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25日星期六

直資無寒門 基層前景黯

早前,審計署披露了22間直資學校出現「糊塗帳」的消息之後,頓時引起各方譁然。雖然教育局澄清只有6間學校的帳目有問題,意圖為事件降溫,但事件已令社會進一步關注到直資學校應否承擔社會責任,以及應該承擔多少社會責任的問題。

縱容違規直資 剝削基層教育

當年政府力銷直資制度的時候,曾經表示直資學校的辦學模式較傳統學校多元化、課程編排更富彈性,可以為家長在官津學校之外提供另一選擇。而該制度自從九一/九二學年實施之後,不消20年光景,當初訂立的目標似乎達到了。今日,有愈來愈多家長願意支付天價學費讓子女入讀「具優秀潛力」的學校,而直資學校的地位甚至與名牌私校劃成等號。看來一般學生要入讀直資學校,惟有指望父母有足夠「財力」了。

跟很多八十後一樣,我在小時候一直被外界灌輸香港獨有的「獅子山精神」,強調只要靠自己不斷的努力,終有一日會走出草根階層,社會地位亦隨之上升。不過,當直資學校逐步走向貴族化的時候,一般學生只好望門興歎,與直資無緣了;更離譜的是教育當局三令五申,規定直資學校必須預留一成學費收入,作為獎學金和助學金用途,但是審計報告就發現,部分學校竟未有預留足夠資源項供家境貧困的學生申請。

較早前,前天文台台長林超英為了捍衞基層學生有入讀優質官校的權利,猛烈抨擊教育局局長強推「自願」縮班政策,是剝削基層學生入讀好官校的機會,令他們難以脫離跨代貧窮的苦況。就連特首都在《施政報告》中重申「教育是減少跨代貧窮的治本之道,良好的教育有助提升下一代的質素……改善自己和家人的生活。」言猶在耳,教育局局長孫明揚竟對違規學校的所作所為視若無睹,完全無視基層子弟同樣享有接受優質教育的權利。

官僚不解民困 跨代貧窮難解
回歸以來,香港政府的教育政策可謂層出不窮、光怪陸離、以至「應有盡無」,所推的政策不但未能符合社會需要。一眾官員在硬銷的過程中,更凸顯他們對基層市民抱有漠不關心的態度。

或許,高高在上的官僚毋須擔心子女的升學問題,然而,香港底下還有一眾生活在草根的九十後、千禧後青年,對於改善跨代貧窮的問題卻苦無對策,前景愈見黯淡。政府又如何能夠令他們相信「知識改變命運」這個「偉論」呢?


李榮豐 (八十發聲)

2010年12月20日星期一

借鑑滬世博 申亞須具宏圖

日前政府公布申辦亞運諮詢結果,決定申辦2023年的亞運會。作為八十後,我是絕對支持申辦亞運的,但政府要在明年1月申辦限期前成功說服立法會通過議案,目前仍未見樂觀,因為至今只看到政府在玩數字遊戲及利用運動員作宣傳工具,卻看不見政府的遠見。到底政府會如何把握亞運的機遇去規劃香港的未來呢?

世博前後50年規劃 復興上海
上海籌辦世博的經驗或許值得參考。早前因為工作需要,我隨團去上海,並出席了一個名為「世博會與上海復興之路」的座談會。透過上海社科院城市與區域研究中心秘書長屠啟宇教授的講解,我了解到這次世博會是一個前後50年的規劃,對上海的發展起了非常大的推動作用,這顯示上海市政府的高瞻遠矚。

上海在改革開發之初可以說是一個「寸草不生」的重工業城市,工業發展佔上海整體經濟結構近80%,服務業只佔約16%,當時的城市彷彿不是為生活而建設的。但當「要在上海舉辦世博會」的決心下定時,上海市政府亦同時堅決要把上海復興過來。

首先在1985年推行十年的城市規劃改善計劃,在90年代中期,上海的整體經濟結構已大有改善,服務業的佔有率上升至約65%。在城規改善後,上海市政府隨即大力發展經濟規劃,連帶國際知名度的提升,使舉辦世博會的先決條件都達到一定水平了,最後再搞市容、基建配套及文化的提升,終於花了足足25年時間籌辦今天的世博會,到現在的「後世博」的討論,都是在講世博後25年的發展,這就是前後50年的世博規劃。

平未必好 良好規劃助港發展
回到香港,對於是否值得花過百億申辦亞運,政府回應的重點不應該是「減價」求通過撥款,而是要給香港人看看政府有甚麼規劃,如何動用這筆預算,以及亞運過後的「後亞運」效應如何帶動香港發展得益。現在政府的退讓只是告訴市民「大有大搞,細有細搞」,根本沒有決心去做好亞運,結果可能是「白搞一場」。

如果政府有決心申辦2023年亞運,做一個20年的規劃,規劃出如何在首10年善用預算,包括改善運動場館設施、鼓勵本港運動風氣及發展本地運動事業等,並在亞運完成後,用10年時間辦好「後亞運」發展規劃,藉機會推動經濟轉型等一系列的變革,使香港人看到未來的機遇。

其實這種概念同時可應用到政府其他政策之上,香港市民希望的是一個有遠見的政府,有規劃的發展,否則是要付出代價的,而且是所有香港人。


羅家傑 八十發聲成員

2010年12月13日星期一

輸出制度優勢 助中國「香港化」

曾談及香港究竟有甚麼剩餘價值可以容納新移民的湧現,愈寫愈憂心,彷彿香港真的沒有任何價值,只是一個功利城市。不過,如洪清田先生的「香港學」所言,香港以一個全世界的角度來看,簡直是一個神奇的現象,而這種現象是不斷變化中,是不會消失的,對中國、對世界的價值尤甚。

香港地靈人傑 是中國奇觀
近日看見《南方人物周刊》登了一篇「愛廣州的60個理由」,不談別的,第一個理由竟然就是「離香港近,有事沒事都可以去透透氣」!

