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7日星期五

天水圍發展 以平民為先

我從小就住在衛星城市屯門。

多年前的屯門,活脫就是今天的天水圍。人們為天水圍安上「悲情城市」的稱號,大肆渲染區內問題,各界紛紛「伸出援手」,彷彿那些交通配套、社區設施和家庭的問題是史無前例的,只在天水圍出現,急須處理。其實這不過是歷史的重演──正因為我們對城市規劃的概念一直沒有進步,一味想複製以往的成功經驗,類近的問題才一再在新市鎮重現,直到它「翻身」為止。

交通成詬病 治安問題多


屯門交通一直為人詬病。以前屯門難進難出,在市區隨便問人如何入屯門,大概沒幾個人知道。現在稍有進步,又衍生其他問題:區內短途交通被輕鐵壟斷,但又慢又貴,踏單車竟然更快,令政府不得不加緊改善單車徑及增加泊位;西鐵轉車麻煩,車費昂貴,不受歡迎;三號幹線無法分流,貨櫃車流入早已飽和屯門公路;往荃灣、中環及澳門渡輪不夠客源先後停辨,佔優的巴士服務卻十年如一日。諷刺的是,疲弱的運輸系統為屯門帶來了清新的空氣。

另一問題是黑幫。我哥中學時在大興,放學時就曾試過被老師截停,說是「樓下劈緊友」。九七前,黑幫曾大肆滲透學校,很多學校都設有駐校的反黑組督察;家庭慘劇也絕不是天水圍的專利。家住居屋,三次親眼目睹跳樓自殺,看見警察封鎖現場戒備,還不知發生什麼事,就好奇跑去旁觀。公屋內問題更多,其實時常見報,可港人只會注視圍城。

屯門忽變又一城 高消費逐客


更令我感到奇怪的是,反而是屯門近年的發展快得過分。

新市鎮,起初明顯就是一個被遺棄的地方,嘗試塞市民去偏遠環境自給自足。但自西鐵落成,屯門就開始其「重返香港」的工程,去平民化,提昇生活質素。首先是消費大幅上升:我常說笑,屯門市廣場快變成另一個又一城,窮人不得內進。領匯入主,連屋邨商場也逐漸「昇級」,趕走平民商戶。新墟平民店舖小販集體消失,毫無生氣。再者是強調自己的戰略位置,西北航運、深港通道、港珠澳大橋,好像這裡才是新香港的交通樞紐,從來沒有什麼交通問題。

馬國明在《全面都市化的社會》說,香港不惜工本的粉飾城市面貌,平凡但深入民心的事物要讓路給各種新奇和響噹噹的事物,以消費、享樂來維持香港的繁華美夢。屯門要告訴港人,我們不是被遺棄的一群,我們不悲情,我們像沙田一樣的不平凡,一樣的「高級」。

屯門走了這樣一條路,但願天水圍不要跟隨,繼續以平民為先。

12 則留言:

匿名 說...

Kris,

香港政府從來做任何事都無計劃噃.回歸前就話唔係英國人自己嘅地方,所以理得你死.只不過回歸後,都仲係咁......?

P.S.香港有城市規劃這個觀念咩?:P

匿名 說...

我常說笑,屯門市廣場快變成另一個又一城,窮人不得內進。領匯入主,連屋邨商場也逐漸「昇級」,趕走平民商戶。

如屯門市廣場能變成又一城,非常好!!!因為樓價又可以升了,呵呵呵!!!

Ka Yue 說...

我曾住在屯門,能夠說一下是甚麼原因令屯門又一城化嗎?高收入人士搬入?

Galileo 說...

香港有城市規劃,只係大規模而無考慮在地社群及小販-忽視城市之中人的存在。屯門市中心設計跟沙田基本上一樣,人流到市中心時只有商場、社區中心、公園、西鐵幾大方向,而無法由輕鐵站行完公園先去商場,久而久之人流就被「規劃」去商場。

現行做法跟沙田一樣,先將商場改造,排擠小本經營(以前時代廣場最多小店,現在一個id:c食曬),再吸引到一班人進來消費以至居住。高收入不見得,因市中心大型發展要待西鐵地皮(即新發村)及新墟重建。

以前買玩具只會去置樂,今日竟然有玩具反斗城,正是此法。

整件事跟一般香港的規劃不同之處,在於香港不少舊區是按居民需要自己生長變化出來,而新市鎮是一早按政府考量放好。

新一代新市鎮最大問題是天橋、商場及馬路為核心,無街可行,屯門呢,以至全香港都開始變成呢種東京風格,一係天橋,一係地下(港鐵話會變商場嘎!)

Kris 說...

