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一位高傲友人逛書店,走至個人成長的書櫃拿起一本大概叫做《在兩星期內告別失敗》的書,鄙視地翻了翻,然後高聲說︰「真不明白為甚麼有人會看這些無聊書,他們注定一世做失敗者!」說畢,才發覺身邊有三五個人正在那行書櫃選書,只好面帶歉意急步離開。
友人跟我這等自命有識之士,當然不會愛看畫公仔畫得太過出腸的勵志書籍。一向認為如果我們讀的連阿貓阿狗也看得懂,豈非跟他們一樣?但是,我們失落的時候,也需要精神上的支持,一向依靠的書籍多來自財經報章的推介,才發覺它們其實都隱含着這些勵志的道理,只是多了一層包裝而已。
具成功條件 緣何成就不高?
近讀Outliers,其副題為The Story of Success,顧名思義介紹不同行業裏成功人士的故事,包括軟件大亨、運動員、律師、飛機師等等,從中歸納成功的元素;它指天賦條件(如智商)雖然是必需,但超越某門檻後,這些條件就沒有明顯的影響。反而後天的種種因素卻是成敗的關鍵,包括「一萬小時法則」、獨立程度、適應力、反抗權力的能力(Power Distance)。
一邊讀,總不免一邊把自己的處境跟書裏描述的成功人士比較。筆者經歷過不少淘汰性的考試,智商應低不到哪裏去;花在本行的時間沒有一萬小時也至少有七至八千,成長於人均適應力高的香港,現身處在Power Distance很短的美國,這通通都是書裏描述成功的關鍵因素,理論上我應該是個出類拔萃的成功人仕。不過為甚麼我還自覺高不成低不就?
倘非時勢配合 未必有微軟
這本書提供了很好的答案。成功與否其實也取決於投胎時的運氣,亦即關係於世界的大潮流。70年代電腦減價,個人電腦開始流行,Bill Gates就是於當時輟學創立微軟,趁着這空檔佔領個人電腦軟件的世界。若果他早幾年出生,當他畢業時只有大機構才能負擔電腦設備,可能他只會是個出色的軟件工程師;若他晚幾年出生,到他上大學時大概整個市場已被瓜分,沒有讓他創立微軟的空隙。
說穿了,就是個好好的安慰。一方面,我擁有書裏所列成功的必要條件,可視自己為成功人士;另一方面在現實上,我是生不逢時罷了。Outliers之所以流行,於作者敏銳的觀察力外,我覺得,還在於它安撫了許多外表高傲自信,但內裏鬱鬱不得志的心靈。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1 則留言:
"不過為甚麼我還自覺高不成低不就?"
除了投胎外,我覺得可能只是你的「運」未到。
你尚未reach你人生中的tipping point而已,小子。
話時話,這本書真是挺好看,又容易讀。
過兩天我也一定要寫點什麼。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