梁文道有言他是最後一代的香港文化人,說的不是香港消亡,而是怎樣與內地融合之餘,顯出自己的與別不同。反觀之,內地人尤其是嶺南同胞,卻更是重視他們與香港的關係,證明香港的環境、培養的人才仍是至關重要,是中國的一大奇觀。

續看「愛廣州」的其他理由,在一個香港人眼中,着實是普通至極,與香港差不多:像官員要向民眾道歉、銀行設施方便、愛煲湯的廣州女人、有大牌檔食、「散步」多、人均捐款多等,雖然是一篇遊戲式的文章,卻不難看出其實廣州除了地理上的分別外,跟香港人的性情也有不少相似之處。如果連內地人都為這些特點感到自豪,香港人更加沒有理由覺得香港沒有前景。

融合珠三角 勝親近北京
現在問題是香港的官員好像都不太了解到這一點,過分急切的要去親近大陸。打個比喻說,如果大陸是黑色的,台灣是白色的,香港就是中間的灰色地帶-黑不可能立即變白,那是變天,但可以逐漸變灰。

我們應該先與語言、文化相近的珠三角融合,多於急切要與北方親近。整個廣東省的人民無疑都想增強自己的實力,成為中國一個不容易受外來文化侵蝕的地區,就像加泰隆尼亞(Catalonia)在西班牙中的獨特地位一樣(我非鼓吹廣獨),香港就更加要輸出自己有用的力量,不論是制度上的優勢,還是文化力量上的配合,盡量要建立我們的大嶺南文化圈,這才叫香港不至於消失於世界的目光之中,反而是借助更大的地域,去把中國「香港化」(不包括高地價政策及功能團體等)。

寫到此處,想起中小學生將要用普通話教授中文,不免是痛心疾首。最後,既然連卡塔爾都舉辦世界杯了,期望有一天廣東省多個城市也可以聯手,辦一個大廣東世界杯!

2010年12月6日星期一

改革教育遏樓價 助青年抗壓

最近發生了幾件事情,讓我思考了好一陣子。

有一個認識了不久的學生朋友,選擇跳樓結束了自己年僅20歲出頭的生命,她非常優秀,能力出眾,樂於助人,組織和參加過不少社會服務活動,能夠幫助別人,卻沒有能夠幫助自己。她的離世,讓很多人欷歔不已。

最近去九龍塘一家中學演講,在座有百餘位高中學生,談到面對壓力的問題時,我請覺得自己壓力大,對自己造成困擾的同學舉手,出乎意料的是舉手者眾多,保守估計不少於三分之一,未舉手者亦頗為認同,感同身受者眾。

學校應授價值觀 積極抗壓
這兩件事情,都是關於面對壓力的問題,中學生們遇到的情況可能是學業壓力,家長要求等外部壓力,而輕生者可能自己給自己的內在壓力過大無法釋懷。現在社會對80後、90後年輕人的有着諸多的批評,其中一條就是抗壓力不夠。

不過我始終覺得中國有句古話:「子不教,父之過」。當年輕人普遍感受壓力太大,難以面對的時候,就是需要反思教育模式和社會體制的時候。

戰勝壓力,就是要讓受壓者能面對並解決壓力所代表的問題和困難,這種能力的培養,往往是一個從被動到主動的過程,是教育體系最重要的責任之一,甚至比傳授書本知識更加重要。

進一步的,就是價值觀教育,因為抗壓的行為,需要價值觀支撑,要讓學生明白為甚麼要面對困難和壓力,現在有些年輕人貪圖安逸,缺乏鬥志,就是因為沒有找到同壓力鬥爭的理由。

非沉默中爆發 恐沉默中滅亡

回顧自己在清華接受的教育,很多知識都已經忘記,高等數學的書本恐怕都已看不懂了,但至今難忘的是到了清華不懂數學課的痛苦,以及熬夜苦讀只為搞懂題目的艱辛和成就感。清華的生活條件也許不好,但永遠懷念的是和清華的兄弟們午夜11點在操場上一起跑步,談人生,談理想的美好時光。

當然,一方面教育上要培養抗壓能力,另一方面,社會的壓力也不能給年輕人無限加碼。現在在職的年輕人普遍的壓力是經濟壓力,尤其是買房的壓力,如果房價高到一個普通年輕白領沒可能承受的水平,恐怕不在沉默中爆發,就要在沉默中滅亡了。

為了下一代,請政府控制樓價。