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在男女關係方面是一個比較奇特的城市,繼承了東西方兩種文化的特點。
西方文化中,男女平等,女性獨立,甚至可以接受男人在家裡帶孩子。在香港的大小餐廳吃飯,經常看到男女之間AA分賬,甚至算零錢。香港的女性非常獨立,據報道擁有百萬港幣資產以上的女性人數甚至超過男性。無論在工作或是生活中,女人指揮男人是一件司空見慣的事情。
東方文化中,男人要比女人強,學歷要高,收入要多。香港作為華人社會,也同樣具有這樣的文化特性。男人在結婚的時候,最好有房有車,最起碼也是要開始供樓。如果女人比男人強,男人就會承受巨大壓力,被認為有吃軟飯之嫌。老(男)少(女)配司空見慣,成熟的男人該有的什麽都有了,如果這個男人再有些身價和地位,這種結合一定會被祝福,幸福的生活等待著他們。而那些辛辛苦苦為生活打拼的小男人們,就只有瞪著眼睛看的份。
今年情人節,我們聯合在港內地畢業生聯合會、海學聯、清華同學會等機構聯合舉辦了一場“讓心,有所屬”的晚餐約會,報名者眾多,超過100人,其中80%的報名者為年齡在25-35之間的適婚女性。整個報名過程中,女生咨詢的電話不斷,打聽有多少男生報名,年齡幾多,是否可以透漏更多報名男性的個人信息。春節前,我有一個女性朋友在香港博士畢業后決定回上海發展,問其原因,答案竟然是這裡找不到老公。
東西方文化在香港融合,雖然給商業和經濟發展帶來巨大好處,但雙重男女關係標準的并存,卻苦了這裡適婚的大齡青年,給他們的感情及婚姻生活帶來極大的困擾和壓力。媒體亦大力鼓吹富豪娶親,美女傍大款等社會片面現象,給一般人造成錯覺,仿佛男人沒錢就不用討老婆過日子了。
再加上如今的互聯網技術發展一日千里,宅男現象變得越來越普及,足不出戶就看盡世間美女,有文字、有圖片、有視頻、還能互動,進一步降低了青年男性在現實社會中尋找異性伴侶的動力。因篇幅所限,在這裡無法對更多深層次的原因展開探討,但可以預見的是,在未來的社會,婚姻問題會成為一個越來越嚴重的社會問題,影響百姓的生活質量。
記得特首數年前在發表特區政府施政報告時提出,歡迎優秀內地未婚男青年通過人才引進政策來港發展。這一點非常必要,可以照辦,多多益善。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3 則留言:
The idea of mixing the over abundant number of males in China (thanks to one child policy) and the over supply of females in HK is novel. At the same time, I wonder if the cultural difference between Chinese males and HK females be large enough to deem this idea ineffective?
The culture is not a problem, and actually you may find that this kind of mixing is already on going.
"Mixing" doesn't necessarily mean good chemistry or yield. But don't get me wrong, I am not opposing to the special measure. Let's give it time and support.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