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3日星期一

盲目國際化 教育敗筆

沈祖堯教授就任逸夫書院院長,發表一篇講辭,針砭大學教育的時弊,可惜,傳媒報道側重在他勉勵中大人做執政黨,沒觸及他關切的“Excellence without a Soul”。

自「全球化」被吹噓為不可逆轉的趨勢後,大學國際化漸成社會共識。所謂國際化,仍基於小學生要考第一的虛榮心:成績至上。美國院校,長期高踞各地大學龍虎榜,是質素保證;本地不少校長,又是高薪厚祿從花旗國挖回來的,施行移值,因利乘便,像劉遵義,就多番說要拜史丹福為師。結果,國際化等同美國化、企業化加上英語化。這確實有所得,但失的呢?

學生思想功利 變賺錢機器

難得沈教授對這樣的現像有所反省。他在文中引述哈佛前任院長Harry R. Lewis的著作,道出教育商品化漸使師生關係疏離和變質,學生對生命、對世界、對人類幸福缺乏關心。他雖沒有明言,但無可否認,這是香港教育事業的一大失敗。莫非大學之所以存在,純粹為跨國企業或投資銀行製造賺錢機器、為物慾橫流的社會繁衍消費動物的下一代、為英美學術霸主做外判的研究,提供廉價的人才培訓及輸出服務,換取一時虛名嗎?

亦正如沈教授所言,要實現其夢想,拓展年青一代的眼界和胸懷,絕不容易。惡俗的功利思想,除了支配社會心理,還透過教資會量化的撥款機制和學術評審準則入侵院校,成為大學中人的緊箍咒。即使有老師受講辭的感召,在應付各「老闆」的需索外,還甘願透支自己,額外付出;也有學生不怕做異類,付諸行動,響應沈教授,但個別的無私奉獻、自我燃燒,能持久地抗拒主流的壓迫、再薪火相傳,形成臨界質量(critical mass),達至移風易俗嗎?恐怕不能。

單靠精神感召 難移風易俗

有理想有熱忱的教育工作者,還是要生存。要生存---特別是短期合約僱員---便要從俗。而當大環境大氣候依然,理想苦無出路,他們心中那團火,早晚會減弱,或熄滅。

所以,我們想沈教授明白,單靠精神感召,跟同志一起獻出更多的辛勤和血汗淚水,是消極做法,並不足夠。你需要更積極、更批判,針對社會病源,在你能力和權力範圍之內,盡量消除商業運作模式對教育的毒害,向你認識的校方高層、建制中人和傳媒界朋友,痛陳行政效率至上的弊端,聯結同道,壯大影響力,破除對教研市場化的迷信。總之,要在宏觀的社會層次,促成價值世界的範式轉移,在微觀的院校層次,人文教育才有望出現。

6 則留言:

Unknown 說...

那個小伙子沒有理想,學生變功利是誰的錯?唉。

婉兒 說...

「學生思想功利 變賺錢機器」

「學生對生命、對世界、對人類幸福缺乏關心。」

太同意,不多說了。

匿名 說...

各位:

發唔發覺啲人對國際化黎個概念有少少玩到走火入魔嘅地步?PA對Globalization這個概念的評價:毀譽參半!

Daniel.

VC 說...

想中大排第4嗎?

Kris 說...

做這麼多面子工程也不見得中大的排名會昇高。也不見得,排名對於大學是這麼重要的,bottle2(劉樽二;膠樽二)公開地說他認為排名很重要,但恕難苟同。

匿名 說...

國際化下,人會變得很躁郁,一方面覺得有無限可能,另方面卻在與全世界競爭的壓力下,很矛盾。在平靜的生活裏,專心發展自己喜歡的專長,不也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