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21日星期一

培養「即戰力」 年輕人變中求生




最近,就業市場的情況看來很不錯。不少朋友也在近一、二個月轉了新的工作,加薪幅度也不少。然而,我對香港就業市場的長遠前景看法仍不是很樂觀。

發展前海 香港服務業競爭大

作出上述擔憂的理由包括:產業轉移的過程仍然繼續;內地政府最近積極發展位處深圳的前海,所推進的現代服務業正正是香港的重要產業,如果其發展的速度是快的話,香港的相關產業將會在短期內面臨激烈的競爭。

再看得長遠一點,我認為人民幣的資本帳終會開放。很多現時只有香港金融機構才能提供的服務,到時候也要面對內地和海外同業的競爭。

目前香港各相關產業的發展情況應該很不錯,否則就業市場也不會那麼好景氣。然而,受內地的急速發展的影響,形勢可以變化得很快。我記得,約在2003至2004年的時候,號稱「世界工廠」的珠江三角洲,正是欣欣向榮,吸納了不少我的朋友到那裏從事製造業相關的工作。但到最近一、二年,受着成本急速上漲和內地政策的改變影響,不少廠家已搬離珠三角到內地的其他省份或東南亞國家。我有不少原在珠三角從事製造業相關工作的朋友,已難在當地謀生,而轉到長江三角洲、四川一帶工作。

聽到這些朋友的新發展,使我聯想到,會不會有一天,自己在香港幹的產業或工種會被淘汰,而要到內地或其他國家找工作?

謹慎保守理財 盡力減低負債

不過,現時談論上述的問題似乎有點杞人憂天。目前最重要的還是繼續提升能力,以做好自己份工。當然,我們也要做好準備,以便在轉變來臨時,自己可以更輕鬆地面對:例如可以在理財方面作保守的選擇,盡力減低負債。

由於每月需要償還貸款的金額不多,因此可以讓自己容易地在事業上作出轉變的決定,例如把握到海外任職的機會,投身一個有潛力的新行業,甚至是創業等。畢竟作這類轉變的其中一大代價,很可能是收入的下跌和不穩定。

除此之外,我們更可以提升自己的一般技能,這對自己從事不同行業和職位都會有用。當然,這類技能也有不少,我們要有所選擇才行。國際著名企管大師大前研一就在其著作《即戰力》提出,問題解決能力、英語能力和理財能力最重要。他特別指出,比起從前,問題解決能力顯得更重要。21世紀是個沒有標準答案的時代,環境和條件隨時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要解決問題,我們也不能老是沿用以前的方法或理論,而是要不斷假設與驗證,找出新的方法才行。

英語能力 解難能力 理財能力

另外,處於全球化的時代,跟不同種族的人一起工作的機會愈來愈多,而英語是世界通用的語言,所以良好英語能力是從事很多工作的基本要求。至於大前研一談及的理財能力,是指對資產管理的能力。在利率低企的時代,也顯得很重要。

總的來說,我認為大前研一的提議很切合這個時代的需要,對我們很有參考價值。至於如何提升這些技能,大前研一也提出了很多方法。由於本文篇幅有限,希望下次再談。

2011年2月14日星期一

讓座不讓座 悟資源分配

最近常在總站上車搭地鐵,眼前滿是一排排的空空的長椅,我問自己一個問題:究竟我應不應該坐?
我是個電腦人,工作時除飲水如廁外,絕大部分時間坐在辦公桌前,雙腿從不費力。於是在地鐵列車上是坐是企,分別不大。不選擇坐下的主要原因,是覺得總有其他人較自己更加需要座位,反正自己年輕力壯,多站十幾分鐘毫不礙事,那就把位置留給別人罷了。

老弱顛倒站着 打機青年無視
然而,並不是每個人都抱着同樣的想法。常見地鐵上老人家孕婦顛顛倒倒吃力地站着,面前卻是坐着幾個四肢發達正在專心打遊戲機的青年。心裏不禁道出句《無間道2》的經典對白:世界不應該是這樣的。

我在想,如果我正坐着,眼見面前有需要的人,我必會讓座。可是,倘若我在登車時放棄了座位,也等於放棄了後來讓座的權利。日後眼見不公義的事,如果缺乏資源,又何能挺身而出幫助別人?面前的位置,如果我放棄了,反正遲早會有其他人霸佔的。而其他佔據了座位的人,又未必會用得其所。重新審視最初讓座的理由,也就不再站得住腳。