區內收入其實不見有多少上升,的確是有一部分算是頗為中產的居民,但大部分只能勉強付擔得起。商場升級,應考慮為一種催化劑。

有次回家經過荔枝角,巴士站的宣傳版上竟然有屯門市廣場,這是以前不可能有的事。再加上西鐵算是比以往「更方便」的把人流帶進該區,人們又會覺得屯門不是那麼的遠(試把屯門跟天水圍的想像對比一下)。當宣傳逐漸見效的時候,就會讓人感到「又一個像沙田的中高檔消費區誕生了」,有空不如嘗試進屯門逛一次。

市中心開始變又一城,第一間試點大概是GODIVA。不錯,屯門有GODIVA。我就買不起啦,不知有多少人可以。之後加入的,再貴都仲有。兩個月前又再次加建,快得可怕。

*** *** ***

另有一種對於新市鎮的講法:

新市鎮原意之一為「收割」。先用較少資金興建,遷移居民到偏遠新市鎮,減少市區負擔而於該區製造大量廉價勞動力,望居民自給自足。到工業息微時,就逐漸轉進行商業化舉動,去平民∕提升生活質素,物價∕樓價上升,社區生活指數越來越高,政府就能從中獲利不少,但無錢的平民就乜都無得分。沙田的市廣場物業群/公屋群的對比是一明顯例子。

Kris 說...

還有輕鐵的問題。單車快過輕鐵固然沒錯,這是想快過輕鐵又較實際的做法;不過要是你不想踏單車來鍛鍊自己腳力,也可以。

例如,由家中到市中心的六個輕鐵站,抄捷徑的話,我跑步也會快過輕鐵!輕鐵單程約需十五分鐘,來回收我八元正,貴到傻。

匿名 說...

講得好,識路行分分鐘快過輕鐵。我住景峰那邊,去市中心通常都靠對腳,十多分鐘就到,有時直頭我早到一步睇住輕鐵埋市中心站。

又一城化就誇張左D,先追過沙田和太古城再講。屯門市中心趕絕窮鬼已經很明顯,全新三樓全都是高檔次的食肆,星巴克、玩具反斗城入主都係明顯的現象。

當然,我相信識路買模型的,仍然會去置樂長頸鹿。小型食店方面,彩華花園一帶都有幾間。

我覺得,西鐵根本就唔係為屯門居民服務,而係將外面的人引入來。西鐵建成後,屯門的對外交通根本沒有改善過,兜大圈的路程比巴士還慢但又比巴士貴。

不過話分兩頭,唔知幾多人想屯門變成另一個沙田或者太古城。

Galileo 說...

要記住,當年西鐵根本無考慮入屯門市中心,只係去到兆康,全靠議員同居民爭取返來,個時市中心天橋全部係簽名檔,仲未計九鐵成日話整唔掂屯門河唔入碼頭。

近日我由碼頭單車去嶺南,同輕鐵一樣半粒鐘,已經放棄輕鐵。

買模型,我都當然去返置樂,不過個度有時都幾貴 XD
反斗城最好笑係同一款模型去對面鋪平幾十...
食店方面,彩華一流。

暗黑的卡夫卡 說...

Kris:

你不如將你大佬篇o野同你呢幾篇變成另一個香港都市研究Blog啦。

我覺得係絕對有益大眾的...即使冇錢...

我記得龍應台也提過同樣的問題

Kris 說...

要寫都市研究,今天到北角城規會聽了西九上馬/觀塘重建的申述會。

就如西九,政府的計劃中數個勁膠的概念,被幾個委員插到口啞啞。例如,西九的高度限制的前提是在尖沙嘴天文台能看到西九最西面的公園,但前面會有為數不少、70~100米的建築物擋住!

觀塘重建更多怪設計,一言難盡。

匿名 說...

我絕對明白你說些什麼,也很有同感。我自小住在小村,忽然有一天,附近建豪宅,與周圍的環境完全不配合。記得當年某些議員振振有詞說要建在屯門元朗一帶建環保城,現在恐怕沒有人記得這空口大話了。

我反而覺得西鐵真的令新界西北與市區交通方便了。不過,總站設在屯門真的太怪雞了。由屯門出市區坐巴士更快更便宜吧。

至於輕鐵,聞說當年是政府與電車公司斟唔掂數而搞出來的怪胎──超慢、超阻路。除非你推車仔坐地鐵,否則我想不到為何要坐輕鐵。巴士可以不用站站停,輕鐵由元朗開到屯門碼頭,已夠大家從香港去了澳門了。

Kris 說...

未聽過環保城tim。我只知道焚化爐、魚市場、火葬場、骨灰靈位、煉鐵廠、飛機油庫...

出市區當然沒人坐西鐵。反而入元朗天水圍輕鐵接駁上西鐵轉去,快得多,車費也算是可以接受。總站在屯門我認為沒錯,但是應該設在碼頭區,放在市中心就衍生不少接駁問題。假如西北航線某日真的可以到澳門,要人在市中心轉乘輕鐵到碼頭真的很笨柒。

輕鐵是抄澳洲電車設計的,但香港沒有澳洲那樣的路面,兩條輕鐵軌,約等於三條行車線吧。巴士可以啊,尤其是九鐵(噢,我政治不正確了)的接駁巴士,路線設計得不錯。不過我習慣坐小巴了,只比輕鐵貴一蚊,唔會站站停,快少少,還有享受飆車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