中被鬥垮的知識分子,非不得已才落難香港,大學畢業為數 不少(包括北大、清華等)。來港學歷不被承認,惟有做苦工維生。

猶記得一名印尼華僑受訪者,在印尼和中國讀書,以至文革期間,至少是值得紀錄的人生,但到了香港,竟然只剩下一句「以前在香港做苦工」。(原文應為「以下」)

昔日「阿燦」多大學生 機遇足

有人會說他們笨,假若留在大陸,今天可能大富大貴了。其實他們並不淺薄,來香港,為的是後代。他們想要的是自由的環境,至少當時的香港還是一片幸運地,經 濟起飛帶來的機遇多不勝數,需要發展大量新行業,大陸移民肯學肯做,不少有專業知識,很快就上手。受訪者的後代未必清楚知道他們的辛酸,但起碼不會忘記, 要不是上一代捱生捱死,子女又怎可以完成大學,甚至碩士博士?

我們會忘記他們的貢獻,大概是因為他們都成了香港人,而不是想像中的「阿燦」。讀者不妨想想,今天生活無憂的長者,有多少還帶着當年的鄉音。

今日新移民 低學歷缺機會

回想今天,新移民這個稱號簡直是噩夢的象徵。其實他們的要求跟30年前一樣,不過是家庭團聚,有自由的空間向上流動,換來的卻是社會的壓迫。今天確是一個 學歷社會,低學歷的新移民沒有多少流動機會;功利點說,社會也難免需要低技術勞工,而社會的責任是盡力消除歧視,給新來者一個希望。但歧視不止繼續存在, 今時今日在香港做苦工,連一個普通不過的午餐都未必負擔得起,還有人說最低工資要循序漸進。就像有人說,土瓜灣塌樓慘案的苦主有政府的中轉屋還不夠,死要 原區安置是貪得無厭。要不是沒錢到別區工作生活,又豈會堅持住在舊區?

也許唐司長說得對。搬上大陸居住,再來港工作,舒適寫意。潛台詞是,無錢就別住香港,過主啦。

補充資料:

梁以文、郭儉、趙寧志、黃思存、金曄路、陳美紅、張為群:《也是香港人:七字頭的新移民誌》,香港:進一步多媒體有限公司,2009

王蒼柏:《活在別處──香港印尼華人口述歷史》,香港: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2006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