寧先佔座位 待最需要者出現
我自信比普遍人能更有效地(或更公義地)分配資源,所以,結論是當望見地鐵有位時,好應該當仁不讓,先把座位佔據,好讓有需要的人出現時,方把資源拱手讓出,無謂由得它們落入不當的人手裏。
把問題推而廣之:假設我是個心地善良、樂於助人、希望公義得到伸張的人。當看見社會上出現一些有限的資源,自己又可以合情合法地取得這些資源時,那我們應否考慮自己的需要?又應否考慮社會上是否存在更有需要的人?
我選擇放棄資源的原因,是我想把它們留給更有需要的人。但問題是,我怎樣做才可以保證資源落到他們手上,而不是被打遊戲機的四肢發達佔據?資源,就如地鐵上的空椅,如果缺人管理,很容易會用得不得其所。為了令資源妥善分布,先決條件是有分配的權力,其中一個最容易的方法,是把它們先據為己有。總站裏地鐵上的空椅,為了列車乘客未來的福祉,我還是自己先坐好。
當然,上述的討論,只把問題簡化為「坐或不坐」的二分問題,其實欠缺了第三條出路:把資源讓給比自己更有效管理的人。

2011年2月7日星期一

富者愈富 基層怎起飛

無線《新聞透視》最近製作了一個節目叫「透視三十年」,首集題目「上游.下游」,討論社會的階級流動問題,訪問了黎智英和梁振英。

黎智英小時候從大陸來香港,十二歲在工廠當童工,其後創辦了服裝連鎖店和傳媒集團,版圖已從香港伸至台灣。梁振英大學畢業後加入測量師行,三十出頭便成為該行二百年來最年輕的合夥人,現在有意競逐行政長官。

我最感興趣的部份,是記者分別向他們問了同一個問題:如果你出道在今天,你還會有這麼成功嗎?

黎、梁二人不約而同答「會」,而且十分肯定:今天的機會比當年多得多。

黎智英梁振英:今天機會更多

「八十後」一定覺得他們在說風涼話,誰都知道七、八十年代是香港經濟增長最快的黃金盛世,各行各業雞犬皆升,機會豈會不及今天。但細想一下,他們說得沒錯:今時今日,只要能出類拔萃,得到的回報遠比三十年前巨大。

手上沒有香港的數據,但可以參考《經濟學人》兩週前一篇文章談及美國的貧富懸殊:在七十年代,收入最高的五分一人口,薪酬增幅是14%,最低的五分一人口,是9%。到九十年代,首五分一人的加薪幅度躍升至27%,但最低的五分一,只增加10%。換言之,窮人沒有變窮,只是有錢人的財富增加速度加快了。

再看另一個同樣是美國的數據:在1980年,首1%收入最高的人,比餘下九成人口多賺十倍;到2006年,他們能多賺二十倍!這不再是"haves"和"have-nots"的問題;是"haves"和"have-mores"的問題。

想想科技(尤其互聯網)帶來了多少資訊、資金和交通的便利,還有中國和印度崛起所帶來的龐大市場,就會明白,黎智英、梁振英若出生於1981年,三十年後,他們的財富和成就,很有可能會比今天更豐碩。

新一代:不是沒機會 是欠平等

這樣看來,今天「八十後」嚷嚷的,不是機會不夠──對「叻仔」來說,今天的機會一定比三十年前多──而是最頂尖那1%「叻仔」,和餘下那九成人之間的差距,被跨張地倍增了。「八十後」不止在抱怨「沒機會」,更是在投訴「欠平等」。三十年前一個中游分子,今天會覺得自己「比上不足,比下有餘」;今天一個中游分子,三十年後也會覺得自己過得比窮人好,但和富人之間的距離,卻將非常遙不可及。富者愈富,貧者即使生活質素沒變,相對之下也會覺得自己比以前更貧窮,對社會的不滿亦由此而生。

對「八十後」來說,社會的貧富懸殊令他們憤怒,行業之間的貧富懸殊更令他們沮喪(同樣是會考狀元和大學畢業,試比較從事傳媒和從事投資銀行的薪酬差距)。政府要著手解決的不是令那最頂尖的1%過得更舒服,或令財富更加傾斜於金融和地產業,而是如何使其餘九成人口感到有出路、有機會。面對類似的問題,美國的奧巴馬總統至少提出了「衞星時刻」"Sputnik moment"的口號。香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